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事短信

2019-10-28

中国收藏 2019年9期

“考古中国”公布研究新进展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南海1号”保护发掘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两项重要考古工作成果。据悉,2019年“南海1号”保护发掘项目对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水侣万余件文物精品,目前已开始着手沉船的整体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南海1号”的一个重要考古成果是生动展示了铁制品在当时海洋贸易中的重要性。而枣树林墓地目前已发掘包括两组曾国国君及夫人合葬墓在内的高等级墓葬54座,出土千余件工艺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随葬品。尤其是其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甚至基本解决了学术界争论不已的“曾随之谜”。

听专家讲述器座“前世今生”

为了配合当前正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上演的故宫博物院院藏宫廷器座展,激发观众更多的思考,更好地了解器座文化,8月10日,一场名为“器座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活动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主讲人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木器文物修复专家屈峰。

据介绍,此次活动吸引了300余位艺术爱好者到场,另外还有万余人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收听了讲座。器座有着怎样的产生与演变历史?促进其形成的主要形式来源有哪些?背后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审美变化……活动中,屈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风趣而生动地对听众关心的这些话题进行了一一梳理。在他看来,创新都是在交融和演化中发生的,器座其实也是一样。这些满满的干货,让大家对于何谓“独立成器”以及欣赏宫廷器座等,有了更多不一样的认识。

浙博迎来建馆90周年

今年是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0周年。日前,该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纪念建馆90周年系列展览及活动信息,其中包括已经在展的“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与即将陆续开幕的“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幽居与雅集——明清山水人物画中的文士生活”“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留芳泽后——浙江省博物馆捐赠文物展”这五大精心策划的特展。发布会上,“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系列活动同时启幕。将于9月6日举行的这一展览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唐宋古琴特展。数据显示,该馆目前拥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馆舍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

非遗工作站走进購物中心

最近,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佳广场工作站正式揭幕成立。据了解,该工作站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购物中心里的非遗工作站,其不仅将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还将围绕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活化展开,探索非遗在商旅文融合中的“活化”方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后将争取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设10个非遗工作站,这也将成为广州今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国博掀开工艺美术“时代新章”

巧夺天工的技艺、绚丽多彩的色泽、精致细腻的表现手法……8月20日,“时代新章一一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京开幕。该展览旨在集中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审美观和价值理念,充分表达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该展分为“取法自然”“天工奇巧”“器韵生动”“万象日新”四个单元,集中展出了140件工艺美术作品,涵盖雕刻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织绣工艺及其他工艺七大类,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这些优秀工艺美术作品,是从60余位国家级、60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青年艺术家创作的400余件作品中遴选而出的。它们集中反映了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与发展状态,体现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是对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灵魂”的一种诠释。据悉,以邀请展的方式举办这样的展览活动,既是国博关注和支持当代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以展促藏”理念的一次具体实践。在当天的开幕仪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家的工作,支持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同时激励广大工艺美术家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

将榫卯融进当代设计

即日起至11月10日,由设计互联与融·设计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展览“融·榫卯和合而生”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该展览集合了多位在当代设计领域见解独到、独立实践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展品涉及建筑、家具、首饰、灯具、装置等多个领域。主办方试图从不同层面探讨“榫卯”这一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设计的可能性,从而探索“传统的未来”这一设计语言。“榫卯二字本身就包含着充盈的结构关系。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场,大家与展品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关联。这所有过程中,我们都在创造丰富的连接,这恰好也是我所认为的榫卯的精神内核与本质。”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说道。

昆山博物馆设计方案公布

日前,昆山博物馆(美术馆)概念方案正式公布。据了解,该馆位于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将是江苏昆山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是滨水城市中心文化片区的第一个启动项目。该馆由普利兹克奖得主、知名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操刀设计,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据悉,其建筑设计理念取自“昆山三宝”之琼花,共设置常设展厅6个,在展现昆山的自然、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美学碰撞的同时,也凸显出了江南水乡素静清雅的地域特色。

敦煌设立首个模拟研究平台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目前已投入运行,并已进行了一些前期试验。这将有助于整体提升破解石窟围岩风化和壁画盐害机理的研究能力。据介绍,该实验室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盐运移等各种环境条件,开发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关保护研究的试验方法,并提出有关方法和标准。而且其不仅将服务于敦煌研究院所辖的文物保护领域,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需要进行的试验也可以在此进行。

巴黎圣母院维修工程重启

前不久,法国巴黎圣母院维修工程重新启动。据了解,火灾发生后,由于被焚毁的建筑材料中所含的大量铅随着大火散播导致铅污染,致使维修工程于7月底暂停。随后,巴黎市政府在巴黎圣母院附近区域使用高压喷洒的方式深度清理铅污染,目前大型起重设备已经恢复工作。法国文化部方面表示,由于巴黎圣母院面临坍塌的风险,眼下的修缮加固工作迫在眉睫。相关作业将使用可移动的除污装置作为隔离防护,作业人员也将接受更多防污染的操作培训。

皇室后人要求归还艺术品

近日,德国媒体披露了霍亨索伦家族后裔—普鲁士王子乔治·弗里德里希就归还原属于皇室的艺术品以及宫殿的居住权,与政府及相关文化机构进行秘密谈判的具体内容。据报道,其要求政府及相关机构归还多件艺术品及历史文物,同时还要求获得采琪莲霍夫宫或其他几处宫殿的永久居住权。此事立即在德国文化界引发讨论,现代欧洲史学者史蒂芬·马力诺夫斯基就向媒体表示,这一举动令人“完全无法理解”。皇室后人是否有权利将已属于公共文化财产的艺术品再度据为己有,会否对公共博物馆及文化机构造成损害,也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话题。

庞贝人原来也是“吃货”

即日起至明年1月,“庞贝的最后晚餐”展览在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上演。该展览呈现了约400件稀有的庞贝物品,包括罗马餐厅的豪华家具、富人别墅中的精美马赛克图像和壁画、以及火山爆发时桌上的碳化食物等,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庞贝人日常生活的视角。据介绍,一个典型的庞贝酒馆会供应烤猪肉、鸡肉或山羊,以及面包和蔬菜;葡萄、杏、李子、桃子和梨是常见水果,而现代的意大利人对意式熏火腿和腊肠的喜爱也是有着古老根源的。从展览中还可以看出,葡萄酒、面包、橄榄这样的基本地中海饮食至今都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