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内容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9-10-31沈应兄孟春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现代教育技术模块化

沈应兄 孟春梅

摘要:通过对省内外本科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情况的分析,总结了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结合中小学新课改、教师资格国考以及近两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该课程实践内容体系并实施,再根据实施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内容体系;模块化;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2-0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力培养职前教师——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成了各高等师范院校的共识。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使得各大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更加有章可循。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2]。”十几年来,无论是招收师范类专科生还是本科生的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纷纷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大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任课教师队伍水平,狠下功夫進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职前教师——师范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之能紧跟时代发展,具有教育信息化理论、方法,能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1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现状

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一个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并对课程资源进行运行、更新、维护和管理[3]。在其官网主页上检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出来结果21条,其中大部分是著名师范大学建设多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应用对全国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起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不仅是其他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参考,也是广大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重要平台。

经过分析比较他们公布的课程内容,大部分院校在课程安排上理论多于实践,少数并重,极个别院校全部为实践内容。理论讲授基本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概述、理论基础,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远程教育等。其中实践内容一般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使用、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教学信息展示工具ppt使用、翻转课程与微课制作等。课时安排有48学时、54学时、62学时不等。

该课程开设存在问题如下: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课时安排,基本都是各院校自行选择自编教材,课程内容、课时也是针对自己院校实际情况制定的,总体理论知识比重较大。

2本校开设历史和现状

自2000年起开设此课程,授课对象是专科师范生,讲授的课程内容与上述院校类似。十几年来,先后经历了每周纯理论课4学时、每周理论1学时+实践2学时、每周实践2学时。可以说专科阶段课程开设计划变动较大,但开设的效果还是好的,也积累了一些经验。2013年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首批是5个师范教育本科专业。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计划安排,课程在2015年春学期开设,课时计划为64学时(每周理论和实践各2学时)。开课初,通过参照其他师范院校该课程开设情况,精心选择了教材、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好理论与实践内容。开课期间进行了一些课堂改革:例如利用新建实验室特别加入了微格训练内容,学生可通过观看他人和自己上课视频分析存在的不足,反复训练提高技能;教师可以自制短视频资源辅助学生课前预习课余反复练习等[4]。

课程开设期间存在问题:教学内容太多、比较庞杂;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较少;学生课后得不到及时帮助易失去学习兴趣等。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培养方案常常需要随着社会需求发展进行修订。2017年《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教育培养的主干课程被调整为32学时(8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而当前中小学新课改也正进入关键时期、新教师准入制度越来越严格,师范教育本科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证国考才能获得教师任教资格,互联网+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些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内容体系,才能较好达成对师范本科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目标呢?

3本科师范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内容体系构建

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混合式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翻转式学习等等。几年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院校开设本课程的经验,进行了各类教学模式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构建了本科师范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以及教育信息化研究等。对于占课时较多的实践部分,实施模块化学习,将其划分为五大模块,具体如下图所示:

模块一:网络教学与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资源检索能力、使用通信工具进行网络交流的能力、使用一些网站或APP进行网络学习的能力;本模块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检索技巧能快速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学会使用专门的检索软件高效检索想要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引导学生利用常见的通信工具如微信、QQ、Blog、Email进行网络交流,用BBS、博客、网盘作为日常学习或教学的平台,学会各类资源的下载、组织整理与分享。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精品课程网站、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蓝墨APP之类辅助自己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模块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制作思维导图、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课程教学、编写教案的能力;本模块通过各科课堂教学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各环节的支持辅助作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课堂中优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加工呈现、教与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中的应用。

模块三:多媒体课件制作。主要训练学生在前面模块“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各类资源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等)采集制作、使用PPT等平台工具进行课件合成等。线上线下式学习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模式,因此在本模塊学习时,学生在线上反复观看教师上传的操作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线下任课教师集中解决学生线上学习中的问题。

模块四:现代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现代教学新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投影、视频展台、电子白板等)、智慧教室、微格教学训练(板书、模拟上课/说课、评课)、微课录制等。本模块学习先在机房进行,通过“多媒体教室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反复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关、信号切换(电脑、视频展台、摄像等)、视频展台的调焦/放大缩小/正负片/灯光选择等,再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和微格教室分小组进行学习,前者主要进行多媒体投影系统(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使用实验,了解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连接方式,信号的切换,各类设备的基本操作。后者主要进行板书训练、模拟说课/上课训练、评课等实验。

模块五:现代办公技能。主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分小组学习,包括办公设备的使用(电脑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的连接,驱动安装,投影仪/电子白板基本操作),办公室这样的局域网中共享打印机设置方法、上网的路由器配置方法等。此外,要学会U盘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能进行系统优化与维护等[5]。

4 实施过程、结果及改进措施

经过几年实际教学改革摸索,逐步形成了上面所述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五大模块。该实践体系中,模块一安排先学,目的是做好课程学习准备,掌握必要的先行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模块五安排在模块一后面或者学期末学习。模块二、三、四这三个模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的是培养未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先将班级学生分小组,指定每小组的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每个环节的进展督促以及最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交。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全程投入参与,从选择试讲的课题到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再到所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整合集成,再到微格教室中轮流上讲台模拟授课,直至最后集中评课。任课教师全程示范引导,跟踪协调整个流程。其中任课教师在模拟授课微格训练前,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带领学生们观摩优秀考生的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音视频、现职中小学优秀学科教师的上课视频,借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师范生能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二是布置学生提前试讲工作,要求学生课后提前相互试讲至少一次,找出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后面才能保证正式训练的顺利。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施,观察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后认真准备,各项技能训练成效显著。不少已毕业的学生反馈:“正由于有了母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对他们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他们在当地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中才能脱颖而出,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有意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而在每年的省级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也越来越好。

然而,本课程在开设中也出现不少问题:1)学时太少所学内容比较多,导致学生跟不上进度;2)学生反映微课视频可辅助他们预习和复习,但不成系列;3)对于像蓝墨之类APP的安装使用,学生反感安装APP,加上规定课堂不许使用手机,学生更没兴趣等等。

改进措施:1)课程开始之初引导学生接触使用好的APP,养成他们积极使用新型技术与媒体的意识,对新知识新技能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2)提供丰富的微视频资源、网站资源辅助学生学习,尤其是线上线下立体化全方位提供帮助,及时展示学生作业效果,树立学生学习信心;3)加强微视频系列化整理制作,精选代表性案例制作微视频,添加必要的文字字幕,让学生看得懂学得快;4)此外可以由学校教务处主办,举办校内平面设计、课件制作、校内师范生基本功选拔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时代发展,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必将发生变化。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前沿、热点,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引入课堂,培养师范生积极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从而促进中小学课程改革进程、优化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1/31/c_1122349513.htm,2018-01-20.

[3] 百度百科.爱课程.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B1%E8%AF%BE%E7%A8%8B/10383309?fr=aladdin.

[4] 沈应兄,江敏.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效果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8):52-53.

[5] 孙方,宋秋莲,等.现代教育技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现代教育技术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