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伦敦人对巴黎的傲慢与偏见

2019-10-30李孟苏

意林原创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礼服法国人英国人

李孟苏

最近在翻译一本讲时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和亚历山大·麦昆的书《国王与诸神》,常常被书中英国和法国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逗得拊掌大笑。加利亚诺和麦昆都是英国人,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却是在巴黎的品牌里实现的。

1997年,他俩分别担任LVMH旗下两个重要品牌——迪奥、纪梵希的设计总监,法国媒体有些酸,《费加罗报》说这两位是“粗鲁的烤牛肉哥”。这是嘲讽英国人不懂吃,星期天吃个烤牛肉午餐就不得了啦,如此粗放的生活品位哪能拿捏得了巴黎高级时装精致的格调?两个只吃过烤牛肉的伦敦混混来掌管我们最高贵的两个时装屋!你们也配!

约翰·加利亚诺在Dior的第一个高定“马塞”系列中有款黄绿色的丝绸礼服“苦艾酒”,被看秀的妮可·基德曼相中,希望能穿着它走1997奥斯卡红毯。这款礼服背部拼嵌了雪尼尔花线编织的网眼,下摆类似旗袍的开衩镶了貂毛。基德曼当时有了个超一线的明星丈夫汤姆·克鲁斯,但自己的名气还在一线和二线之间摇摆。她需要一件别致的礼服来达到宣传效果。当时的奥斯卡红毯礼服很保守,女明星多选择柔和色和黑白色等安全颜色。这条色彩鲜亮的礼服让每个人都承认了她的美,几乎每一个“奥斯卡最佳红毯装”名单都会有这件礼服,也奠定了加利亚诺的国际声誉。加利亚诺很快学会了巴黎老牌时装屋设计师的“领导礼仪”:跟员工沟通时会说,你要干吗干吗,但从不亲自示范。于是员工们抱怨他手里连一根针线都不带拿的。麦昆在工作中亲力亲为,他的手工活超强,一块面料铺在人台上,只需几剪刀、几针就缝制出一条漂亮的裙子。那么巴黎人又怎么说他呢?“顶着他的光头,牛仔裤吊在屁股上,和一帮穿白大褂的老太太(高定工作坊里的工匠们)一起干针线活。”法国人从来觉得英国人做不好衣服。加利亚诺在伦敦崭露头角后,因为商业上做得不成功一度穷困潦倒,跑到巴黎投奔业内著名设计师。前辈们都跟他说,你做的东西确实不错,但在巴黎人看来还不能叫时装,太糙了。法国设计师有理由骄傲,因为奢侈品的概念、传统和它带来的铺张浮华的生活方式,是凡尔赛宫的法国皇帝们创立的;当然也有人说,现代时装的鼻祖是英国裁缝查尔斯·沃斯,但别忘了,他的时装沙龙在巴黎!时装史里从来都把他划到法国这一块儿。

麦昆在Givenchy的高定首秀的灵感来自古希腊神话“伊阿宋和金羊毛”,所以他让当时最红的男模馬库斯·申肯伯格戴着一双大翅膀,打扮成伊卡洛斯(他乘着蜡和羽毛做的双翼逃出克里特岛,由于飞得离太阳太近,翅膀被烤化,坠海而亡)的样子,高高地坐在秀场上方。这个系列以金色和白色为主题。最令人难忘的是娜奥米·坎贝尔展示的这一套造型:金色缎子制成的超短裙,在腰间有个纽结,形成自然的褶皱;她头上戴的羊角出自帽饰设计大师菲利普·崔西之手,但羊角来自麦昆的灵魂伴侣伊莎贝尔·布洛的庄园。

麦昆曾表示喜欢她家养的羊,于是她把羊杀了,取下角,装在袋子里,亲自坐火车送到伦敦。这个系列完全违背了人们对Givenchy和高级时装的期待,被批得一无是处。但我很喜欢,因为抛开艺术性的表达,这个系列中有很多实穿的细节。英国人对法国人也没好话。你说我们的烤牛肉?当英国人评判一块牛肉没烤好的时候,他们会说,“煮得好像一个法国人”。法国人?每一个都是散发着大蒜味的纨绔子弟。当英国人说了脏话道歉的时候,会说“原谅我说了法语”……凡是不道德的、恶劣的行为,就得怪到法国人头上。

英法两国是表亲,但也缠斗了几千年,爱恨交加。英国人爱法国,对法国人的生活方式、葡萄酒、食物、气候既羡慕又嫉妒。大旅行时代,一老一少两位英国旅行家在加来港下了船后,年轻人用手帕捂住鼻子说:“味道真难闻呀!”那位见多识广的老手说:这就是大陆的味道。英国贵族骂完塞纳河像臭水沟、咖啡馆肮脏蹩脚、教堂里的画太低劣后,伟大如约翰逊博士,也会脱下在英国穿惯的褐色外套、黑色长袜和朴素的衬衣,换上白色长袜和新的礼帽,戴上精致的法国假发,还决定只说拉丁语,不讲法语,以免法语讲得不够准确、优雅而丢人。心态的微妙之处就在于,英国人的文化优越感让他们潜意识里觉得法国人没有权利住在法国。普罗旺斯、蔚蓝海岸,那是我们后花园萨里郡的延伸。可见,傲慢和偏见从来都是人性,最容易操作也是最安全的那一种,就是地域优越感和地域黑。

加利亚诺发自内心地热爱巴黎,他认为伦敦死气沉沉,在巴黎做个穷人都有波西米亚的浪漫气质,不像在伦敦,穷人只能是奥利弗·退斯特那等寒酸的流浪儿、扫烟囱小子。他善于妥协,懂得进退,迅速用闲聊、撒娇、适当的拍马屁和小精灵般的甜美笑容博取了巴黎社交圈、媒体的接纳和喜爱。他老板,LVMH集团的主席阿尔诺也喜欢他,在服装和新装秀的制作成本上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巴黎帮他攀上了名利的巅峰。麦昆却很抵触巴黎。他批评巴黎设计师的作品是给一堆五颜六色加上锁子甲,这帮老朽就像出演迈克尔·杰克逊《颤栗者》MV的僵尸。他能不去巴黎就不去,甚至会为了不坐飞机而编造孩子气的理由。他性格桀骜不驯,脾气暴躁,极为叛逆,不似加利亚诺那般世故圆融、善于逢迎。他的老板也是阿尔诺,而阿尔诺怎么对付他呢?阿尔诺明明会说英语,但他就是不对麦昆说英语,一定要手下人翻译,当然麦昆也坚决不学法语。这样他们之间的交流就非常受限,只能就工作问题泛泛而谈,完全没有私人话题。

这两个英国人对巴黎的态度,恰好代表了巴黎和伦敦的城市性格。二战时期巴黎不战而降,当然他们借口是让巴黎躲过了战争的浩劫;被占领期间,大品牌继续对侵略者出售奢侈品,也有积极一面,那就是为战时的法国创造了就业机会,保护了巴黎时尚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巴黎做到了璋瓦俱全。伦敦宁为玉碎,以死抗争,纳粹的闪电战把伦敦炸成了废墟,人民还是要气定神闲地喝一杯茶的——丘吉尔说,茶叶和军火一样重要,他向民众保证政府设置了500个秘密地方储存茶叶,足以保障茶叶的供给。

领导英国人取得二战胜利的是丘吉尔首相。麦昆和他一样都有敦实的约翰牛体格,只是麦昆在40岁自杀,人生战役中早早阵亡。但我们怎么能说他是败将呢?

猜你喜欢

礼服法国人英国人
英国人的度假历史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一模一样的礼服
以“礼”服人
这个英国人在长城捡垃圾22年
法国人吃得差又懒得动
谈天气
哈哈一笑
英国人的姓氏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