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促和谐、谋振兴 脱贫攻坚见实效
2019-10-31张艳
张艳
和田市肖尔巴格乡光明村位于和田市城效,是典型的城郊村、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疆广播电视局驻肖尔巴格乡光明村工作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为指导,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访实情、出实招、用实策,把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下绣花功夫抓脱贫攻坚,让昔日的“落后村”变成了今天的时代文明新村。
强基固本凝聚人心
支部强,则发展强。工作队针对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作用发挥不强的情况,把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摆在突了位置。探索“三去一改”工作方法,即“去村级机关化、去村级办公化、去工作形式化”,对2名村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10名村级后备干部。进一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入户走访、第一书记信访工作,了解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和听取意见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狠抓问题整改,并限期跟踪落实;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实行“一对一帮带”,给村干部理思路、教方法、传经验,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的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和优秀青年入党,培养农牧民入党积极分子15人,新发展党员7人。进一步深化村“两委”的思想引导,使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和信任度显著提升。
精准扶贫靶向施策
光明村有效利用近城优势,不断创新思路,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在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改造庭院上做文章,精准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针对村里大部分妇女需要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谋思路、找门路、挖穷根,对贫困户及困难家庭进行逐户深入走访,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就业、收入等现状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建立台账。根据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确立了“工厂+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加工厂,广泛吸纳贫困户及困难家庭进厂务工,实现74人在家门口就业、410人稳定增收。同时,将党小组建在工厂上,让3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卫星工厂党支部,开拓出了光明村非公经济党组织的新路子,初步实现了“村域+区域”联动的经济新模式。
为切实将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光明村积极推动扶贫羊2310只、棚圈11座、拱棚9个、林果提质增效134.2亩、289.6亩土地清理再分配、扶贫牛40头等扶贫项目的落地实施,引导360人外出就业,助力161户787人增收脱贫。 “看看我们家的核桃,皮薄肉厚,营养高,看看我们家的小牛犊,膘肥体壮,肉乎乎,看看我们家的葡萄,晶莹剔透,串串足,看看我们家的麦田,满地金黄大丰收,在共产党的指引下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在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上,村民麦麦提阿西木·买提尼亚孜上兴的唱道!
真情帮扶惠及民生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光明村工作队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惠民富民政策,抓好民生建设各项实事,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工作队融入群众听民意,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围绕群众“居、行、医、养、乐”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忧民之所难,办民之所需,成立“五支为民服务小分队”持续在惠民生上下功夫,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享受到新时代改革发展带来实惠。帮助村民销售白菜400吨,核桃12.65吨,捐赠“爱心衣”1645件、捐赠校服707套、捐贈“求知桌”320张、捐赠“爱心文具”162套,帮助村民开展春耕、秋收730亩、庭院改造230户、修建防渗渠34米、资助困难家庭就学3人,发放各类儿童图书320本,用真心和实干诠释了驻村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深入宣传汇聚能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提供丰富的食粮。
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始终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路,依托新农村建设,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和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及积极参与。组织文艺队、体育队、模特队,搭建文化大舞台,举办篮球赛、麦西来甫、红歌大赛、技能大赛等文体活动。用现代文化艺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以身边人说身边事,引导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进一步筑牢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积极倡导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将群众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化为内生动力,让文化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助推器。
光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艾力·吾甫力艾山说:“我们通过文化扶贫,解放群众思想,拓宽群众发展思路,切实消除“等、靠、要、比、怨”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意识。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促进就业扶贫,全力以赴为群众致富提供良好的平台,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彻底甩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新时代带来的新发展新生活。”
医疗惠民服务群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作为自治区深度贫困村,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落后,让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俨然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上的“拦路虎”。为帮助村民度过难关,铺设一条健健康康的致富路,工作队与乡卫生院积极对接,成立“啄木鸟”小分队,对全村村民进行病情诊疗摸排。根据摸排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同商议确定依托健康扶贫政策,创建以“家庭医生+卫生室+医院专家+工作队”的健康扶贫模式,建立健康扶贫“一户一册、一人一档”、 “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100%、将894人纳入健康扶贫工程救助行动、发放疾病预防宣传册1300余份、深入宣讲党的医疗惠民政策、邀请医院专家到村开展医疗惠民服务、设立“医疗救助金”项目为村民补贴医药费、为每户村民发放小药箱……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一系列举措,帮助解决了村民“怕看病难医疗”的问题,为村民筑起一道了健康屏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称赞。
多措并举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工作队联合村“两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上级党委有关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六好”环境治理办法,深入开展以“三区分离、十小工程、四个革命、卫生整治”为内容的乡村振兴工程。每日对12.5公里村级道路切块进行清扫。采取包片包干,对120亩林带内杂物、白色垃圾、杂草、牲畜放牧现象进行治理。对道路两侧4182棵树木统一标准进行“刷白”。带动农民将770亩条田合理规划,确保地埂直竖分明、条田土地平整。雇佣垃圾清运车1辆,每日及时清运,每月对农户门前卫生进行检查,确保垃圾清运及时,居住环境舒适。对全村进行水渠清理,并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理,确保水渠内无堵塞,无漂浮,无积存垃圾。通过“六好”治环境,累计清扫道路49公里,水渠3.08公里,清运垃圾15吨,改造庭院362户。
按照“一队一品、一路一景、一户一策”思路,光明由村党支部牵头,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利用土地清理的亩耕地建立香薄荷种植实验基地,通过薄荷种植使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受益。根据村民意愿,光明村结合本村优势资源,以“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建立肉兔入户养殖基地,积极发展肉兔养殖产业。目前,在村党支部的帮助由本地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提供代养兔,签订代养合同,代养期结束后由企业统一收购,户均可增收6200元。使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受益。村民阿依姆妮萨·图尔荪托合提感慨的说:“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和平、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与各族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大家的努力下光明村村容村貌、民风民俗大为改观,呈现出道路整洁、花红柳绿、瓜果飘香、文明向上的欣欣向荣景象,乡村振兴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疆广电局驻光明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用真情和实干,把奋发有为的精神留在了基层,留在各族群众的心坎了里,真正把“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成“惠及当前、利及长远”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让各族群众过上幸福满意的好日子。
(作者单位:新疆广播电视局驻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克希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