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企业伙伴关系、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9-10-31康益敏朱先奇李雪莲

预测 2019年5期
关键词:伙伴关系调节效应

康益敏,朱先奇,李雪莲

(1.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2.山西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1 引言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不得不与伙伴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多数研究者认为紧密的伙伴关系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业绩[1~5]。在当今复杂、动荡、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创新的实施和发展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并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伙伴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关系互动等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提升创新绩效。当今大科学时代,多元主体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受到高度重视。自提出协同创新以来,学者们在该领域进行了众多研究,相关文献研究多关注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多集中在创新模式、机制等理论研究层面,以及协同创新模式、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等实证研究层面。因此,本文引入协同创新这一概念。

企业产生于不同背景、环境之下,其价值观和认知观往往不同,由此便带来了认知多样性问题。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多样性能为企业带来认知益处,不同的认知特征会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异质性知识资源,从而有利于协同创新以及创新绩效的提升。知识共享是指企业间相互交流、交换以及传播知识,从而达到共享的目的。企业间异质性知识的共享,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而且知识共享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更新自我和知识的过程,这种新旧知识碰撞的过程也有利于创新。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引入研究模型,探讨其边界影响,以进一步揭示伙伴关系-协同创新-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伙伴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

企业伙伴间的关系是指企业在遵循互惠、平等和忠诚原则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及信息共享等目标,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6]。Handfield 和Nichols[7]的研究认为,有效的组织间关系有利于企业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且会取得一定成功。这说明企业间建立的紧密关系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物流信息能力和基本运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这种互惠性的关系中,交易伙伴是以对方利益最大化为考虑的,会更可能有效地分享资源和信息[8]。因此,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及时、准确的信息,通过内部共享和消化后,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间伙伴关系能够促进企业双方的信息充分共享,进而能够保证企业能快速、准确地累积创新资源。因而,可以认为通过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可靠地提升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伙伴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2 伙伴关系与企业协同创新

创新意指保证创新系统内部信息和知识等要素的有效联接[9],即创新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技术交流[10]。受技术革新和环境变革影响,创新模式先后跨越了“线性模式”、“平面模式”走向了“立体网络模式”[11,12]。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单一组织难以应对日渐开放的创新发展,创新逐渐成为由不同参与主体组成的创新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13]。创新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多层次、多组织、多阶段、多要素的动态复杂的创新网络整体活动,即协同创新网络[13~15]。Gloor 等[16]最早对协同创新概念进行解析:协同创新往往是源自拥有共同目标的参与者组成的虚拟化网络小组,经由网络平台上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目标。伙伴企业间在流程及产品方面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可以实现企业间协同,保证按时生产和提高经营效率[5]。企业间结成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就会得到加强,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需求,并不断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要求,达到协同创新的目的。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企业双方互动的次数就会增加,信息共享使得双方相互了解,增加双方的信任程度,这样会增加双方协同合作的效率[17]。因此,可以认为伙伴关系能够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伙伴关系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3 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

企业外部往往拥有丰富的优质资源,但是这些优质资源能够被充分运用、有效整合、合理传递不仅仅依赖于企业本身的吸收能力,还有赖于企业之间的协同。企业协同从纵向视角看是以任务为导向进行的价值设计、价值创造、价值获取等,而从横向视角看是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行为沟通、共同决策、资源交换等合作行为。协同能够给企业提供获取优质资源的途径和机会,只有协同双方或多方构建良好的协同行为,合作各方才能愿意促进知识信息传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创新需求保驾护航,进而提升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论述,伙伴关系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当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时,其创新绩效也会得到提升,即伙伴关系通过影响其协同创新作用于创新绩效。由此,本文认为,协同创新是伙伴关系作用于其创新绩效的一个“阀口”,其大小决定了伙伴关系影响创新绩效水平的强弱。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2.4 认知多样性的调节效应

认知多样性可以定义为企业之间客观及主观属性的差异,如知识背景、认知价值观等的差异。认知多样性高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价值偏好,在处理问题时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知识和信息,更能够与其他企业产生协同。首先,根据“多样性价值”视角,企业由于接触到外部差异的知识可能会刺激产生与先前不同的想法。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企业会因为自身的习惯偏好而形成固有的思维,如果没有差异化的知识融入,将会产生认知局限,阻碍创新。认知多样性为企业带来了差异化的知识,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知识源泉。其次,根据信息与决策理论,由于企业认知模式的差异化,导致平时积累和关注的信息也存在很大差异,具有不同认知和价值体系的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视角来扫描环境和搜集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帮助企业使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找到几种不同的替代方案,以实现协同创新。与认知多样性较低的企业相比,认知多样性较高的企业可能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产生更多的创意,产出更高的协同创新。因此,较强的认知多样性会提升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

2.5 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

知识共享是指企业之间相互交流、交换以及传播知识。Taylor 和Greve[18]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合作的积极作用要依赖于共享多样性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效的交流、整合和利用。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想法的涌入,同时也需要企业整合和处理这些知识和想法,从而产生创意。而知识共享则能吸收外部知识,并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生碰撞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想法。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通过交流、传播,企业成员间的异质性知识得到了充分地共享,不仅增加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也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有利于企业创新。因此,较强的知识共享水平会提升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6知识共享正向调节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共享正向调节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由此,本文进一步推论,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水平越高,伙伴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越强,即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成立。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7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假设8知识共享正向调节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综上,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理论框架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文以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问卷正式调研时间为2017 年12月~2018 年3 月。此次调研过程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设计问卷,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选取认可度、成熟度较高的量表。第二步,确定调查目标,为了避免调查区域单一所造成的误差,本研究分别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等四个地区的多个行业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选取行业多样、规模不等的企业。第三步,获取数据,为了避免造成潜在误差,每家企业至少由两名管理人员填写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88 份,收回258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取得有效问卷245 份。

3.2 变量测量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均是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量表,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英文量表采用翻译-回译的方法,确保其表达意义符合中国情境。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 7 级测量(“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

伙伴关系的测量参考Peng 和Luo[19],Lee 和Dawes[20]的研究,应用面子、回报和感情三个维度来衡量,共设7 个题项,一致性系数为0.898。协同创新的测量参考Perkmann 和Walsh[21],Inzelt[22]的研究,共设3 个题项,一致性系数为0.903。认知多样性的测量参考Vegt 和Janssen[23]的研究,共设5 个题项,一致性系数为0.885。知识共享的测量参考Chuang 等[24]的研究,共设5 个题项,一致性系数为0.912。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参考Lovelace等[25]的研究,共设6 个题项,一致性系数为0.901。

4 研究设计

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SPSS 21.0 和AMOS 21.0 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Harman 单因子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解释的方差贡献率为25.179%,说明同源偏差并不严重。各变量的VIF 值均在1.011 ~1.549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所有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800,表明变量具有良好的信度。各题项因子载荷值均大于临界值0.600,表明变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所有因子的AVE 均大于因子间相关系数平方值,表明具有良好的判别效度。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研究从总体样本中随机抽取140 份原始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数据计算结果显示,KMO 值为0.753,Bartlett 球形检验p <0.001,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正交旋转后,26 个题项归属于5 个因子,没有出现跨因子负荷现象,且因子载荷均大于0.6,总方差累积解释的变异量超过60%的水平,为68.47%,说明归属于5 个因子是合适的。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研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主要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五因子模型拟合结果为:χ2/df=2.384;RMSEA=0.072,TLI=0.896,GFI=0.911,AGFI=0.902,CFI=0.914,其拟合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如四因子模型和单因子模型),表明变量间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4.4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各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r=0.585,p <0.01)和创新绩效(r=0.527,p <0.01)均显著正相关;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r=0.586,p <0.01)显著正相关;认知多样性与创新绩效(r=0.335,p <0.01)显著正相关;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r=0.414,p <0.01)显著正相关。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检验。

4.5 假设检验结果

4.5.1 主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为了进一步降低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研究对主要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模型1 和模型3 是仅包括控制变量的基准模型。在模型1 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伙伴关系后,形成模型2,可以看出,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31,p <0.001),假设2 得到支持。在模型3 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伙伴关系后,形成模型4,可以看出,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46,p <0.001),假设1 得到支持。根据Baron 和Kenny[26]的分析步骤,检验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在模型4 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协同创新后,形成模型5,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24,p <0.01),且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均有所降低(β=0.221,p <0.01),即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3 和假设4 均得到支持。

表1 主效应和中介效应检验

4.5.2 调节效应检验

本文研究采用多元层级回归分析对调节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由模型6 可以看出,认知多样性对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24,p <0.01)。在模型6 的基础上加入伙伴关系与认知多样性的交互项后,形成模型7,可以看出,伙伴关系与认知多样性的交互项对协同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76,p <0.05),假设5得到支持。由模型8 可以看出,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21,p <0.01)。在模型8 的基础上加入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交互项后,形成模型9,可以看出,协同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交互项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65,p <0.05),假设6 得到支持。

表2 调节效应检验

进一步,本文研究依据Aiken 和West[27]方法,绘制了调节效应图,如图2 和图3 所示。由图2 可以看出,高认知多样性代表的实线斜率大于低认知多样性代表的虚线斜率,即认知多样性在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关系间起正向调节效应。由图3 也可

图2 认知多样性的调节效应

4.5.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3 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

本文依据Edwards 和Lambert[28]的研究,通过拔靴法(Bootstrapping method)计算有调节的中介以看出,高知识共享代表的实线斜率大于低知识共享代表的虚线斜率,即知识共享在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正向调节效应。由此,假设H5,假设H6 进一步得到支持。效应。由表3 可以看出,在认知多样性不同取值水平下(分别在均值的基础上加减1 个标准差,构成高值和低值),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差异显著(Δβ=0.20,p <0.05),即假设5 再次得到证实,这与前文回归检验结果一致;伙伴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在认知多样性低时不显著(β=0.06,ns),在认知多样性高时显著(β=0.18,p <0.01),且两者差异显著(Δβ=0.12,p <0.05),假设7 得到支持。同理,在知识共享不同取值水平下,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差异显著(Δβ=0.31,p <0.001),即假设6 再次得到证实,这与前文回归检验结果一致;伙伴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在知识共享低时不显著(β=0.09,ns),在知识共享高时显著(β=0.24,p <0.01),且两者差异显著(Δβ=0.15,p <0.05),假设8 得到支持。

表3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245 家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伙伴关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在两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即协同创新是伙伴关系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桥梁。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了伙伴关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共享正向调节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进一步证实了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正向调节协同创新在伙伴关系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即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同时成立。

5.2 理论贡献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如下:首先,本文从关系理论出发,借助伙伴关系这一视角探讨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构建了伙伴关系-协同创新-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丰富了有关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内容,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其次,基于协同视角,验证了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协同理论的适用范畴。再次,考察了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揭示了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的交互式影响,扩展了创新绩效研究的相关边界作用条件。

5.3 管理启示

本文研究的管理启示如下:首先,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及时、准确的信息,通过内部共享和消化后,有效地促进企业协同创新和创新绩效。因此,尤其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其次,在企业构建协同创新组合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关键关系结构成员,撬动持有关键资源的其他企业,往往能够为企业协同创新行动战略的快速、高效实施积累资源。再次,提升企业认知多样性和知识共享水平。为应对创新发展的挑战,企业应具备认知多样性和高知识共享水平。认知多样性为企业带来了不同的知识,形成了丰富的知识池,这是创新想法产生的前提和源泉。而知识共享水平高的企业,在合作解决问题时能提供多样化的替代方案,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5.4 研究展望

首先,主要变量的测量均是由同一人根据自身主观评价填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未来可以采用多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采集数据;其次,本文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而在不同的时段点进行测量会更加准确,所以今后的研究可以采取跨时段的纵向数据进行。

猜你喜欢

伙伴关系调节效应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松美国金融管制的密径?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偶像效应
汽油机质调节
调节日光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