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华州区全国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初报
2019-10-31詹满良
王 琤 詹满良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种子管理站,渭南 714100)
种质资源是推动现代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基本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行有效的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保存作物资源突破50 万份,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培育了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先后于20 世纪50年代中期、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期分别进行了2 次全国范围内的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但因范围小、种类少,种质资源数目及种类有限,家底并未全面摸清。随着近年来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农业土地承包方式等发生变化,导致一些地方优异古老品种及作物野生近缘品种大量消失和濒临灭绝。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 年)》,陕西省于2018 年开始启动全国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专项行动,渭南市华州区作为第一批实施任务的区县,紧密配合活动部署,通过查阅资料、制定方案、抽调人员、广泛宣传,深入农村、集市和田间走访摸排,收集整理等工作措施,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次普查征集累计报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样品资源74 份,经鉴定合格种质资源69 份,实现完成普查征集工作任务230%(表1)。
表1 渭南市华州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情况表
1 渭南市华州区基本概况
渭南市华州区于2015 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华县撤转为渭南市华州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低,海拔范围334~2646m,109°36′00″~110°2′48″E、34°12′27″~34°36′27″N 之间。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3℃,年总降水量586.1mm。全区总面积1139.3km2,其中耕地面积2.4 万hm2、草场面积312hm2、林地面积4.4 万hm2、水域面积8.6 万hm2。总人口数37 万,其中农业人口28 万。境内秦岭北麓区域野生近缘作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当地农家品种较多。特色品种中赤水大葱和华州山药等品质优异,利用价值高,分别于2010 年和2019 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工作措施
2.1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省专项工作任务下达后,我们立即向上级部门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主要从普查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历史社会意义及开展普查与征集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等方面,争取区农业局主管领导及区政府分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了解和重视,为全区能够全面顺利开展普查征集夯实工作基础。
2.2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从种子、果菜、畜牧、农技推广、植保等业务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普查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具体负责普查征集各项工作。组织人员成立野外调查征集工作队,采取走访农户、野外采集等方式,深入秦岭山区、渭河沿岸等地收集农作物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
2.3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 制定了《渭南市华州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并以华州区农业局文件向全区10 镇(街道办)及局下属各业务单位印发通知(渭华农字[2018]108号),明确全区开展普查征集工作的主要任务、进度安排、任务分工及工作措施。结合全区山、塬、川、滩等自然地理资源分布及各种作物生长情况,制定细化了普查征集工作台账计划,明确人员分工,细化工作任务职责。
2.4 广泛宣传,争取各方支持 向全区社会各界,重点面向各镇村印发张贴《关于公开征集古老名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通告》,扩大普查征集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群众参与率,深入挖掘华州区地方老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邀请全区种子及农技推广领域的老农技人员,组织各镇农技干部及老农民等,召开种质资源征集座谈会,汇集掌握老品种的种植历史、分布情况、现存情况、利用价值等,为征集工作确定调查方向。
3 工作成效
3.1 普查前资源基本情况 本次普查前华州区已入库资源总体数目59 份,其中,粮食作物20 份、果树14 份、蔬菜1 份、经济作物23 份,其他类型作物1 份。
3.2 本次普查资源情况 通过与普查前比较,一是品种数量上较普查前增加了69 份,大大丰富了华州区种质资源数目;二是种质资源品种及种类上更加丰富,广泛挖掘华州区果蔬菜历史种植情况,征集到了大量的果树、蔬菜类地方老品种和野生品种资源,如华州老山药、赤水大葱、华州三红胡萝卜、华州杏李、野樱桃、野生猕猴桃、百年老揪子等一批优质抗逆的品种,丰富补充了华州区农作物品种资源库圃。
4 主要地方优异种质资源
4.1 赤水大葱 拉丁学名:Allium fistulosumL.,百合科,葱属,葱种。品种资源由华州区赤水镇同颜龄提供。赤水大葱,又名华州大葱、赤水孤葱,因形似鞭杆,故亦有“鞭杆葱”之称。赤水大葱因产于华州区赤水镇而得名,据县志记载,赤水大葱于明清时代在华州区已有种植。1989 年冬,曾进京参加展销。特点是:辣味稍淡,微露清甜,鲜嫩可口,葱白茎长,叶绿,飘香,入水飘浮。赤水大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赤水大葱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炒葱花水上飘,蒸包子不塌腔”的赞誉,被称为“葱中之王”。小散面积种植多用直播技术,规模化种植以育苗移栽垄沟种植技术为主,便于机械化操作,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2 华州山药 拉丁学名:Spinacia oleraceaL.,藜科,山药属,山药种。当地名称:华州老山药。品种由走访农户并田间多次调查而收集,采自华州区下庙镇秦家滩村。华州地处渭河下游,河滩沙土细疏,为山药生长提供了佳境。据华州志记载,在明清时代“华州山药”为上等滋补品,久负盛名,“士大夫每作馈赠品”。华州山药为块根茎植物,结实于土中,茎壮条顺,一般茎粗达5cm,长约70~80cm,具有茎身粗、条长、皮薄、质细、味道浓郁等特点,内含糖和蛋白质,营养丰富,色褐里白,味道甘甜,质细汁黏,同时含有皂苷粘液质、尿囊素、胆碱、淀粉酶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华州山药3 月下旬种植,10 月下旬开始收获。
4.3 百年老揪子 拉丁学名:Prunus simonii,蔷薇科,李属,李种。当地名称:揪子果。调查工作队经广泛走访山区群众而寻得。采自金堆镇寺坪村海拔1545m 处山地。华州区金堆镇地处秦岭深处四县市交界地带,野生资源种类众多。此揪树生长于高海拔阳坡地,已生长逾百年,乔木,高6m,叶片卵形,果实近球形,表皮鲜红色,果期8-9 月,果实可食用,味酸甜,果核硬度高,耐磨性好,花纹细密,当地群众简单制作成手串佩戴。历经百年风雨变迁,树身有部分干枯,但仍然枝繁叶茂果盛,经调查走访当地群众,此揪子树为秦岭金堆地区唯一具有百年树龄的野生果树,抗寒、抗病、耐贫脊等优异特性极显著。
5 工作体会
5.1 地方特色古老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刻不容缓 通过种质资源普查征集工作的开展,发现一些地方古老品种如花荞、洋麦等已消失,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退耕还林、山区移民搬迁等原因,加之随着气候、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经营方式等变化,地方古老品种消失速度正逐渐加快。另外,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的农村劳动力是传统地方品种保存的主要人群,然而,当前这部分人群逐年减少,也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种质资源价值未得到及时保护。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也急剧减少,如历史种植的水稻、华州九眼莲等地方优势品种已灭失,秦岭北麓的黑糜子农民已休种,所幸还留有300g 该品种籽粒。
5.2 责任担当是关键 在完成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的同时,我们承担了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技术培训、防汛、秸秆禁烧等各项地方中心工作,要保障项目任务圆满完成,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由此一个团结、吃苦的团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坚强保障。区种子管理站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统筹协调技术力量和基层调查队员下乡,广泛联系镇村和当地群众提供和发现有价值的种质资源信息,协调县志办、统计、财政及农业等相关部分给予配合支持工作。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专家技术组、征集工作队、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都能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工作。调查工作队在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畏酷暑和山路艰辛,经常放弃节假日,以步为尺,深入一线走村入户,进山入峪,注重征集筛选有价值的地方品种资源和珍稀野生种质资源,同时挖掘各种资源的特性、种植历史和开发利用价值,建立完善档案资料,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5.3 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地方品种资源是经过自然进化和环境选择而形成的一种资源,在演化适应进程中保留了优良的遗传基因性状,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极强,抗逆性突出,应加强对此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可在已完成种质资源普查征集的工作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层面建立起长效机制,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层面去规范和保护种质资源,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稀有种质资源、地域性强的种质资源和种质资源丰富的集中地设立种质资源保护点和保护区。加强对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及其利用价值的挖掘,加速良种繁育。渭南市华州区地方老品种华州老山药、赤水孤葱等地方名优品种品质十分优异,但由于其经济效益不高,加之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引导支持新品种发展,导致其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我们要将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作为一项长效工作任务,持续完善调查数据,补充征集有价值的资源品种,为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