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摹印传人沈伟:踏进这个门,就是一生的承诺
2019-10-29陈琼
陈琼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6月15日,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离世,年仅55岁。很多人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解摹印、认识沈伟的。故宫摹印是“三代单传”,北派篆刻的代表人物金禹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故宫博物院摹印的开创者。金禹民只收了一个徒弟刘玉,而沈伟也是刘玉培养的唯一徒弟。沈伟是现在故宫唯一的摹印传人,没有徒弟。沈伟1983年入故宫,1986年拜师,33年来留给人们一万多枚印。如今,沈伟的离世,让世人倍觉这些秘传工艺的珍稀与可惜。
人物素描1 干一辈子没出过错
1983年,沈伟从国家文物局和鼓楼中学合办的“文物班”毕业,进入故宫做青铜器复制,后来,刻章组的老师傅正好要收徒弟,就选中了沈伟。做学徒要从磨石头、磨锯、磨刀学起,这就要花上一年时间。磨完刀子写篆字,又写了两年,这才能摸到印章,学习篆刻技法又是两年,一共学5年才能正式出师。“师父最常跟我们说的是要守规矩。”这个“规矩”,第一是要守住寂寞,第二是不能出错。书画到了最后一步,要盖章。古书画临摹的作品也一样,最后都需要沈伟的摹印。“印章盖错了没法修,印章是红的,擦不掉的。所以不能出错。”30多年来,沈伟雕刻仿制了1000多枚古印,在临摹的书画上盖了上万个印章,没出过一点差池。
人物素描2 修身养性
沈伟的办公桌,摆满各种小小的意趣:小葫芦、鸟笼、盆栽……做摹印工作要沉得住气,更要拿出舒适的好心情来工作,要是光线不对、情绪不对,不干都行。“人工临摹有生命力,可以反映人当时的心态。”除了篆刻,他和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每天自觉担当起喂猫职责,每天上班,浇完花,有时间就喂猫,他还给两只野猫起名“花子”和“灰子”。在故宫的小院里,他们还种起了菜,《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他在院子里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种的茄子和西红柿,“修身养性,自己调理,有点儿以厂为家了对不对?就像家一样”。
素材链接 独门绝艺,找不着徒弟
《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报名想来故宫工作的人多达数万,但沈伟并不确定这些狂热的粉丝能够忍受得住这里的寂寞,一成不变的生活,与世隔绝般的寂寞,还要忍受职业病的痛苦。常年坐在桌前研究、雕刻,沈伟颈椎、腰椎病缠身,沈伟的师父刘玉也是因为用眼过多患上严重的眼疾。沈伟一直未能如愿找到故宫第四代摹印传人,如今,先生已逝,这将成为一个永远的遗憾。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围绕“痴迷”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痴迷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热爱和坚守。故宫文物修复大师沈伟,跟着师父,一心一意钻研摹印,一丝不苟。正是靠着这样的修炼,他30多年在工作中没出过一点差错。沈伟用痴迷诠释了伟大的工匠精神和艺人修养,成为世人的楷模。
【适用话题】传承与放棄 保守 与时俱进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