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2019-10-31张荣
张荣
摘 要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既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增进思政课吸引力与亲和力的需要。工匠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应通过价值关联、内容关联、素材关联、课堂关联、实践关联等手段,提升思政理论培育工匠精神实效。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 思政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效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1.1工匠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目标上有着鲜明的指向,党和国家对思政理论的教学目标有清楚的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明确指向,也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作为高职思政理论课,要落实好这一责任,既要在“六要”、“八个相统一”等方面下功夫,也要明确定位,切实服务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要实现“制造强国”梦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高职毕业生不仅应具备技术与知识,更需要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征程上的需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了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回答。
1.2工匠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是思政理论课内在要求
思政课教材内容理论性、政治性、抽象性较强,导致部分高职大学生觉得学这些内容无用,表现出不想听、不愿学的学习状态。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转为主动学,是思政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加强思政理论课对现实、具体问题的关切,是提升学生学生兴趣,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有效途径。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适时介入和对高职学生在培育形成工匠精神问题与困惑的关切,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有利于改变他们思政课“无用”的认知,提升思政课在高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好发挥思政课的作用。
2实施五大关联,将工匠精神深入融入高职思政理论教学
2.1价值关联——将工匠精神秘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主渠道效能的理论指引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灵魂与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同层面的丰富内涵,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工匠精神则是对制造行业中的职业精神要求,要求制造行业的从业者和企业要应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对比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体现。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应将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2.2内容关联——深度挖掘思政教材与工匠精神内容契合点
教学内容关联—挖掘教材,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工匠精神的契合点。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和主渠道,把 “工匠精神”的内容实质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称“概论”)等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基础》课包含适应人生新阶段、 理想信念、 中国精神、 人生价值、 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等几大主题,比如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都可以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入。人生观中的奉献精神,理想信念中的职业理想与实现,中国精神中的继承与创新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等等,都可以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相契合。
《概论》课程包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性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其中不少内容与工匠精神有关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又是工匠精神的根源所在;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又是工匠精神蕴含的精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弘扬。
2.3素材关联——开发基于本校毕业生为核心的工匠“案例”与素材
如何让高职学生接受工匠精神,仅靠简单的说教往往难以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将鲜活的、典型的工匠精神案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突出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 又可以优化教学设计,突出高职学生能力导向,推动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独立思考和不断追求; 因此应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选取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在选取案例时,要结合当前课程的教学设计,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案例。一是所选择的案例要紧密结合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兼顾工匠精神的案例。如果选择的案例只是考虑到了工匠精神的培育,而忽略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导致教学案例与授课内容的脱节,不但不能实现案例辅助教学的目的,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要案例与学生关联性,如尽可能选取本校在校学生或毕业生通过努力成为技术能手甚至大国工匠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发生在学生身边,更好让学生亲切感,更容易产生情感认同,更容易激发学生向典型学习促进自己成长。
2.4课堂关联——将思政理论教学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工匠精神进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在三大主干课程教学中均可融入工匠精神的传授和培育,在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中体现工匠精神培育内容;为工匠精神培育进课堂提供基本遵循。二是在课堂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工匠精神培育。通过内容上的有机整合、典型案例的生动呈现、教师的生动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把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变成一种常态和行动上的自觉而非口号。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方式、方法,引导高职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定位,改善职业精神教育的内容。
2.5实践关联——开展基于工匠精神系列社會实践活动
一是开述工匠故事等实践活动: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演绎出来,并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更加深刻地了解 “工匠精神” 的内涵,以期能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结合不同专业职业方向特点来进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中形成的 “工匠精神” 理念体现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既提升了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又将 “工匠精神” 落于实处。
二是将优秀工匠请进课堂: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与实践结合来提高其在学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具体地运用知识和技能,也方便教师更加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与“中车株机公司”、“中车时代研究所”等企业家联系密切的优势,聘请中车优秀工匠盛金龙、刘少杰作为思政课教师,为学生讲述成就高铁工匠幕后感人事迹,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三是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可以采取“走出去”、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参观,通过参观感受企业严谨、细致,感受工匠精神,从而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 廖芳,周婧婧.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职业,2018(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