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野下敦煌舞蹈文化传播价值研究

2019-10-30刘涵婧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摘要】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我国舞蹈文化传播的高潮。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舞蹈艺术形式,与“一带一路”存在着紧密联系。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從多元文化理论、文化传播理论的角度解读敦煌所蕴含的的佛教文化、舞蹈文化、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内涵,随后系统分析了敦煌舞蹈文化传播所表现出的传承传统舞蹈文化、丰富我国舞蹈文化系统、满足人们舞蹈审美需求、彰显我国深厚舞乐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最终总结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从而为敦煌舞蹈文化推广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一带一路;敦煌舞蹈;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313.3 【文献标识码】A

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敦煌地区的壁画是中西方宗教、舞蹈、审美、民俗文化的“结晶”,而由此衍生出的敦煌舞蹈也具有了多民族文化的“因子”。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既能够传达“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背景,增强“一带一路”发展的影响力,强化沿路各国对于“一带一路”的支持;而且也能够借助敦煌舞来传播“一带一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核心,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一、敦煌舞蹈的多元文化内涵

(一)佛教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是历代民众、僧人、达官贵族基于娱佛、礼佛、供养佛的目的而绘制出来的,里面出现了大量佛教题材的舞蹈场景,甚至很多舞者的动作、姿态也是引自佛教。敦煌舞蹈在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动作技巧、舞姿形态、题材内容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融入了诸多佛教题材、佛教动作与姿势,使此类舞蹈呈现出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诸如敦煌舞蹈《敦煌伎乐天》中的反弹琵琶、吹奏伎乐和飞天舞姿均展现的是伎乐天舞女、伎乐菩萨、双人飞天的形象;舞蹈《有女飞天》《倾杯乐》也融入了佛教合掌式、佛手式、闭目蹲坐式、跪拜式、敬香式、听法式、手握法器式之类的动作;舞蹈《菩萨》甚至直接展现了供养菩萨身姿与神态。

(二)审美文化内涵

舞蹈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情达意”和“创造美感”,前者具有广泛的外延,可以传达喜、怒、哀、乐各类复杂的情感;后者则具有特殊性,是特定舞蹈艺术个性化风格特征的外现。敦煌舞蹈蕴含着丰富多样化而又个性鲜明的审美特点,包括造型美、技法美、风格美、抒情美、虚拟美、和谐美等。以造型美为例,敦煌舞蹈中的“飞天”舞者可以呈现出盘腿斜身式、回身侧托式、迎风飞翔式、顺风仰身式、翘腿持花式、仰身捧托式、抬腿起飞式、躺身吸腿式、翻转回旋式、冲身单脱式、侧身单托式等诸多造型,每一种造型或者给人以飘逸洒脱的美感,或者给人以凌冽粗犷的美感,或者是给人以轻灵高雅的美感,抑或给人以亲和自然的美感。而且敦煌舞蹈外在形式美之中也透露着其内在的佛教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文化性审美体验。这充分彰显了敦煌舞蹈丰富的造型美特点,再加上技法美、风格美、抒情美、虚拟美、和谐美,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敦煌舞蹈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

(三)民俗文化内涵

敦煌壁画是历代画师结合所见、所闻、所想而绘制出来的,由此包含着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敦煌舞蹈在学习、借鉴敦煌壁画中舞蹈题材、动作技巧、舞姿形态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大量的民间音乐、民间服饰之类的民俗性文化方面的要素,尤其是当代舞蹈艺术家在编创、训练和表演敦煌舞作品过程中也加入了诸多民俗文化要素,使此类舞蹈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诸如经典的敦煌舞蹈作品《丝路花雨》中便加入了丰富的传统服饰、音乐、器乐、书法方面的文化元素,从而使该舞蹈作品成为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大荟萃”。除此之外,其他敦煌舞作品也善于挖掘和表现传统民俗文化要素,以强化舞蹈个性化风格特征,创造独特的意境氛围,传达特殊的情感思想。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价值

一带一路事业的推进,为推广和传承敦煌舞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其传统价值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展现敦煌舞独特的表演与审美方式

敦煌舞之所以能够以一种独立的舞蹈艺术形态出现在舞蹈艺术之林并传承至今,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个性化审美效果。未来,要想进一步推动敦煌舞的传承与发展,则必须充分展现敦煌舞独特的表演与审美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敦煌舞,从而逐步喜欢、青睐敦煌舞,继而能够追捧、研究敦煌舞。“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也为展现敦煌舞独特的表演与审美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契机,诸如2017年5月17日举办的“一带一路”文艺晚会,呈现出《千年之约》《碧海雅韵》《反弹琵琶》《飞天伎乐》,使人们充分领略了敦煌舞风情。

(二)彰显我国悠久的舞蹈文化历史

我国舞蹈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而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知、理解、接受和认可,则有赖于我国本土舞蹈艺术的推动。敦煌舞作为从敦煌壁画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具有丰富传统舞乐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的舞蹈艺术形式,正是彰显和传播我国悠久舞蹈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诸如上文提到的2017年5月17日“一带一路”文艺晚会中的舞蹈作品《千年之约》,以“千年”寓意“一带一路”漫长的历史,以“之约”暗示当前“一带一路”工程的约定,舞蹈作品在传达“一带一路”漫长历史的过程中,也潜在地展现了我国悠久的舞蹈文化历史,里面融入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典型的舞蹈、音乐艺术,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嘉宾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悠久而丰富的舞乐文化历史,不自觉间对我国传统舞乐文化产生强烈的敬佩心理。

(三)传达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经历

敦煌壁画是多民族宗教、舞蹈、审美、民俗文化的“结晶”,而由此所衍生出的敦煌舞蹈也在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多民族文化因素,展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经历。当前,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敦煌舞蹈是汉族和西域各民族与印度、中亚诸国舞乐文化交融创造的产物,诸如敦煌舞蹈中出现了大量的胡腾舞、胡旋舞、拓枝舞的动作,不少敦煌舞蹈中也加入了中亚和印度民族民间舞中典型的动作技巧和舞姿形态。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广大艺术家无论是基于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还是促进敦煌舞的创新与传承,都会进一步强化敦煌舞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借此也强化了敦煌舞传达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经历方面的价值。

(四)传播友好、互助、发展的国家观念

敦煌舞所蕴含的多民族舞乐文化元素,能够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接受和认可,所传达出的情感思想与审美特征也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這潜在地强化了中亚诸国人们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可,对于国家形象的好感。而“一带一路”的推进,也会进一步激发广大舞蹈艺术家的国家责任意识,从更宏观的视野审视敦煌舞在传播“一带一路”思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价值,而传播友好、互助、发展的理念与情感无疑是敦煌舞作品所传达的普遍性内容,诸如上文提到的《千年之约》《碧海雅韵》《反弹琵琶》《飞天伎乐》等敦煌舞作品,均是以“友好、互助、发展”理念为核心所编创的。这既提高了敦煌舞作品的艺术价值,强化了各族乃至于各国群众对于敦煌舞的理解、接受与认可;而且也传播了“一带一路”思想,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文化传播方式

(一)推出精品敦煌舞作品

精品敦煌舞作品是推动舞蹈文化传播的主体,诸如《丝路花雨》的出现充分奠定了敦煌舞在我国舞蹈艺术体系中的“地位”,流传至今,成为人们欣赏、研究、学习敦煌舞的范本,极大地提升了敦煌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鉴于此,当前,我国舞蹈艺术家应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的文化传播价值,由此从展现敦煌舞独特的表演与审美方式、彰显我国悠久的舞蹈文化历史,传达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经历,传播友好、互助、发展的国家观念的角度,编创出诸如《千年之约》之类的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审美性、现实性等多元价值的精品舞蹈作品,将此作为“载体”,深化各族、各国民众对于敦煌舞的认识和对“一带一路”发展理念的理解。

(二)加强国外舞蹈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是打造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而敦煌舞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文化形态,既要注重利用本国舞蹈编创与表演方面的人才力量,创造和传播精品敦煌舞作品,使其它国家民众认知敦煌舞艺术,了解“一带一路”思想,提升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评价;而且还必须注重加强对国外舞蹈人才的培养,通过招生、进修、人才互换学习的方式,为其他国家舞蹈编创工作者、舞蹈表演工作者提供进入我国优秀高校、优秀敦煌舞队伍进行学习的机会。这一方面展现了“一带一路”工程所提倡的文化包容与融合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敦煌舞推广与传承的力量,使国外更多的优秀的舞蹈编创与表演工作者参与研究、创作、表演、推广、传承敦煌舞作品。

(三)开展国际舞蹈交流活动

当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国际舞蹈交流活动也是推广和传承敦煌舞艺术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我国舞蹈艺术协会、高等院校、优秀敦煌舞队伍,也积极发起传统舞蹈交流会、研讨会、展出会、报告会等活动,邀请各国学者、编导、表演者参与各项活动,或者是表达舞蹈创新与传承方面的观点,或者是展演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优秀舞蹈作品,从而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推动优秀敦煌舞作品的传播,促进敦煌舞个性化表演方式与审美特征的传承,彰显敦煌舞“友好、互助、发展”方面的理念,最终促进敦煌舞的传承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各领域发起的涉及到敦煌舞的国际舞蹈交流活动已初见规模和成效,部分活动甚至已形成了规范化的发展模式,发挥着多方面的活动价值。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敦煌舞文化传播既可以展现敦煌舞独特的表演与审美方式,彰显我国悠久的舞蹈文化历史,而且也可以传达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经历,传播友好、互助、发展的国家观念,无论是对于推广和传承敦煌舞艺术,还是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当前,我国舞蹈艺术家需要准确把握敦煌舞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以及多样化的传播价值,不断推出精品敦煌舞作品,加强国外舞蹈人才培养,开展国际舞蹈交流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敦煌舞多样化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东苗,金卫东.敦煌舞蹈精品线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8).

[2]高德详.敦化乐舞以敦煌舞莫高窟为重点[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4).

[3]金秋.敦煌舞的文化传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3).

[4]李俊平.论我国敦煌舞的本质内涵及价值影响[J].黄河之声,2017(6).

作者简介:刘涵婧(1995-),女,汉族,福建南平,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