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10-29杜海岩
杜海岩
(昌邑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300)
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以女性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常存在盆底支持结构异常和功能损伤等问题。分娩和妊娠时诱发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而该疾病的发生会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多数女性在对症治疗后会逐渐恢复,但其产后干预无法满足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健康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龄22~34岁,平均(28.3±5.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1.2)周,体重55~80 kg,平均(65.4±12.4)kg。其中,62例剖宫产,38例阴道顺产。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年龄、孕周、体重和分娩方式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饮食干预、健康教育和对症治疗等常规产后干预,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产妇于分娩4周后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本研究所用治疗仪为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LD B4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分别实施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保证患者掌握盆底肌肉解剖结构和仪器的基本功,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电刺激治疗方案。参数设置:每次20 min,每周2次,频率50~80 Hz,电流0~60 mA,连续治疗10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I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和阴道肌力等盆底肌力康复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加以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 表示,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应用表示,采用t检验。若<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和阴道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I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康复情况比较
组别 n 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 I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 阴道肌力实验组 50 -0.04±0.02 0.02±0.01 4.40±0.42对照组 50 -0.09±0.04 0.06±0.03 2.80±0.12 t值 7.906 8.944 25.901 P值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骨盆底部位的封闭肌肉群统称为盆底肌,形如一张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等脏器共同构成的吊网,若盆底肌弹性功能降低,则其他脏器也会随之移位,进而诱发盆底功能异常等障碍问题,并出现大小便失禁、子宫脱垂等症状[1]。盆底肌可以分为盆底I级和II级肌纤维,其中,I级肌纤维是最核心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直性收缩能力,且疲劳指数较低,而II级纤维则会出现自主收缩和间断性收缩等特征,且疲劳指数相对较高[2]。
加强产妇分娩后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其盆底功能的改善和恢复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无论女性为阴道顺产还是剖宫产,其身体都会相对较为虚弱,且妊娠期盆底承受压力较大,容易发生盆底肌肉松弛问题,因此,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恢复和保养盆底肌肉功能[3]。适当的康复护理干预既有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也能够提高其形体和心理的康复速度。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早期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有效控制脏器脱垂症状,进而显著改善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