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自由对必然的一次突围

2019-10-30付宝琦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9期
关键词:突围自由方法

【摘要】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多被认为是苏格拉底的反对者。他反对以知识谋取利益的智术师,也反对无所事事,空谈智慧的哲学家。他在反对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甄别、思考,批判和修正,借以传达他的哲学认知和体悟。喜剧《云》中,阿里斯托芬通过对苏格拉底的隐晦批评,潜藏着“自由”与“必然”两者关系的探讨。《云》中的“必然”俨然是内在及外在的束缚,它拘囿了无论哲人还是民众的“自由”,虽然苏格拉底他们似乎找到了冲破必然的三个方法,但却是要以自身毁灭而告终。阿里斯托芬在《云》中让“自由”向“必然”进行了一次突围,表述出了自由不能突破必然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自由;必然;突围;方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云》是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乡下人斯瑞西阿得斯(Strepsiades)利用他和儿子在苏格拉底那里学到的修辞术和歪曲逻辑,成功地赖掉了债务且避免了官司。可儿子却凭借学来的歪曲逻辑雄辩地论证了“儿子应该打老子”,并堂而皇之地捶打了他。这让斯瑞西阿得斯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满怀愤怒,带人烧掉了哲人们居住的“思想所”,摧毁了那“罪恶”的根源。智术师们也因为教会了民众追求想当然的“自由”而给自身带来了灾难。

“喜剧具有严肃和戏谑的双重本质”,《云》中,阿里斯托芬戏谑地讲述了“思想所”里的哲人和智术师们的生活:他们远离城邦,“与世隔绝”。苏格拉底与其他“智者”的“差别真是微乎其微”,是他们的代表。他们的“智术”可以摆脱官司、逃避债务,他们可以研究跳蚤脚长与所跳距离的关系、可以颇有根据地解释蚊子的鸣唱,他们享受探究知识的自由,还得到了民众们的羡慕和追捧,可他们有时饭都吃不上,还被人烧了住处“思想所”。通过剧中民众与智术师们的境遇,阿里斯托芬阐述了他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严肃思考。

一、自由不能摆脱必然

在《云》里,自由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民众所追求的自由,它是一种欲望,追求自由就是追求欲望的实现;二是智术师们及哲人追求的自由,它是超脱现实的理想,追求自由就是摆脱现实,可是脱离了现实,理想成了空想。追求缘自缺乏,民众与哲人的缺乏各不相同,最终的结局却很一致:因不自由而追求自由,新的自由带来新的不自由。不自由是一种必然,自由摆脱不了必然。

(一)民众无自由

《云》开篇从让乡下人斯瑞西阿得斯寝食难安的债务入手,描述普通人追求自由的图谱,一个又一个欲望的实现带来的是新的欲望和新的不自由。

作为一个乡下人的斯瑞西阿得斯,他达成娶贵族的侄女为妻的自由,不自由的厄运也已开始,平民与贵族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直冲突:他只能给儿子取斐狄庇德斯(Pheideppides)这样半贵族半下里巴人的名字;他要让儿子学习牧羊,妻子却鼓励儿子去参与贵族人的游戏赛马;儿子赛马欠下的债务,即将面临牢狱之灾。

阿里斯托芬阐述了三个普通人因自由而不自由的情况:父亲、妻子、儿子,三人各自想要的自由,现实的制约却无处不在。因此,民众无自由。不自由不是普通人的专利,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们也进行了分析。

(二)哲人无自由

苏格拉底将自己关在思想所中,坐在吊篮里,“在空中行走,在逼视太阳”,因為“土地会用力吸去我们思想的精液,就像水芹菜吸水一样”。苏格拉底离群索居、哲人们口粮不能保证,哲人也逃避不了现实的束缚。

求知的自由是哲人的底气所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宏观世界到微贱物事,苏格拉底可以凭借智慧去自由地考查和分析。可他高深的智慧和理论往往遭受到乡巴佬斯瑞西阿得斯最粗俗的回应,这让苏格拉底哭笑不得,只能给斯瑞西阿得斯以严厉的批评。曲高和寡的孤独与对牛弹琴的愤怒,让苏格拉底失去了好脾气。

哲人的理论总被现实委屈:当儿子借哲人的理论向父亲阐述人与动物鸡鸭没有区别时,得到的回敬是“那为什么你不学鸡鸭去吃泥土”。苏格拉底的“云神”无形无态,变动不居,非常不确定,这是自由的形态。可无论苏格拉底对“云神”进行怎样的注解,斯瑞西阿得斯都有一套粗俗的理解为之回应。斯瑞西阿得斯的粗俗让人感到可笑,可是从斯瑞西阿得斯的角度来看,苏格拉底的解释也是同样可笑。在阿里斯托芬看来,民众的无智慧无理性,纵使巧言善辩的智术师们也只能三缄其口,在现实面前理论也捉襟见肘,难以应对世事的纷繁复杂。

苏格拉底最终为哲学而死,他为哲学而选择死亡的理由是“神安排我以爱知为生,省察自己和别人,我如果反而怕死或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脱离岗位,从这里逃走,那我可真是做了可怕之事了。”为了哲学和他追求的自由,苏格拉底交换了生命。哲人亦没有自由。

二、自由突围必然的方法

《云》中,阿里斯托芬《云》的开篇就精选“债务”(XQEWS)作为整剧线索。希腊文中,“债务”(XQEWS)很容易让人联想的到与之相近的词 “必然”(XQEWV)。阿里斯托芬在剧中讨论的消灭“债务”的方法,就是在寻找冲破“必然”的途径。

通过苏格拉底的引导,斯瑞西阿得斯和儿子斐狄庇得斯讨论如何逃掉了债务(XQEWS)的思考,其实就是逃脱“必然”(XQEWV)的途径。他们找出了以下三种方式来逃避债务,来对抗必然,冲破必然。

(一)扼杀未来

债务的存在是因为还债时间的存在。如果时间停止或者永远不能到还债期限,债务也就自然不需偿还。不需偿还的债务本身等同不存在。斯瑞西阿得斯希望能请到可以关起月亮的巫婆,不让时间向前,债期就永不到来。时间的一维性正如必然,顺其发展,债务期限最终会到来,不还债务的自由最终会失去。让时间停止,扼杀未来以享受自由,可以在理论上推衍出的一种好办法,得到了苏格拉底的赞赏。可是这种办法只存在于理想之中,不可能实现。

何况,就算还债时限足够的长,长到这一生也不用去还,但债务自其产生就永远存在,直至偿还方可停止。未还的债终究是悬顶的剑,让人惶恐不安,不得解脱。追求自由而欠下债务,还债是一种必然,让自由不再自由。要享受自由,逃避必然,以扼杀未来为手段,逻辑上可行,现实中不可实现。因此,此路不通,得另想他法。

(二)抹除过去

债务的存在,因其被记录而存在。如果消除它存在的记录,也就消除了债务。法官书记处有记录债务的判词,此为证据,是债务存在的坚实基础。斯瑞西阿得斯希望能借助太阳的光芒去消融胶板上的判词,以抹除过去的证据,让债务失去存在的根基。判词是一种必然,享受自由而欠下债务,必然留下判词。判词必将给“不想偿还债务”的自由带来危机,刻写判词的胶板就是危机的物质载体。消除了判词,实质是想削除过去,削除过去所有债务存在过的印迹,债务失去存在根基,最终得以消除。

因此,去除对自由产生危机的土壤,可以得到自由。消除了判词,去除了城邦民众人为的约束力量,自由仿佛也就唾手可得。斯瑞西阿得斯利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去消融胶板记录的作法,让苏格拉底似乎看到了民众在知识的帮助下在飞快地成长,这契合苏格拉底的愿望,一切就这样的顺理成章,苏格拉底非常欣慰。可是,此路仍然不通,就算胶板不存在了,债务依然有其他存在方式,过去已发生的,不可改变。

(三)毁灭自身

无论是扼杀未来,还是抹除过去,都是理论可行,现实难以实现,所以,消除债务的最终方法只能是返观自身。斯瑞西阿得斯对苏格拉底说,他可以选择上吊,只要他死了,一了百了,也就不会再为债务所累。可这种想法却没有得到赞成,换来的是苏格拉底的臭骂——“胡说八道!快滚蛋!我再也不教你了”——这办法吓坏了苏格拉底!

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他想让人们利用知识去寻找自由,去摆脱城邦与世俗的束缚,享受自由,如果人都死了,他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苏格拉底清楚地看到这种逻辑的恐怖之处——债务的消失,不是寻求偿清债务,而是让债务参与者全体消失。这种欲望,毁灭人类本身,这不是苏格拉底想要的结果。

自由与必然的对立没有路径可以调和。阿里斯托芬真实又无情地将现实摆在苏格拉底面前:雅典的现实是一个難以逃脱的必然,一有不慎,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苏格拉底之死,可能就是对这种预想的直接证实。

三、结语

《云》中,阿里斯托芬阐释了自由与必然既对立又相伴相生的关系实质,更严肃地表述出自由不能突破必然的哲学判定。他批评和反对那种苏格拉底式的脱离城邦、背弃旧神和传统的自由,因为他自己在社会城邦中没有看到自由的曙光,只看到了自由遭受到必然的束缚。所以,在作品《鸟》中,阿里斯多芬描述了一个乌托邦的城邦社会,他的逃避已经超越了苏格拉底。“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的批判也只是一种手段,只是借此来表达他对自由与必然之关系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英]凯瑟琳·勒维,傅正明.古希腊喜剧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85-186.

[2][英]安东尼·肯尼,韩东晖.牛津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1.

[3] 阿里斯托芬,罗念生.阿里斯托芬:云.马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刘小枫.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美]尼尔柯尔斯,王双洪.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1.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付宝琦(1979-),男,四川省北川县,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突围自由方法
极速突围战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