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写话训练落到实处

2019-10-30吕雪燕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蝌蚪井口小事

吕雪燕

写话虽然是第一学段的写作起步要求,但考虑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词句的积累水平,比较适合学生写话起步的是二年级。在看似晚起步的二年级写话教学中,如果还是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就难免有滞后的嫌疑,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强化写话训练。

一、于表达特色处仿写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是从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因此规范的语言是学生最需用功用力学习的内容,与幼儿期口语上的习得不同,学生学习书面语的有效手段是仿写。仿写什么,是需要教师具体选择的;怎样仿写,还需要教师创设情境。

在统编教材二年级课文中,出现了大量反复结构。针对这种易于掌握的表达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相关的句式,再模仿具体的课文句式练习写话。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中“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这一句式出现了三次,每一次出来,都带来了一种新的情况,也表示小蝌蚪不断长大。教学中,当学生关注这样的句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句子适合写不断寻找的故事,寻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因此,让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式,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照搬课文的句子写下去,那样一来学生所得到的语言发展能力就很有限;教师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学着反复地写出有成长感觉的句子。比如仿写小青虫找蝴蝶妈妈,从内容上看与小蝌蚪找妈妈有相似的地方。仿写的时候,需要先确定小青虫行走的表达(一步一步往前拱),找的过程中小青虫有什么变化……

二、于课文留白处补写

课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意犹未尽、言外之意、点到即止等表达形式,都是文本中的留白。学生学习时在这些地方都需要停下来,细细咀嚼一番:看看那些意犹未尽的故事背后藏着哪些内容,透过那些语言去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把画上的句号改为逗号接着往下写。

如教学《坐井观天》,课文最后是:“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来看一看吧。”小鸟的话就是一句意犹未尽的话,因为小鸟知道青蛙坐在井底,习惯了看井口的天空,只要它还坐在井底,就无法让它改变固有的观点,所以是笑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补写练习,写出小鸟这个建议的落实情况: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情况。有些教师在此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补写,写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吓得又跳回井里了,这是不符合课文语境的。有个学生的补写就很精彩:“青蛙跳出井口一看,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睛,竟然没有看到天空,等它慢慢适应了,朝四处一看,才知道天空真像小鸟说的那样无边无际。看着看着,它不想回到井里了。”又如教学《纸船和风筝》,課文第7自然段是:“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松鼠和小熊闹不和只是“为了一点小事”,到底是什么小事,课文一直都没有写出来,真是点到为止。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补写出具体的小事。如,想一想自己和朋友之间有没有为一件小事吵起来的情形,再想想课文中的松鼠和小熊会为什么样的小事吵……

三、于文本精彩处创写

课文内容都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表达的,如童话、寓言或者诗歌、散文等,教学中,选择一些精彩的课文内容,让学生试着转换表达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妈妈睡了》,课文是以散文的形式呈现的,但读起来,节奏感明显,诗意浓郁。课文第1自然段这样写道:“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这是不分行的排列,稍加分行和调整,就成了一首很有特点的小诗:妈妈睡了/在哄我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教师给出了这样的转换表达的示范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或者部分内容,进行转换练习。有的学生写出了下面的小诗:妈妈睡了/听不见,窗外——/小鸟的歌唱/风儿的伴奏/妈妈睡得/好沉/好美。这样的随文练写,虽然只是把课文散文的方式转换成诗歌的样子,但学生从中获得的在行文方面的节奏意识、分行意识远远超过教师讲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机渗透。

应该说,作为写作起步阶段的写话,按照在课文阅读之中有机融入,做到随文写话,一课一得,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迈开写话训练的步子,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小蝌蚪井口小事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小蝌蚪
小事不小
小蝌蚪
难忘那件小事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小蝌蚪
气田开发试采井口流程探讨
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