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交通车辆涂装人员呼吸防护探讨

2019-10-30黄炉军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

黄炉军

摘要:本文探讨轨道交通行业涂装作业人员呼吸防护用品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涂装、呼吸防护

1.轨道交通车辆涂装行业背景和危害

1.1轨道交通车辆涂装行业背景

涂装是现代的产品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喷涂方式将底材覆盖上一层涂膜,以达到保护、装饰和特殊功能性的要求,延长使用寿命、美观、增加制品附加值之目的。涂装是表面保护中所采用的最基本、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手段。防锈、防蚀的涂装质量是产品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产品外观质量不仅反映了产品防护、装饰性能 , 而且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伴随铁路轨道交通、城际市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三线全开,我国已进入轨道交通全面提速时代,全国各地都在筹划高铁、地铁、城际轨道等建设工作,将极大扩充轨道交通市场容量,带动轨道交通行业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跳跃式快速增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大国,产品涂装质量作为一大要素引起各方关注。

1.2涂装行业危害

涂装行业是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目前所采用的涂装工艺仍大量使用挥发性溶剂、助剂、漆料,这些溶剂很容易挥发产生有毒有害的蒸汽,造成呼吸危害。主要在调漆、底漆喷涂、面漆喷涂作业时产生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易造成从业人员的急、慢性苯中毒。在腻子刮涂、打磨作业、喷砂作业时产生氧化铝粉尘和其他粉尘。职业卫生问题明显。因此,涂装行业是职业卫生问题明显、劳动条件较差的行业。

1.3个体防护必要性

涂装行业作为职业卫生问题明显、劳动条件较差的行业,有效的个体防护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

(1)国家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49号令)、《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80号令)、《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等法律规章对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安全提出个体防护要求并对企业个体防管理进行规范。

(2)企业健康发展要求。目前,较高素质应届毕业生因害怕职业危害不愿从事涂装作业,同时熟练涂装工遭受到职业危害或感到涂装岗位具有职业危害时申请调离和辞职者众多,职业病制约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职业病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3)员工个人职业健康要求。涂装车间内所使用的各种涂料及溶剂等绝大部分都是有毒物质,在工作中会形成漆雾、有机溶剂蒸气等有毒气体,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等,操作人员长期接触和吸入体内能够引起急、慢性中毒。同时涂装生产过程中喷砂、腻子、底漆、面漆打磨时产生粉尘、噪声与振动等。长期高浓度接触粉尘可导致尘肺。有效的个体防护将大幅度减少职业病的产生,为劳动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职业病防治不仅是国家法律的强制要求,还与员工个人健康和企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而有效的呼吸防护更是涂装行业职业病防治的重中之重。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l8664-2002)【1】的要求,主要从有害环境性质、环境危害程度、呼吸防护用品类别三个方面考虑涂装工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2.1有害环境性质

本单位涂装现场正常生产状况下为非缺氧环境,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等规范和方法的要求,对现场进行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发现,涂装生产现场存在最主要的呼吸性有害因素为粉尘、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且打磨工、喷砂工粉尘危害严重。面漆工、底漆工受有毒气体危害严重。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07)中对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乙烯等职业有害气体因素设定了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检测结果以职业接触限值浓度作为评价标准,发现共有4处监测地点有害因素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2.2环境危害程度

4处监测地点有害因素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未超过IDLH浓度(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若空气污染物浓度未超过IDLH浓度,应根据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浓度确定危害因数。对4处有害因素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地点计算危害因数,  现场同时存在两种空气污染物超标,分别计算它们的危害因数,发现粉尘的危害因数值更大,为4。因此,现场的危害因数为4。

2.3呼吸防护用品类别

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中对呼吸防护用品选择程序的要求,综合考虑现场有害环境性质、环境危害程度、呼吸防护用品类别三个方面。涂装现场环境为非缺氧,空气污染物已知,且现场浓度低于IDLH浓度,危害因数为4的有害环境。应选择APF大于4的呼吸防护用品。结合现场情况需对颗粒物、有毒气体同时防护,且存在的苯系物及乙酸丁酯等污染物均可经皮肤吸收,因此建议选择隔绝式全面罩或防尘或防毒过滤元件组合的自吸过滤式全面罩,当采取其他形式进行面部防护后可适当选择防尘、毒过滤元件组合的半面罩。

3.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寿命周期探讨

防毒面罩是一种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是利用面罩与人面部周边形成密合,依靠滤毒盒中吸附剂的吸附、吸收、催化作用和过滤层的过滤作用将外界染毒空气进行净化,提供人员呼吸用洁净空气。

防毒面具一般由面具、滤毒盒组合,寿命周期与现场有害因素浓度、面罩使用寿命、滤盒使用寿命息息相关。其中,滤盒是防毒面具的核心部件,是面具防毒功能的主要体现。下面从产品本身寿命、个人维护、现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对呼吸防护用品使用寿命的影響。

3.1 产品本身寿命

气体及蒸气滤毒盒由一个填满吸附剂的容器组成。通常吸附剂为活性炭或经过化学处理的活性炭。吸附剂能够持续吸附特定的气体或蒸气,直到气体或蒸气开始从滤毒盒的出口侧穿透出来。使用寿命即指从滤毒盒开始使用到气体或蒸气穿透达到一个规定的浓度值时所需要的时间。滤毒盒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吸附剂的类型、吸附剂的量、具体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的浓度、温度、湿度、大气压和气体或蒸气通过滤毒盒的流速等。

3.2现场环境因素

为了探讨各工种现场环境对滤盒使用寿命的影响,本次调研采用现场浓度检测分析、滤盒失效指示、问卷调查三种手段进行分析。

3.2.1现场浓度检测分析

为估算滤盒使用寿命,使用3M3500采样仪对工作场所的有机蒸汽暴露水平进行定量监测。首先登记采样信息,然后工人佩戴采样仪进入现场作业,将4份采样仪交给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检测后,结果见下表1。

根据浓度采样检出结果,并利用使用寿命估算软件得出4种不同作业条件下的滤盒使用寿命。综合分析不同作业环境、不同劳动强度下的滤盒使用寿命,结果列下表2。

3.2.2滤盒失效指示

为验证使用寿命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本次调研采用包含可视的滤毒盒失效指示器(ESLI)的3M6001i滤毒盒对不同作业环境下滤盒使用寿命进行调查。ESLI内置于滤毒盒的活性炭层旁,当有机蒸气通过滤毒盒时,它们也同时被ESLI吸附,从而显示滤毒盒的剩余使用寿命。由于滤毒盒壁是透明的,因此可以从滤毒盒外部看到指示器的变化。调研时按照ESLI使用说明,当指示器变色区域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寿命终点线时更换滤毒盒。

3.2.3问卷调查

为了解滤盒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次调研从喷漆涂装工与非喷漆涂装工两个方面,对本单位301名涂装工进行滤盒更换周期的问卷调查。

其中喷漆工共111人,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达90%。计算喷漆工更换滤盒天数的加权平均数,约为4天。

对本单位190名非喷漆工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83份,回收率达96.3%。计算非喷漆工更换滤盒天数的加权平均数,约为9天。

3.3个人维护

防毒面罩的使用寿命与日常清洁与保管息息相关。以下主要从涂抹凡士林、日常清洁、存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凡士林

防毒面罩利用面具与人面部周边形成密合,依靠滤盒对外界污染空气进行净化。因此,面具良好的气密性是面罩防毒功能的基础。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共有35人主要在面具变形的情况下更換防毒面罩。其中31人在使用防毒面罩时,脸上涂抹凡士林,占比88.6%。本单位使用面罩为硅胶面具,因此认为,凡士林与硅胶面具变形存在较大关联,从而影响面罩整体使用寿命。

(2)日常清洁

现使用的眼面部防护用具材质多为橡胶和硅胶,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皮肤的汗渍和排泄物对防尘、防毒口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有一定影响。不及时清洗面罩可能加剧面具的损坏。因不及时清洗面罩造成面罩呼吸阀泄露与老化。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9人主要在配件损坏时更换防毒面罩。其中6人经常晴子面罩,13人有时清洗。只在有时候清洗面罩的涂装工占比68.4%。因此认为,不及时清洁与面具配件损坏存在较大关联,从而影响面罩整体使用寿命。

(3)存放

防毒面罩应存放在避免日光直射的无污染环境中。工作后将防毒口罩存放在生产现场,滤盒将持续受到污染直到失去防毒作用,从而影响面罩整体有效使用寿命。

4.结语

涂装行业的职业危害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尤其轨道交通行业的人工喷漆、打磨岗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位。员工个体呼吸防护的有效性与生产作业环境、防护用品类型选择、更换周期及日常维护保养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希望本文能给企业涂装车间的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合理选择员工呼吸防护用品,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l8664-2002)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仿真软件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维护》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氢燃料电池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方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网络化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置研究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