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拨动孩子的心弦

2019-10-30王文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童声合唱小学音乐情感

王文静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现代小学教学中关注的重点,小学音乐教学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音乐技能,通过学习合唱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进行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音乐  童声合唱  情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205-01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热情,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对学生的声音以及合唱技巧进行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让音乐能够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1   科学训练,让合唱更具表现力

童声合唱是将多个声部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进行演唱表演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声音发生走调都会影响到表演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发放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合唱技巧。

相比较成年人来说,小学生对于音准的控制力比较弱,音准基础也普遍较差。在进行唱歌的时候由于对身体的控制力不够,经常会出现呼吸时抬肩,气息不平衡,呼吸声重,发音死板等问题,使歌曲缺乏应有的表现力。要想加强歌曲表现力就需要对学生的唱歌技巧进行相应的训练。首先,要教会学生在唱歌使如何进行呼吸,改变单纯依靠胸部来完成呼吸的习惯,运用胸细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呼吸,让气息平稳下来;其次可以通过“闻花香”、“半打哈欠”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教学生如何放松下巴,打开喉咙,使唱歌时的声音更加灵动活泼;同时,在唱到高音区时很多学生会使用“喊唱”的方式来进行演唱,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控制音准,对嗓子也有一定的伤害,教师应该通过“轻声唱法”帮助学生 找到真假音转换的正确方法来完成高音区的演唱;最后要教学学生对有气息控制的声音和白声进行鉴别分析,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有方法的唱歌和没有方法的唱歌之间的不同,从而增加对唱歌技巧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唱歌技艺,赋予歌曲更多的表现力。

2   合作训练,增强和声表现力

合唱的关键在于“合”,是通过多个声部、多种声音的融合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合唱不仅要唱的齐,更关键的是要唱的和谐,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合作,将不同的声音结合起来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在进行合唱教学的初期,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先要求学生能够唱齐,第二声部可以先由教师担任唱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合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出第一、第二、第三声部,每一声部的学生分别进行齐唱练习,要做到音准、节奏全都准确;在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自己需要延长的部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一个一个声部的进行逐步叠加,先将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学生进行融合,在融合初期可以由教师对第二声部的学生进行领唱,帮助学生进入到歌曲中来;在将不同聲部的学生进行初步融合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放开声音进行独立演唱,最终形成完整的童声合唱作品。

童声合唱对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合作能力等等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在音准和节奏方面把握不好是常有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来把握节奏和音准:第一种是方法对比教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演唱,再由学生进行演唱,让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示范演唱之间的对比来发现自己演唱不准确的地方,针对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和自己的演唱分别录下来,再给学生播放,使学生对自己音准节奏不到位的地方有更深刻的体会;第二种方法是降低难度,对于教材中是在演唱难度比较高的歌曲,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合理的降低歌曲旋律和音高上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在演唱时更好的把握住音准和节奏,这种创造性的改编不仅不会削弱歌曲的表现力,反而会让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和自信,增加演唱的感染力。

3   为合唱注入更多情感

情感表达是歌唱表演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合唱表演,可以说是对歌曲作品的第二次创作,不仅要表达出歌曲作者的创作情感,更能够表达出演唱者的情感,这对于情感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要想让小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且注入更多的情感,达到情声合一,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带入的方式,将歌曲描绘的情境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相近的场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其次,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所体会的感情,教师在进行歌曲教学前可以对歌曲的内容、故事和背景进行一定的介绍,并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歌曲相关的影视、图像资料,通过直观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中来,使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感同身受;最后,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和思考的机会,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体悟,从而在合唱的过程中能够注入更多的情感。

4   结语

合唱不仅仅要求个人的演唱功底与技巧达标,更重要的是与他人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进行童声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带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打开学生的感官和思想,让他们能够真正在合唱中领略到音乐之美。

参考文献:

[1] 琚秀娥.让童声合唱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如何提高小学童声合唱的手段和策略[J].北方音乐,2017,37(22):140-141.

[2] 张良初.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07):205.

[3] 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34-135.

猜你喜欢

童声合唱小学音乐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从“合”到“和”:奏响童声合唱的天籁之音
浅谈童声合唱的声音训练方法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