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过敏,你中招了吗

2019-10-30杨珏青

食品与生活 2019年8期
关键词:过敏原免疫系统过敏

杨珏青

第一次接触到“食物过敏”这个概念,是多年前电影节展映的一部美国影片《反托拉斯行动》。影片的主人公米罗是一位天资聪颖的IT 精英,无意间卷入了一桩由业界巨头一手策划的巨大阴谋之中。米罗和这些垄断势力斗智斗勇时可谓英明神武、身手不凡,可他也有致命罩门,就是从小就对芝麻过敏。只要吃下的食物里混入了哪怕一丁点儿的芝麻,他就会立马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进而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家常食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有可能成为实实在在的毒药。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对“食物过敏”这个话题早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食品包装上开始标注过敏原信息,而身边宣称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有时,当自己吃完东西之后感到这样或那样不适,首先想到的也可能是:我是不是食物过敏了?食物过敏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食物过敏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有没有解决办法?看看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陈广洁教授怎么说。

是食物过敏还是神经过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食物过敏或许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日常生活而存在。我国传统医学可能很早就发现了食物过敏的现象,提出了“忌口”“发物”等概念,如哮喘病人应忌海味等。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发现,头痛的病人应禁食牛奶,否则会加重病情,这可能是西方有关食物过敏最早的记录。在古罗马时期,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就在他的说理诗《物性论》中提出:“己之蜜糖,彼之砒霜。”尽管他当时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动物所摄取的食物大相径庭,而后人常用来借此说明不同人对食物的不同反应。

尽管食物过敏很可能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食物过敏的界定十分含糊。

就像“焦虑”“抑郁”等心理学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一样,“过敏”这一模棱两可的概念在大众的运用过程中涵义也在不断扩大,以至于人们对一切能够引起不适或厌恶的事物都可称对其“过敏”。例如,常能听到有人说“我对甜食过敏”

或者“我对阳光过敏”,甚至还有“我对某人的歌过敏”。

直到1966 年,随着免疫球蛋白E(IgE)的发现,人们对过敏的讨论和研究进入了受科学界认可的新时代,而此前很多所谓食物过敏的情况最终被当作食物中毒、耐受性差或者心理问题而被排除在过敏之外。

食物过敏的免疫学机制我们知道,人体具有识别异己并将其清除的功能,这种机体防御机制就称为“免疫”。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外源物质,其中不乏可能威胁到我们健康的病原体,所以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防御功能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不过,免疫系统有时也会防御过度,对原本无害的外源物质甚至自身组织发起攻击。这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病症被称为“超敏反应”。

陈广洁指出,食物中的成分多种多样,但能引起超敏反应的只有其中特定的蛋白质。蛋白质在肠道中会被水解成小分子肽或者氨基酸,然后被人体消化吸收,这样的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不会成为过敏原。然而,这一机制并不完善,少量没有被完全消化的蛋白质就有可能成为引发各种过敏反应的“漏网之鱼”。

当食物中的过敏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B 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就是属于前面提到的IgE抗体。此时我们体内依旧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但其实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一旦我们再次食用相同的食物,“战斗”便会一触即发。当食物中相同的过敏原与此前生成的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就会迅速活化肥大细胞促使其脱颗粒,从而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会带来一场血雨腥风般的“免疫风暴”,引发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这种由IgE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I 型超敏反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敏反应”。由于发生反应的速度快,一般在第二次接触抗原后数分钟即可发作,所以也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食物过敏所引发的症状也多种多样。陈广洁指出,如果在口腔或消化道黏膜处发生反应,会出现口腔或咽部的瘙痒、刺痛、烧灼感,以及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如果是食物吸收后发生的过敏反应,过敏原会随血液流动而在身体不同部位引发过敏症状;如果过敏原结合并活化皮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就会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状;如果在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就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或者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如果很不幸的是类似于《反托拉斯行动》中米罗这样异常敏感的体质,则有可能全身各处的肥大细胞都被活化,引起异常凶险的过敏性休克。

抵御病菌侵袭的防卫军—白细胞我们的血液中除了有主要负责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红细胞和主要负责凝血、止血的血小板之外,还有一大类负责机体防御的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各有所长、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了一支兵种齐全的防卫部队,保护人体免受各种病菌的侵害。

其中淋巴细胞又分为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三大类,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过敏不是不耐受有不少人一喝牛奶就腹胀、拉肚子,这会不会是对牛奶过敏呢?其实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体内缺乏乳糖酶而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引起的。

食物不耐受的许多症状与食物过敏非常相似,所以也常常被当作食物过敏来处理。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食物不耐受通常在大量摄入食物时才会出现,而且症状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而食物过敏即使摄入少量食物也会引发反应,而且严重的过敏反应会引发遍及全身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IgE亦敵亦友既然已经确定IgE抗体是导致食物过敏的“元凶”,那人们不禁要问,IgE的存在难道就是为了让我们陷入过敏的痛苦境地吗?

其实,IgE并非一无是处,在它被发现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体内IgE含量与特定类型癌症的比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患有过敏疾病的人群出现肿瘤的可能性较小。如今,研究人体免疫系统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

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过敏与心脏疾病呈负相关,人们推测IgE可能参与调节凝血功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众说纷纭的过敏原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被各种过敏症状困扰,而且越是发达的地区过敏越普遍,以至于人们一度视过敏为“文明病”“进步病”。在英国,约有7% 的儿童患有食物过敏,澳大利亚的1 岁儿童中有9% 对鸡蛋过敏、3% 对花生过敏。在美国,约有5 千万人罹患各种过敏疾病,每年因此产生的医疗费用高达70 亿美元,其中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病率为6.7%,约40% 的患儿经历过严重过敏反应,约30% 的患儿存在多种食物过敏。全球每年花在过敏疾病上的费用高达300 亿美元。

导致过敏体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陈广洁表示,原因有很多,其中遗传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

据统计,如果父母亲中有一位是过敏体质,他们的后代有25% 的可能是过敏体质,如果双方都是过敏体质,这一概率将上升至50%。

不过,单纯的遗传因素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近年来过敏发病率快速上升的原因。尽管医学界对此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过敏多发的重要原因。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所谓的“卫生假说”,由流行病学家斯特拉坎于1989 年首次提出。这种假说认为,发达地区的儿童多生活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中,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很少,这使得他们的免疫系统没有经过适当的“训练”,以至于不能有效區分有害的病原体和无害的环境抗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剖宫产、缺乏母乳热点/ 本期策划喂养、抗生素滥用、远离自然环境,以及过度使用杀菌消毒剂等,使我们在童年期接触到环境中有益及无害微生物的机会大大减少,而正是这些微生物帮助人类锻炼了免疫系统。这就是所谓的“老朋友假说”。

基于以上观点,有人认为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预防过敏或者缓解过敏反应。不过,目前尚无研究能证实这种方法是否有效。

近来人们还发现,运动也有可能诱发过敏,比如有人在吃完虾之后剧烈运动,结果出现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如果吃完虾后不运动则不会出现过敏症状。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食物依赖运动激发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食物过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因运动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对食物的吸收速度加快,从而导致过敏。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状况与免疫水平联系紧密。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IgE总量比普通人高得多。

许多人以为,一旦出现对某样东西过敏就是一辈子的事,事实并非如此,在不同年龄段,过敏的对象和程度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婴幼儿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比成年人高,这可能与他们消化道的屏障功能、消化酶的分泌功能都比较弱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所以有的人小时候对牛奶、鸡蛋过敏,长大后就不过敏了。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物引起的过敏症状有可能会缓解,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会逐渐__发展成对尘螨、霉菌、花粉等过敏,进而导致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这种情况称为“过敏迁移”。

如何应对食物过敏面对日益多发的食物过敏,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如果怀疑自己发生过敏反应的话,应该先做一下过敏反应的检查,确定自己是否是真正的过敏症状,以及寻找引发过敏的过敏原。目前常见的主要有血清试验和皮肤试验两种。

血清试验就是检测血清中总IgE与特异性IgE的含量。前面提到食物过敏的关键特点之一就是由IgE抗体介导,所以通过检测体内的特异性IgE可获知相应的过敏原。此外,根据IgE含量还可推测过敏的严重程度。

皮肤试验一般是通过点刺针将常见的几种过敏原依次注入前臂曲侧表面的皮肤,15 分钟后观察皮肤的肿胀程度。如果点刺处的皮肤出现肿胀发红,说明注入此处的即为诱发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一旦确定了引发自身过敏的过敏原,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八大类,俗称“八大金刚”,即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贝类、小麦和坚果。有食物过敏史的消费者尤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中是否含有过敏成分。一些比较谨慎的企业还会注明“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花生、芝麻、大豆的产品”之类的警示,说明即使配料中不含有以上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但可能因为加工其他产品而被这些产品中的某些致敏成分“污染”,如果是对这些成分严重过敏的消费者,应该避免食用这些产品。

目前还有一种脱敏疗法,就是通过口服、注射或者皮肤贴片等方法少量多次地让人体接触过敏原,以逐渐增加免疫系统能够承受的过敏原暴露量,使免疫系统对其失去敏感性。不过,这种疗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实际生活中,完全避免与过敏原的接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许多食物经过烹调加工后很难辨别其中的具体配料,在外就餐的话就更加困难了。另外,目前的过敏原筛查手段只能确定常见的几十种过敏原,而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过敏原成千上万,要想逐一甄别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过敏疾病很难治愈根除,为了避免严重的过敏症状,可以通过一些抗过敏药物来缓解症状,常见的有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陈广洁还提醒有严重过敏的患者,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以便在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时快速自救。

猜你喜欢

过敏原免疫系统过敏
身体的保护伞——免疫系统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过敏8问
保护好你自己的免疫系统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你应当知道的过敏知识
你对过敏知多少
Staying healthy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人为什么会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