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从业者达1100万

2019-10-31本刊夏云峰

风能 2019年6期
关键词:风能液体燃料

本刊 | 夏云峰

日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了2019版《可再生能源与就业》报告。据悉,自2014年以来,该机构连续六年推出同类报告。它主要是依据运用多种方法和各类资料开展的研究,对上一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就业规模进行评估。

最新一期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从业人数接近1100万,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美国、印度以及欧盟地区,其中,中国占比近40%。同时,光伏、液体生物燃料、水电以及风能行业的就业者均超过100万,光伏产业更是独占1/3以上的份额。

“可再生能源对实现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成本的下降以及技术的快速提升,可再生能源转型正在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就业效应不仅能够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成为各国转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动因。”

表1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从业人数统计(单位:千人)

风能就业人数超百万

根据2019版《可再生能源与就业》报告,过去的一年中,各国共有1098.3万人从事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直接或者间接)的工作。与2017年的1053万相比,增长4.3%,自2012年以来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报告重点分析了几种可再生能源类型的2018年就业情况。其中,光伏行业共创造36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部可再生能源从业人数的34.2%。在年度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中,8个位于亚洲。2018年,该洲共有将近300万人从事与光伏相关的工作,占全球的85%。紧随其后的是北美地区,占比6.4%;非洲和欧洲则分别为3.9%、3.2%。

在液体生物燃料领域,全年共创造出200万个就业岗位,比上一年增加7%。其中的多数人集中在原料的种植与收割环节,加工环节的从事人数相对较少,但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待遇也更好。在各大洲中,拉丁美洲的液体生物燃料从业人数最多,占据全球的过半份额。亚洲占比23%,北美和欧洲分别为16%、10%。2018年液体生物燃料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合计占比91%。

全球水电行业的就业规模同样突破200万人,比2017年增加3%。2018年,水电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从业人数分布与2017年的情况大体相同。超过70%的人员从事着运行与维护工作,建设和安装环节占23%。制造环节的劳动密集度相对较低,仅占5%。

图1 2012— 2018年全球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就业规模(单位:百万人)

图2 2018年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就业规模

图3 2018年光伏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的从业人数

图4 2018年液体生物燃料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的从业人数

图5 2014—2018年水电行业的就业规模

图6 2018年风能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的从业人数

图7 重点国家和地区的2018年可再生能源从业人数

是年,全球风能产业吸引了116万从业者,同比增长1%。多数岗位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但集中度明显低于光伏行业。从各大洲来看,情况也与之类似。亚洲地区的风能从业人数达到62万,占全球的53.4%。欧洲占28%,北美为10%。在2018年风能就业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中,5个位于欧洲,3个来自亚洲,北美和南美则各占1个。

中国保持领头羊位置

具体到不同地区,可再生能源从业者主要分布于中国、巴西、美国、印度和欧盟。

2018年,中国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就业规模最大的国家,总人数接近410万,比2017年有所减少,占全球的39%。其中,光伏行业创造出220万个就业岗位;太阳能供热产业共吸引了67万人就业。在风能领域,从业人数大约为51万。2018年,中国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所提升,但就业规模与2017年基本持平,这可能是因为产业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雇用更多员工。同时,虽然海上风电的发展势头强劲,但其就业潜力尚未被完全转化出来。

欧盟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达到120万个,主要集中在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意大利。除了液体生物燃料,其他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就业规模都比上一年缩小。固体生物质和生物燃料产业分别吸引了38.7万人、23万人。欧盟地区风能行业的从业人数约为31.4万,英国、德国和丹麦三国贡献最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就业者不足10万人,反映了产业链的多样化、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以及该地区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减少。

在巴西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生物燃料是就业效应最显著的产业,从业者达到83.2万人。风能产业则创造出3.4万个就业岗位。对于该国而言,风电开发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就业,但专业技能不足仍然阻碍着对当地劳动力的雇用。

在美国,液体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吸引从业者最多的几个产业。生物燃料产业的从业人数达到31.1万,包括生物柴油行业的7.23万和乙醇行业的23.85万。然而,太阳能产业的就业岗位数连续第二年减少,降至24.2万个。由于生产税抵免政策被延长,2018年美国风能产业保持平稳发展,就业人数较2017年增长8%,达到11.4万。

2018年,印度的并网型太阳能光伏行业从业人数达到11.5万,从事离网型太阳能光伏工作的人数无法精确测算,但有可能不少于前者。由于政策调整,2018年印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较2017年大幅下滑,创造出5.8万个就业岗位。

多因素影响就业情况

报告指出,多个因素会决定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如何带动就业,包括政府政策、供应链的多元化、贸易模式、行业重组与整合的趋势等。此外,劳动生产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日趋成熟,能够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并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流程,同等工作量所需的劳动力会减少。

以政府政策为例,报告写道,诸如竞拍、固定电价、补贴等政策,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扩张和成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它们也会对就业情况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固定电价是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必要手段,但如果支持力度过大,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转向竞拍机制能够推动成本下降、竞争力提升,并由此带动就业。然而它同样存在弊端:中标项目并不是总能按期完工,成本压力会促使一些企业采用低价、质量差的设备。

基于此,报告建议,政策制定者要把握好对产业的支持与约束力度,避免政策在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否则设备制造商、项目开发商等可能会选择压缩产能,从而导致就业人数减少。

此外,可再生能源供应链的调整也会影响产业的地理分布以及贸易模式,并带来相关地区就业规模的增减。在这方面,国家层面设置的本地化要求是一个重要影响因子,但更为关键的则是企业的战略。

猜你喜欢

风能液体燃料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液体压强由谁定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神奇的风能
层层叠叠的液体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