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杨磊解锁信贷约束问题
2019-10-31邹珍珍
邹珍珍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波动显露出个性化特征,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据了解,1980年至今国内投资波动是产出波动的近4倍, 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波动一般都是产出波动的3倍左右。诸多经济学专家认为,如此高的投资波动与中国特有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面临不同的信贷约束具有密切联系。
信贷约束在中国经济建设中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信贷约束以来,经济学界也加紧了对该问题的研究步伐,其中令人瞩目的当属香港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楊磊的多项自成体系的课题成果。2015年至今,她已经作为负责人先后开展了三个重大科研项目——“Credit Constraints and Product Competition”、“Credit Constraints and Fragmenta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和“Strategi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hen Local Firms Face Credit Constraints :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不仅建立起信贷约束与市场结构变化、组织形式变化之间的关系,更对发展中国家的信贷约束是否会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选择进行深入探讨,数次填补了经济学研究的空白,为相关学术创新和企业信贷实践提供了经典范例和重要指导。
在实施 “Credit Constraints and Product Competition”项目时,杨磊反复思索几个关键问题:信贷约束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跨国公司活动和全球采购,特别是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受限的公司能做些什么来缓解这些影响呢?这会是有利于竞争还是不利于竞争的?有关信贷约束的影响业界早有详细记载,但公司在面对它们时的反应却尚未得到关注。因此,杨磊团队在经济学界首次通过在信贷约束和由此引起的市场结构变化之间建立联系来填补这一空白。 他们发现信贷约束和市场的竞争程度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从而为深入了解信贷约束与生产竞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帮助,并为企业缓解信贷紧缩问题提供了支持。
在“Credit Constraints and Fragmenta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项目的进展过程中,杨磊及其团队再次向信贷约束问题发起挑战。这一次,他们聚焦新的研究侧面,在领域内率先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建立起信贷约束与组织形式变化之间的联系。通过多方调研和严密的分析,杨磊团队揭示了生产效率是如何随着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提出了对两种可选组织形式(生产分段和资本集中)之间的比较。最终,在杨磊等人的努力下,该项目为信贷约束对生产模式、企业规模和出口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意义。可以看出,与上一项课题成果相比,杨磊在信贷约束问题上的探究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综合研究基金项目“Strategi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hen Local Firms Face Credit Constraints :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正式开题,杨磊又一次为打破信贷约束研究壁垒蓄力。两年来,她带领团队致力于在东道国的信贷约束与跨国公司对战略性外国直接投资的激励之间建立联系,探讨发展中国家的信贷约束是否会影响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选择,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结题后,将令人们深入了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如何受发展中国家的信贷约束和外国直接投资设置成本的影响,同时也将阐明释放当地的信贷约束是否会带来国内收益的增加,进而为相关金融改革和政策革新提供理论依据。
在漫长的学术探索中,杨磊不断为经济学的创新进步带来惊喜。她深厚的学科积淀和超群的科研能力在项目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前沿的研究理念和丰硕成果令经济学的发展别开生面。对于杨磊未来的学术开拓,我们万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