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价值意蕴阐释
2019-10-30段从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价值意蕴生成的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有利于传续少数民族特色,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性条件支撑;有利于传扬民族文化精华,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提供必要的文化保障;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整合,为国家西南边疆繁荣稳定提供相应的引领示范;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精准扶贫系统推进提供科学有效的文教支撑。
【关键词】云南省;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云南具有历久传承的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性目标。当前,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互联网+的变革,云南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亦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云南民族文化,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要求,也是我省“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为此,特就新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价值意蕴做系统阐释,以期为我省相关工作的系统推進提供参考。
一、有利于传续少数民族特色,为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性条件支撑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居并存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世居云南,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且更有超过15个的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既有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诺、布朗、傈僳”等“直过民族”,也有至今仍保留母系氏族传统的“摩梭人”……[1]这些多元的民族构成和复杂的民族历史,演化为云南民族文化“时序性、地域性、合容性、差异性”四位一体的特征,并逐步在地域分异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古滇文化”,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文化”,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贝叶文化”,以曲靖为中心的“爨文化”,以文山为中心的“坡芽文化”,以丽江为中心的“土司文化”。若不考虑行政区划约束,云南的文化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和滇西北藏-傈主体文化区”[2]。可见,云南不同的民族文化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既互融共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也正是这些鲜明的文化特征,赋予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不可替代性。对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具有直接传承民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作用,更具有发掘民族文化精髓、延续民族文化特性、传扬不同民族文明的价值。而作为云南民族文化构成的基本单元,对其区域内每一个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皆是云南文化强省建设工程的文化主体支撑。
二、有利于传扬民族文化精华,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提供必要的文化保障
从云南民族关系史看,除抵御外族入侵之外(中缅边界北段的片马事件、中缅边界南段的班洪事件、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西保卫战),云南基本上未爆发过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和民族矛盾。区域内总体上长期保持了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如主体文化区内各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共荣和非单一民族自治区域(诸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等)的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就是最好证明。简言之,云南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民族团结和睦,既是党和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云南各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文明和谐交互、良性互动的结果。区域内无论是苗族、藏族、壮族等外迁民族,还是基诺、布朗等“直过民族”,通过大杂居、小聚居的长期发展演进,总体上与区域本土民族(含汉族)形成了包容和合的民族关系。与此同时,区域独有的白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等,大多具有开放、包容、温和、向上的民族文化特征,对待外来文化(文明)冲突时一般选择包容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文化特质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存民族血脉、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族认同、创新民族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为国内其他同类民族地区的内部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文化层面的参照借鉴。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整合,为国家西南边疆繁荣稳定提供相应的引领示范
截至目前,云南区域内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达到25个之多。但在这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体中,其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建筑、民族宗教、民族工艺的差异性与同一性同在,地域性与时代性共存。如在民族节庆方面,彝族、白族均有火把节,且两者除了时间上有前后一天的差异之外,其节庆形式、节庆寓意、节庆内容大致相似;从民族建筑来看,傈僳族的“千脚落地房”、景颇族的“矮脚长屋”、拉祜族的“木掌楼”、傣族的“傣家竹楼”都具有“杆栏建筑”的特征,总体上属于同一类型的民居建筑样式,无外乎在不同区域内,这些建筑样式依据地形特征、原生建材、雨量气候、宗教信仰、民俗礼仪等进行了屋顶、建筑材料等的差异调整。显然,对诸如此类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极大地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一方面,为保存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多样性提供坚实的文化主体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挖掘族际融合发展、包容共生的文化内核,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潜能的释放提供文化资源支撑。与此同时,作为国家西南重要门户的云南,还肩负着守卫精神领土、吸收外来文明、辐射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而云南区域内多民族聚居的特性和傣族、佤族等民族的跨境分布、交互,相当程度上亦赋予了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拱卫边疆文化安全上的特殊使命。因此,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根本上看,还具有为国家西南边疆繁荣稳定提供相应支撑和示范的积极功用。
四、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精准扶贫系统推进提供科学有效的文教支撑
与全国其他区域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具有典型的代际传递特征。有关数据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经济总量、经济发展增量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在区域各相关少数民族群体中形成了较强的代际复制;另一面,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经济、卫生等基础设施滞后,加之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对扶贫的社会排斥总体上较为明显,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扶贫的总体效果。尽管早在本世纪初,国务院便投入各项资金37.51亿元,专门对全国总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民族聚居的640个行政村给予重点扶持,但截至目前,云南的民族贫困问题仍旧较为严重。以“直过民族”为例,涉及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达66.75万之多,贫困发生率高达28.6%,高出云南省贫困发生率15.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傈僳、拉祜、德昂等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由于长期闭塞,“直过民族”还有近50万人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多数“直过民族”群众仍沿袭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3]生产力极其低下。这些都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留下了代际因素。据扶贫的历史经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和长效脱贫的根本举措。而教育的精准扶贫,必须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基础,以民族教育水平的提升为目的。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特别应在民族文化“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探寻少数民族持续发展进步的优秀文化基因,与民族教育形成有机对接,进而通过教育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就业能力,最终实现民族贫困群体的精准脱贫和长效脱贫。
参考文献:
[1]段从宇,甘健侯.适应、引领与超越:云南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学术探索,2015(1):83-87.
[2]谢红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4-47.
[3]云南2019年实现“直过民族”脱贫http://www.sohu.com/ a/70956735_162758.
作者简介:段从宇(1987-),男,云南楚雄人,博士,云南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资源配置、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云南‘直过民族教育精准扶贫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2017YB02)前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