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亮丽北疆 追逐美好梦想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区各地发展成就巡礼

2019-10-3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绿色生态

本刊记者 王 丹

70年高岸深谷,70年沧海桑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区各地不断发展进步,日益焕发生机。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勤劳勇敢的草原儿女拼搏进取、一往无前,奋力描绘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壮丽画卷。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 纬40°51′—41°8′,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全市各族人民坚持“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韧不拔、久久为功,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了“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尽显出首府的担当与作为。

呼和浩特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乳业、电力、石化等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明显提升。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光伏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动物疫苗生产基地,大数据云计算完整产业链加速形成,服务器装机能力居全国第一。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好绿色文章,绘就生态画卷。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净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59%,生态首府、绿色家园正逐渐成为呼和浩特新名片。

作为蒙东地区发展的排头兵,赤峰市紧邻京津冀地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建设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赤峰市生态状况十分恶劣。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赤峰人擎起“植树造林,建设秀美家园”的生态建设旗帜,向苍凉的荒山秃岭、广袤的沙化退化草原宣战,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林业部就提出“西学榆林,东学赤峰”。进入新世纪以来,赤峰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科学推进防沙治沙,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连续多年坚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绿化、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生态建设工程,获得了“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全市共有森林面积4540万亩,森林覆被率35.7%,沙化面积由4010万亩减少到2830万亩,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祖国北疆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呼伦贝尔市是中国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典型的生态大市,有着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比占95%以上,是享誉中外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呼伦贝尔市以生态为根基,以绿色为底色,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始终严守底线红线,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用最严的制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严格推行绿色发展指标,将全市67.8%的区域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用最硬的措施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全市禁牧1687万亩,草畜平衡8671万亩,造林绿化4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4%。用最大的力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水库、绿色氧吧库、绿色碳库、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的作用日益显现。经评估,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每年达6870亿元。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指引下,今天的呼伦贝尔,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清新、土地更肥沃。

看客这一生态共同体只有围观起哄的“精神”,此外绝无任何价值可言。它创建出的集体人格,扭曲变形、丑陋不堪。而“文化”之所以能称其为“文化”,亦必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看客文化”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传承下去的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想消灭还唯恐不及(虽然这种意识形态延续了千年,一直没有消灭)!

70年锐意进取,70年革故鼎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区各地活力竞相迸发,源泉充分涌流。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各盟市纷纷闯关探路、攻坚克难,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改革图景。

包头市是国家布局的重点工业城市,有着“草原钢城”“稀土之都”等美誉。“一五”期间,就有6个国家级重点项目落户包头,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核燃料都在这里生产。

对于包头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而言,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绕不过的必答题。作为国家确定的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和全国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包头市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有效改变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科技人才集聚、创新氛围浓厚的优势,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目前包头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9家、创新型企业124家、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3个、院士工作站46家,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8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18年,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近2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全市经济正在向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方向加速迈进。

乌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矿产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被誉为“乌金之海”。作为资源型城市,乌海市的煤炭工业产值一度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80%。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转型的课题,乌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乌海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彻底破除资源依赖,把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生态环保攻坚区”作为发展目标,着力破解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发展定位、体现地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乌海市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最突出的短板是环境。为此,乌海市坚持把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统一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中,积极推进“科技提升转”“嫁接改造转”“增量注入转”“结构调优转”“重组做强转”,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产业为主导,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经济格局,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现代名城”鄂尔多斯,资源富集,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达2100亿吨和4.9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1/6和1/3。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自治区的现代能源经济建设示范区,鄂尔多斯市的改革发展、经济转型尤为引人注目。

“黑金”是鄂尔多斯的骄傲,“一煤独大”也成为鄂尔多斯经济的结构性痛点。在新世纪初,鄂尔多斯市就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工业战略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实施了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重要嘱托,坚定不移地把经济转型发展作为根本出路,摆脱传统思维定式和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质量效益提升。加快改变简单挖煤卖煤的粗放开发模式,积极推进煤矿技改、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全市煤炭产业现代化开采水平和集中度不断提升。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绿色多元的能源体系建设,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多“源”格局助推鄂尔多斯能源经济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经济正在推动鄂尔多斯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跃进。

70年初心如磐,70年一心为民。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区各地民生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在118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草原儿女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地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锡林郭勒盟位于首都北京正北方,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所到之地,也是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诞生地。

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儿女心向党。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感恩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盟80%左右的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平安创建水平稳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3.72%下降到2018年的0.63%。据统计,2018年全盟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299元、15525元,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40倍、110倍,正在实现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位于河套腹地的巴彦淖尔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并享有“北方粮仓”的美誉。

作为农牧业大市,巴彦淖尔市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来推进,全力打响“天赋河套”品牌,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双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个区贫县全部摘帽,16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深入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在共享理念引领下,全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497元和17221元,是1978年的76倍和121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10.5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376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自治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市11个旗县市区中有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且全部为深度贫困旗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商都县、化德县、兴和县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

为了和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乌兰察布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下足“绣花”功夫,狠抓精准扶贫的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坚持把抓产业扶贫作为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以龙头企业带动为重点,大力推广股份合作型、服务协作型、流转聘用型等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以把京蒙扶贫协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京蒙扶贫项目55个,落实京蒙帮扶资金3.86亿元。多管齐下、精准切实的扶贫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丰镇、凉城、察右后旗3个旗县已摘帽退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1.85万户29.1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8万户3.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4.54%下降到2018年底的1.79%,“人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的目标正在实现。

70年守望相助,70年团结奋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区各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奋进,共同守卫祖国北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兴安盟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权的诞生地,也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地。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民族自治运动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兴安盟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把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民族法治建设,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在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被评为全国首批、全区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盟”。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被称为“敖包相会的地方”,有蒙古族人口155.9万人,是我国蒙古族人口第一大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辽市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守望相助、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科尔沁大地上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篇章。在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通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建设和守护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高度重视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安代舞”“乌力格尔艺术”“蒙古族四胡”等10余种民族艺术形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承办国家民委“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活动,免费“送医、送书、送戏”,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是国家重要的安全稳定屏障,也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点盟市之一。

阿拉善盟有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荣传统,额济纳土尔扈特部东归,谱写了民族团结的辉煌史诗;额济纳旗人民“三易旗府”,让出最好的牧场支持国家航天事业……1980年建盟以来,阿拉善各族人民群众高举民族团结旗帜,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团结一心、手足相亲的好传统,把坚持在“讲政治”上担当、在“抓宣传”上多样、在“夯基础”上创新、在“惠民生”上落实这“四个坚持”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努力开创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近年来,阿拉善盟一大批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所辖3个旗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阿拉善右旗等3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阿拉善左旗等16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被确定为全区城市民族工作试点旗。

发展脚步映射时代变迁,辉煌成就凝结奋斗艰辛。我区各地所取得的成就,是新中国70年来伟大成就的缩影。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2500万草原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民族团结之歌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生态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