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修辞的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
2019-10-31仉金辉金英
仉金辉 金英
双关语作为英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历史悠久,在古英语时期的史诗中就可以找到它的使用痕迹,而“言必称修辞”的文艺复兴更进一步推进了双关的繁荣,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演讲词、笑话、广告、电影、新闻、手机短信等都成为双关语的应用空间。双关修辞中,讯递者通过词汇的同音或同形赋予了语句双重含义,或隐晦或幽默的将言外之意传递给受讯者,而被隐藏的“言外之意”虽然增加了受讯者解读信息的难度却又恰恰是讯递者的主要表达意图,那么,受讯者是如何正确解读讯递者通过双关语传达的言外信息,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究双关的认知机制。
关联理论下的语境观
众所周知,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进行全新的理论阐释,他们提出语言交际是遵循一定推理规律而进行的明示——推理过程。一般来说,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要对自己的意图提供相关信息以引起听话人对信息意图的反应,即明示;而听话人则需要选择有关联的假设,根据认知语境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获得说话人的意图,即推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语境是推理的基础,关联性则指引着听话人对话语信息的语境进行推测和判断,对交际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关联理论下,Sperber和Wilson 提出“语境是一种心理建构体,是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集,这些假设集影响了听话人对话语的解读。1[P25]”从这个意义上说,语境不仅仅局限于语句语篇中上下文蕴含的信息,也包括着被上下文信息所激发的百科知识、人生体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以及对说话人心理状态的认识等等。在言语交际中Sperber和Wilson进一步认为“语境建构在整个理解过程中允许不断选择,不断修正。1[P26]”也就是说,当听话人面对各种不同来源的假设集时,会使说话人话语含义中的新信息与自身的百科知识、认知能力以及心理活动等旧信息相互作用,当新信息在旧信息语境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效果:“认知效果与现时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隐含;认知效果加强现时的语境假设;认知效果与现时的语境假设产生矛盾1[P21]”,然后听话人会根据语境效果反映出来的关联性对语境做出衡量和选择。可见,对于听话人来说,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具有选择性。
语境与最佳关联
关联理论认为,在意向性言语交际中,话语的内容和各种暗含带给听话人对话语的不同理解,但由于话语本身和语境具有不可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使人们能够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断,从而对话语做出正确的反应。可见,关联是正确认知的基础。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关联是一种心理属性,他们把关联定义为“一个假设当且仅当在某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它才在该语境中具有关联。”然而,交际中对新信息解读赋予的关联度并不相同,在关联理论下,交际中的关联是“认知效果与认知努力作用的结果,是假设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语境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语境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1[P25]”由此可见,关联具有相对性,是由认知语境和交际主体的认知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话语理解中关联决定着语境的选择,推理就成为一个寻找话语和语境关联的过程。Sperber和Wilson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会通过交际明示努力使自己的话语具有关联性,但由于说话人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最关联信息,因此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一定会产生最佳关联的期待,而听话人会基于话语所传递的命题在交际双方互显的认知环境中寻找话语和语境中的最佳关联,取得完满的语境效果,从而推测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因此,他们提出“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1[P34]”
在交际中,最佳关联成为每一个交际行为的前提,在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中,认知语境中的相关假设集被激活和重组,在关联原则的影响下,当听话人在推理中构建出与说话人共同语境的假设,形成交际双方认知的“相互显映”,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双关修辞的最佳关联分析
双关修辞在第六版《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被定义为“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words with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陈望道把双关定义为“利用语言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思,表面上说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表达另一个意思,而后者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可见,同音异义、同形异义词语是运用双关语的条件,双重语义是双关语的特征,而通过浅表的“明说”指向深层次的“暗说”是双关语最终的交际目的。于是双关成为传递“弦外之音”的间接言语行为,其信息解读更为曲折,更耗费心力,交际效果也受到语境以及受讯者的认知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如此,受讯者在最佳关联原则的引导下,并不止步于对双关语中表层含义的解读,而是进一步开启认知努力去获得深层的隐含义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关联的推定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者姜望琪在《当代语用学》中把关联分为“一般关联和具体关联,前者指大话题的关联性,后者指小话题的关联性,相当于相邻语境。3[P141]”在双关语最佳关联的推断中,通常情况下语境会激活相关词汇的双重语义共同参与到推理过程中,制造出理想的语境效果,从而使隐含在讯递者话语中的信息得以显现。例如,“From sharp mind comes sharp products.”在具体关联的语境下,这句话中sharp主要基于具体语义进行解读,满足的具体关联:“精明的头脑制造出精美的产品”,但如果受讯者获知这是夏普公司的广告后,“sharp”与夏普公司之间的话题关联就会被激活并参与到最佳关联的推断中,因为广告一定是为广告者服务,会包含讯递者的宣传意图,因此“sharp"通过谐音双关凸显了与“夏普公司”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话题语境中值得付出努力的信息,以取得最佳关联效果,与具体关联下的含意参与语义整合,由此“夏普公司拥有顶尖人才,能够制造出顶级产品”的言外之意得以顺利传递。再如,“Offspring of spring",对于受讯者来说,offspring 意为“子孙,后代”spring一词多义“春天、泉水、发条等”,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在本句的具体所指,在预期语境效果受阻的情况下,受讯者往往会进一步搜索具体语境信息。只有当受讯者得知这是皮瑞尔矿泉水广告时,语句的推断才被赋予了具体关联,offspring 在关联下成为皮瑞尔矿泉水的指代,spring与“泉水”的关联被语境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其他语义假设被摒弃,至此“皮瑞尔矿泉水是春泉之水”的含意构建完整。可见,最佳关联通过语境激发了双关语的隐含义,使两层含义同时参与到语义的整合中,保证了双关语的信息传递和修辞效果。
双关修辞虽然有表里两层含义,但最佳关联一方面引导并制约着受讯者对语境进行选择和重构,另一方面,最佳关联通过语境激发了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并使之参与到语义的整合中,可见,双关语在推理过程中依然遵循关联原则,且最佳关联对双关语的推理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2. Sperber D.&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
3.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鲁承发.也說双关语的解读机制[J]外语学刊 2014 6 75-78
5. 谢华. 广告语的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5
(作者单位:1.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2.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