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生命因教育而美好

2019-10-28张锦庭

人民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数学学校

张锦庭

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师附小”)倡导“美好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因教育而美好。我们认为,美好教育扎根于素质教育的土壤,应体现出对个体生命高度关注的人文情怀;它旨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使师生拥有美好生活,与幸福同行。

为推进实施美好教育,学校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构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美好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逐步开发一系列校本课程,包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以及体育艺术等。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让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植根于每一位华师附小人的心中,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一班一特色,一班一非遗”的课程方案,涉及31个非遗项目,以自然班为单位,每个年级一个系列,各班项目不一样,各具特色:一二年级以熏陶传统文化、普及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为主,从根源开始学习,主要有戏曲、戏剧、古乐、书法等;三至六年级以传统手工艺为主,如扎染、剪纸、陶艺、刺绣、布艺、木艺等,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美育过程,引领全体师生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值得一提的还有学校丰富的体育课程。—方面,学校广泛开展适合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田径、趣味毽及各种球类活动等,学生参与率达100%。另—方面,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体育特色建设。通过开展田径特色活动,如“小飞人”短跑比赛等,让师生体会“更陕、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举办“体育节”特色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促进家校合作。

学校将体育与艺术教育融入课堂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抓好相关社团建设,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舞台,让每位华师附小的学生都能掌握两门简单的乐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对体育与美育的高度重视,使孩子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也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高校实验室、企业参观学习,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实验,体验探索的快乐,培养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校内课程与校外活动课程相融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校内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思维技巧;课外活动课程,侧重让学生活化知识,实践技能,拓展视野,在学习与生活的沟通联结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发现知识问的内在联系,学会学习。

二是构建“智慧·生命·高效”的美好课堂,让师生生命在美好课堂上共同成长。

美好课堂是美好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美好教育的明艳之花。我们期待,教师在成就学生美好人生的过程中,也实现自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以姚霞晖为首的国学经典研究团队为学校创建了以经典吟诵法和“三步五径”法为核心的国学经典课堂教学模式。“三步五径”法通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开展课前自学、课堂研讨、课后巩固等活动,完成五个环节的诗歌学习任务,即“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正诗音”“释诗意,明诗境”“想诗画,诵诗情”“拓诗篇,悟诗魂”,从而达到吃透诗歌内涵、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数学科组全体教师在探索美好课堂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必须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探究问题,解疑释惑。”基于此,数学科组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围绕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布置“生活中的小调查”“数学小日记”等多样化作业,在学生心田埋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种子。同时,针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开展玩具拍卖活动、“摘下数学满天星”活动、“数学冲浪”接力比赛及社会调查等,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家长对洋溢着生活气息而又不拘一格的数学教学模式非常认可:“我的孩子就是在‘玩中培养出数学学习兴趣的。”

本着“为创作而教”的理念,信息技术科组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430科技系列课程”,既动脑又动手,涵养创新精神。科学组在四年级开展的STEAM课“LED创意设计”,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敏电阻、导电胶布、红扣电池、杜邦线等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体现艺术与科学的“联姻”。课堂上,学生画出一幅美图(或折叠一个纸模型)作为电路的载体,然后在图画“关键处”加上LED,并在画的背面,根据电路连接方法,用导电胶布将LED与纽扣电池连接起来,使LED绽放光芒,令整幅图熠熠生辉,锦上添花。

美好课堂,既推动教师努力追求更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探索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又用富有特色、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养成学生独特风采,从而实现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统一。

三是构建“科学、规范、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向教师合理授权,为教师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学校制定了《华南师大附小教职员工等级评定考核实施方案》和《华南师大附小班主任等级评定考核实施方案》,同时授权给教职员工,分学科制定科组评定考核实施细则,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的等级评定考核。

例如:“履行教师职责,评审成绩达标,则可享受以下待遇:(1)遇职称晋级或区级、市级或省部级评优,在同等条件下,参照评审方案得分高者优先。(2)申报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科研立项课题或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有正式出版刊号),学校予以适当的资金扶持。(3)优先安排参加市级以上的业务进修或培训。”这些规定给了教师宽松的成长环境和多方面的实际激励,引导教师潜心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经典教学方法和“三步五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2014年、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李帆

猜你喜欢

课程数学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自行车的发明
错在哪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