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教育思考是你我人生的一门共修课
2019-10-31任扬
任扬
摘 要 教育的改革,无外乎讲究的就是眼下看到的与未来希望的在教育主体上完成一种贴合。换一个概念来讲就是追求一种着眼细节到整体的高品质教育,仔细设想,它应当要是教师身教同言传,课堂教学重应用,教材布局要科学,学科分配重协调。它的社会意义自然是勿容置疑。但,坦白来说我们还不能单纯定位这就是素质教育,并不是我们国民首要缺失的素养教育。谈及教育的更新换代,改革的初衷本就是实现学生从用意志学习跨越到从心学习,透视其原理不难发现新即是旧,表现的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其实本质的,也总是最容易被忽视,它的份量。初心之始,不在于形式,而讲究从始至终,讲究追随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性能。此时,我们不说教育改革,我们换一种思维来解读,我们说以德教带悟学,以本质教育引改革教育。
关键词 素养教育 思考 改革教育 共修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1“德学”溯其根,是教师“以德育人”学生“以德省思”的通感授受
教学中,我们并不能保证在一个设备精美配置高端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有足够的领悟力去吸收和强大的自身修养来感受,也并不能完全指望兴趣主导一个缺乏成熟认知和基础自控力的未成年主动向正规与优质靠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容易本末倒置,不自觉地把简单的管理与奖惩作为一个学生成长成形路上主要的引导方式,尽管我们也常常强调自己已经尽力在避免说服教育,试图走进学生。很多时候,“以德育人”这四个字的意义太重,却很难准确把握“以德服人”的分寸,学生更加缺乏“有心服理”的意识,因而它并不是简单的口口相传。一个随手的例子简要论证,在课本教材上,时常很多措辞的拿捏其实都在无形中传达着“德育”的思想,就英语这门课程,一个常规词汇“can”的使用常常出现在语段中,专业的解释是“情态动词”表示情绪、语气与能力。而这种情绪的表达本就体现着人自身的素养,这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强调在表示请求的时候要使用“can”的过去式“could”,学术解释是更加礼貌委婉。而我们不能把要求和眼光仅仅停留在解题与应试中,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门科目最终目的是能在国际人际中顺畅沟通,而沟通的方式则代表着一个人的素养,学生应该通过循序渐进的传道授业关注自己的言语措辞与情绪传递。
当我们真正有真实的反馈与教育新背景相接轨的时候,相信它已经建立在师生彼此之间达到这种德行的共识,足够说服学生在保持一个慢慢形成的完整人格的基础上能够自我审视和自觉行动,主动感受知识教学的实用性。这一部分革新,可以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很难做到全面发展,也很少从一而终。能力与智力在三年检验期也通常只是停留在合格线这一条单指标上,智商与情商的表现也很难在基本的生活运作中得到实践后的总结。其实最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几乎在无意识的消化接收听从和拒绝听从的指令,缺乏一个严格完整的自省德行教育,无法承受教与学的过程与关系。我们改革的效果则是需要作用于素养合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行为讲其理,习惯追其果。
2“思学”观其境,是兴趣先于导向,还是思考先与感知的“世纪新题”
有一个很深的感触,来自我上校选课的一个实验。我拟定的课题“影视节目的探究和赏析”,灵感源自于我自身对影视的狂热和研析。但是,之所以用四个字“赏”、“析”、“探”、“究”来定位它是因为我总会选择一些节目来试探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社会的反思。我引荐了很多题材皆为我喜欢和关注的节目,《赢在碧水蓝天间》《职来职往》《明星大侦探》等,涉猎范围涵盖经济管理,创业竞争,求职市场,教育公益,热议话题,世界视角,历史传承,人格解析等。然而,通过每一节课的观察与记录,在偏向娱乐性所占比重更大的节目中课堂集中度与反响更高,具有文化寓意与植入式的直观教育却常常比较吃亏,对媒体传播蕴含的深层目的也几乎不被思考。那么,我想反问,兴趣给学生带来的到底在学生求学过程中起到什么成效。当然,我们不可置否它是一个基础的元素,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同样需要以一个救赎者的身份去用心的自问:抛开家庭教育与环境辐射,学生在学校到底有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真正直视未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品行和更高造诣。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与学生共同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也就能正确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在面对尊师重道感受尊重与互相理解的行为中老师会觉得缺乏安全感,觉得存在感偏低的原因了。此下,“赏”、“析”、“探”、“究”更应普及到我们所有的教学现象中,用一种思考的学习理念和生活态度去规范教学和引导学生赏世间之百态,析是非之成因,探万事之原理,究传教之根本。
3“心学”掘其质,是传者价值引领与受者造就人生的“天作之合”
有位优秀青年老师曾经在关于德育工作的主题演讲中说道,总是不经意间感受身边的美。我感同身受也非常庆幸总会有人热爱去发现这个世界。但是,不禁又会反思。设想,如果是和学生走在一起共同目击,自然我们都赞同眼前的事物是美的,可是很少会去问“那么你为什么会觉得美呢?”。是头上的这片云白得没有瑕疵感动了你,还是面前的这人这事这抹触动掀起了你心中的涟漪。学生也很少会给你一个饱含深情的答案。就好像很多年以后我們仍然有很多学生长大了却依然无法回答曾经学过的科目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作用。发现与思考的过渡来自于当下片刻心境与心性教学的反复演练,也是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必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