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阳:以“互联网+红色德育”铸魂育人
2019-10-28任国平程硕
任国平 程硕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如何改变过去单向灌输模式,能够让他们对党史、国史、军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等德育内容入脑入心?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德育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着力增强红色德育的亲和力、针对性,让他们从小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让红色基因融入孩子的血液中。
什么样的红色教育能引起新时代青少年的兴趣
德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否则就容易变成空洞说教,让人厌烦。开展红色教育之初,汉阳区也想过各种“招儿”:开展班会评比、看红色电影、举行红歌比赛……但不是事倍功半,就是流于形式。
“那时,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家长觉得占用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倒逼学校不断压缩用在红色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几乎变成被动应付教育局行政命令的局面。”汉阳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谭婷说,“活动参与面也很有限,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什么样的红色德育能引起新时代青少年的兴趣?在认真分析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后,汉阳教育人想到了互联网。
今天的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从出生起就浸润在互联网的海洋,拍照、录视频、晒朋友圈、点赞转发、弹幕留言……是他们生活的常态。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展示自我的日常舞台。于是,汉阳区教育局采纳了学校一线德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建议,确立了“互联网+红色德育”工作新思路,并随即着手搭建平台、建立机制。
2017年9月,汉阳区中小学发起“跟党走,做新时代好学生”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自下而上、群策群力、多轮修订,出台了活动实施方案,研制了工作推进时间表。
2017年12月,与武汉市红色电子护照和武汉市教育云合作,构建汉阳红色德育大数据平台。自此,中小学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依托汉阳区互联网平台热烈而有序地开展起来。
借助区教育局在教育云上的展示平台,学生将自己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绘红色画报、录红色微视频的活动成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到互联网,班内班外、校内校外、区内区外……学生相互学习欣赏、转发优秀作品,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观看点赞。楚才小学在校学生1325人,上传作品1624件,平均每个学生至少上传了一件作品。有的学生因为作品质量很高,被围观点赞上万次,成为宣传红色精神的“小网红”。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汉阳区46所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全面参与红色德育实践活动,建“红色课程”、传“红色精神”、庆“红色节日”、走“红色研学”、评“红色学生”五大红色接力工程多元推进、成效显著。
紅色基因,血脉相传。图为武汉第三寄宿中学红色剧目《江姐》剧照
2017年11月,汉阳区面向全市展示了红色主题班会研讨培训活动。2018年5月,又开展了全区红色电子护照表彰大会和红色主题教育课程评比启动仪式,影响面、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8年12月,汉阳区的“互联网+红色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被武汉市委宣传部认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教育项目”。
将红色德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要将红色德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首先要有可供教师借鉴使用的课程资源。以前,德育课堂的素材和资源都是教师自己搜集,不成体系,难以推广,而且“不接汉阳的地气”。
汉阳区教育局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红色课程系列主题,各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开发出“知音汉阳红色接力”红色主题教育系列读本和网络资源包。
墨水湖小学低年段的红色班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享交流各自参观红色基地的心得,同时使用电子书包查找红色文化资料,利用在线抢答、讨论展示等方式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学校希望通过‘互联网+红色课程的系列学习,使红色精神真正根植学生心底,不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墨水湖小学校长王玮说:“通过红色课程的学习,学生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经常邀约小伙伴清理墨水湖公园的垃圾,在家里主动承担买菜、做饭、洗碗等家务。”
按照汉阳区教育局的安排,高中年段需要开发24课时的红色主题班会资源包,对于面临高考升学压力的高中生而言,任务比较重。考虑到高中学生对党史、国史、军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等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深刻,资源包的开发既要有思想理论的深度,又要有鲜活的事例。“我们坚持边实践边开发,边评比边开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大课堂中去感悟,再回到班会课堂中交流展示。”弘桥中学教师杨华介绍,“最后定稿的读本中增添了丰富的史料知识和鲜活的典型故事,如波澜壮阔的二七大罢工、五四运动等红色革命历史,这些生动的故事和翔实的史料使读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该校高二(5)班以“抚今追昔,拥抱未来”为主题开展了红色班会。班会前,学生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互联网资料,了解党和国家走过的光辉奋斗历程。班会上,学生们通过演讲、说唱、相声等形式,尽情表达自己对红色历程的感悟和体会,在互动交流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他们还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感悟:“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得以实现!”
目前,汉阳区已开发出学段衔接、系列完整的红色读本和资源包98课时,录制配套课例视频81节,所有红色课程资源课例视频都上传到区级互联网平台供教师免费使用,并接受师生的评价和投票。
培育红色精神的传承人、传播者
汉阳区“互联网+红色德育”五大工程中,“传‘红色精神”的“传”,既是传承也是宣传。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引导学生成为红色宣讲员,通过网络直播间等传播平台,广泛开展读讲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绘制红色画报、制作红色宣传片等活动。
钟家村实验小学学生蔡雅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委员、秋收起义核心领导人之-蔡以忱先生的曾孙女,在汉阳区红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她面向现场观众和观看网络直播的全区学生展示了“蔡家四宝”:一张光荣证、一个肥皂盒、一盘剩菜和一条牛仔短裤,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曾祖父蔡以忱牺牲后,毛泽东主席签署颁发了光荣纪念证;一个旧肥皂盒,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字,我奶奶用了数十年,舍不得扔掉;我的父亲生活简朴,坚定践行‘光盘行动;我呢,一条旧牛仔裤裁为牛仔短裤,还可以穿……我们家的红色家风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牢记曾祖父的训诫,后辈人自食其力,勤俭节约,不以红色后代自居,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蔡雅琪的讲述过程不仅进行了现场直播,随后还被制成视频上传到区级平台,大家可以随时点击收看。目前,该平台上分享的红色宣讲视频已有7811件,全区共计24931名学生和家长参与录制,最多获得15545个点赞。
如今,汉阳区老百姓都知道有一个“红星闪闪”红色学生巡讲团,社团孩子们在区内各校开展巡回演讲。他们把天下事说成身边事,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把有高度的内容加点温度,在中小学生中树立红色信仰、传承红色基因。孩子们宣传红色精神的举动引起了汉阳区委宣传部的关注,并吸纳了_一批优秀的“小网红”成为首批“学生马克思主义接力者、理论宣讲员”。
楚才小学学生丁子煊、陈亿洛就是其中的两名代表。一开始,他们上传到教育云平台红色教育主题栏目中的资源引起了师生的关注。不久后,他们被邀请参加汉阳区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理论宣讲,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面对3.2万字的报告,起初他们心里有点怵。想起语文课上老师说过“会读书的人将厚书读薄”,加之此前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习记诵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金句,他们将报告里的好句子挑出来归纳和整理,很快确定了宣讲文稿。两个人还决定用情景剧的方式完成理论宣讲,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作为开场来烘托气氛。汉阳区委宣传部组织党的十九大理论宣讲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校园……每次他们的宣讲都被作为压轴戏放在最后。一次,社区里一位老爷爷拉着他们说:“娃儿,党的十九大新闻我看了好几遍,也没觉得自己记住多少。今天你们一讲,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豁然开朗啊……”还有一次在军营里宣讲,当他们唱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时,解放军叔叔整齐划一地为他们打拍子,让他们觉得特别光荣!
因为宣讲受到好评,在汉阳区迎接世界军^运动会的“心出发·健康跑”活动中,丁子煊、陈亿洛受邀担任军运会文明大使。当天的活动在“花椒直播平台”上全程直播,直播问里的网友夸他们是“小汉阳通”,还送了一个“潜水艇”作为鼓励。2018年,丁子煊、陈亿洛参与录制的作品被评为湖北省理论宣讲作品二等奖。
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
经历即教育,体验即成长。在实践活动中,红色教育更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汉阳区的红色德育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合一,通过五大工程中的“走‘红色研学”,让学生遣忆红色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实现身体和心灵共成长。
西大街小学很早就开展“游天下”德育特色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旅游,但忽略了身边的红色文化和人文景点。”西大街小学校长禹妮谈道,“这个现象值得重视,应该将红色基因融入孩子的血液中,我們选择了红色研学。”学校将“游天下”与红色主题教育相结合,开展了_一系列红色研学活动。
2018年清明节前,该校100余名师生冒雨来到向警予烈士墓前,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他们高举国旗,高唱国歌,跟着大队辅导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敬献到烈士墓前。随后,大家来到邻近的月湖公园广场,现场召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班会。学生们表演了课本剧《金色鱼钩》,追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
孩子们认真聆听班主任讲述向警予、熊秉坤、施洋等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当听到烈士们被敌人抓捕的时候,他们焦急不已;当听到烈士们遭到敌人迫害的时候,他们愤怒难平;当听到烈士们牺牲的时候,他们眼眶湿润了。不知哪位学生情不自禁地带头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这一刻,孩子们内心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五(4)班学生熊芷嫣谈道:“在向警予烈士写给她儿子的绝笔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没有剥削的社会成长。今天的生活应该就是向警予烈士理想中的生活,这就是许多如她一样的革命先辈为之奉献生命的意义。这次红色研学,带给我平常生活中缺失的一课。”
汉阳区46所学校以武汉市红色电子护照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地处武汉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中山舰纪念馆等红色研学基地参观学习,并通过网络打卡签到,仅2018年就打卡65312人次,并评出11所市级红色电子护照“优秀学校”,12个红色电子护照“优秀班级”,34个红色电子护照“小标兵”。区教育局还与张之洞博物馆、汉阳造创意园等单位携手,打造具有汉阳特色的红色研学精品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有所得、有所悟。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培养新时代好学生
“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汉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卢朝东介绍道。
“曾有一个同学拿混了我的新校服,给我留下一件脏兮兮的旧校服,同样的事情后来又发生了,我在急急忙忙中拿走了一件更新的校服。要不要换回来呢,说不定这件就是我之前的那一件呢。想到班会上老师教育我们‘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增值,第二天我便向班主任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在钟家村小学联合学区,学生每周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诚信”“法治”“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逢七一建党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23初中培养的“小小红色朗读者”会带着同学跟随先烈的文字回到激昂壮阔的革命岁月里;弘桥小学则引领学生传唱红色歌曲,在气势磅礴的旋律中感念先辈功勋;而七里小学的每个班级都会设计精彩纷呈的红色手抄板,介绍红色节日历史、挖掘红色精神内涵……
区教育局每月、每学期、每学年都会评选“新时代好学生”,优秀学生事迹在红色电子护照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宣传和报道,接受全区师生点赞和投票。2019年初,通过网络投票与专家评比相结合的方式,全区评选出“新时代十佳好学生、励志好学生、善学好学生、创新好学生、文明好学生”共计50名。他们中有的肢体残疾,却坚持参加每一次班级大扫除;有的承担了所有家务,还帮负责环卫工作的妈妈清扫街道;有的喜欢绘制各式电路图,将电烙铁玩出各种花样……其中有3名学生获得了武汉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一名学生被评为“汉阳好人”。他们中还有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艾衍含,代表中国出征土耳其世界国际跳棋锦标赛的戎成瑛,积极参加“幕天捐书项目”的社会公益活动践行者高瞻……
“坚定不移地落实红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使命。”汉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郭均春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汉阳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红色引擎工程,进一步完善特色鲜明而灵活创新的红色德育体系,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少年学生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