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题目教学策略探微
2019-10-30周云
周云
阅读本身就是动态的思维过程,需要对课文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整合、分析,如果把课文题目学习与这些学习过程有效对接起来,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出發,展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就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一、以新鲜感为抓手培养质疑能力
根据课文题目的特点,教师选择那些新鲜感强的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提出问题的活动。因为具有新鲜感,所以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有了关注自然会引发质疑,学生就课文题目提出疑问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语言出新的题目
所谓语言出新一般是指语言上的新奇组合或者出人意料的说法等都能给人带来新鲜感。对这样的题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新鲜的第一感觉在哪里,进而揣摩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花的学校》,这个题目就是语言上的新奇组合,学校是学生最熟悉的场所,可是谁也没听说过花的学校,更不知道花的学校是怎样的一所学校。正因为如此,题目引发了学生对花的学校产生了无比的好奇心,会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花的学校在哪儿?学校里的学生都是谁?花老师分不分男女……因为新奇,学生提出的问题既带有从自己所在学校出发进行联想的意味,又不断发散开来跟着新奇走下去迸发出各式各样的新问题。
2.形式出新的题目
所谓形式出新,一般是指与由词组成的一行词语或句子有区别的情形。在统编教材中出现的课文题目,出新的只有题目中带间隔号和破折号的两种情形。带间隔号的是《七律·长征》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带破折号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题却有些值得揣摩。首先这是所有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唯一带副标题的课文,有副标题是这个题目最新鲜的地方,学生在教材中第一次遇见,自然也要问为什么有了正题还有加上副标题呢?就这个题目而言,正题是“有的人”,在诗中多次出现,既可以说是一种泛称,又可以说是一种特称,具体从纪念鲁迅的角度看,既可以指鲁迅,又可以指鲁迅的对立面,正因为“有的人”在诗中的复杂性,作者特别地加上说明性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
二、在提取信息中培养思辨能力
课文题目作为文眼,在课文学习中肯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在课文题目学习中,通过提取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信息,作为学习课文相关信息的抓手,进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如教学《带刺的朋友》,课文题目中的“带刺”指的就是刺猬身上长的刺,“朋友”是说与刺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很显然“朋友”是课文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信息。教学可以抓住“朋友”的理解组织学习。先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课文里有没有“朋友”出现,结果是没有找到,由此引发思考“那这个‘朋友作者是怎么表达的呢?”;接着再让学生找出“我”与刺猬之间的感觉变化:一开始是“一个圆乎乎的东西”“那个东西”,在明白树上的东西是在摇枣后是“那个家伙”,看到刺猬利用满身的刺把枣驮走后是“聪明的小东西”。到此,学生终于明白,“朋友”就含在这些变化之中。这也就是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中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在对比分析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比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而在课文题目教学中,如何实现对比分析呢?主要是看题目之间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还有对一组或几个题目进行逻辑归类,以找出共同的学习策略。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寓言,其中《守株待兔》是文言文的成语形式,而《池子与河流》是诗歌形式,其余两篇是常见的文章形式。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看,四个题目中,有三个题目都是用“和或与”连接两种事物,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寓言最常用的题目形式,也说明了寓言内容通常都是选取两种有对立意味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它们之间发生有特定意味的故事,从而显示出故事的寓意;这也体现出题目在文章中的作用,规定了故事的主体和基本走向。再比比四个题目的妙处的话,应该说“守株待兔”显得简洁凝练,而另四个题目是清楚明白。根据这些对比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守株待兔》换成“X和X”的形式,再选择三个中的一个换成四字词语(成语),这是进一步的思维训练。
总而言之,在课文题目学习中,教师充分关注题目的特征,引导学生体会题目的新鲜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组织教学,在对比分析中发现题目的奥秘,这些形式多样的题目教学,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注:基金项目课题《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研究—基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双向视角》,基金项目编号20151030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