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害羞”的泉眼

2019-10-28伍成媛

学与玩 2019年7期
关键词:黄石公园恶龙泉眼

伍成媛

生活中,有人会因胆怯、怕生,而感到难为情;有人會因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而不敢表达自己……这些,都是害羞的表现。害羞的时候,我们会脸红、心跳加速,这是心理变化带来的身体变化,不足为奇。但是如果我说泉眼也会“害羞”,你相信吗?害羞的泉眼又会产生哪些形态变化呢?

泉眼也害羞

害羞的泉眼真实存在,它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龙门山上。那里有一股一受震动就会蜷缩起来的怪泉,被当地人戏称为“含羞泉”。

含羞泉所处的村落

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都会忍不住试一试:将一块小石头往泉水里一扔,结果泉水立马缩回去,水面逐渐降低。因为缩水,“羞涩”的泉眼又多了一个“缩水泉”的“雅号”。缩水一会儿后,含羞泉的泉水又会慢慢涌出,渐渐由细变粗。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位羞羞答答的姑娘,她见了生人会立即躲起来,等生人一走又悄悄走出来。

害羞的传说

含羞泉泉水常年不涸,时涨时缩。行人发出咳嗽声、呼喊声时,泉水立即缩回,安静下来之后,泉水复流如故。至于它羞答答的原因,曾有过一段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条恶龙在含羞泉附近为非作歹,危害乡民。玉帝派七仙女下凡制伏恶龙,从此这里水明如镜,人民安居乐业。此后,仙女们为沐浴净身,便在此辟了一池,并用薄石板将水池隔开防人偷看。仙女们沐浴嬉戏时,池水四溢;一有响声,就静止不动,水也就缩回去了。

传说固然有趣,但与科学无关。不过,传说中的含羞泉缩水与现实中的含羞泉缩水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有响声,水就缩回去了”。响声,会是含羞泉害羞的根源所在吗?

害羞的奥秘

其实,不少游客也尝试过只用声音去控制水流。实验证明,单纯的声音并不能对水流产生任何影响。对此,地质工作者猜测含羞泉含羞或与当地的地理因素相关。他们专程来到含羞泉所在地,对当地的地质水文进行了一番仔细勘察。

碳酸岩地貌

很快,地质工作者就发现,含羞泉害羞之谜果然与地质有关。原来泉区主要分布在能被水溶蚀的碳酸岩地层之中。岩石间的微孔细缝就像是万万千千的毛细血管,将地下水吸到地表汇聚成泉水。一旦遇有响声振动产生压力,泉水便会被“顶”回去,而响声一消失,压力就不存在了,水也就流出来了。由此看来,含羞泉实际是一口间歇泉,也就是间断喷发的泉水。

那些不害羞的间歇泉

科学家经过考证发现,间歇泉的形成除了要具备形成一般泉水所需的条件以外,还需要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以及一些特殊的条件。当然了,不是所有间歇泉都像含羞泉这样“含羞带怯”,它们有的不仅不害羞,还极为“暴脾气”。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存在着很多不同成因、不同规模的间歇泉,让人大开眼界。

西藏间歇泉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搭各加地区,有一股特别的间歇泉,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强劲的爆发力。有时候,在一系列短促的喷发停歇之后,伴随着一阵令人震撼的巨大“吼声”,高温气、水突然冲出泉眼,立时扩展成半径1米以上的气、水柱,高度甚至能超过20米。随后,柱顶的蒸汽团还会继续翻滚腾跃,直上云霄,景象十分壮观。

西藏间歇泉

黄石公园间歇泉

美国黄石公园里有一股间歇泉不仅喷发猛烈,而且特别遵守时间,总是每隔一小时左右喷发一次,每次2~5分钟,从不提前,也从不迟到。因此,它还得了“老实泉”的美名。只可惜后来因为地震,老实泉发生了变化,不如从前那么遵守时间了。

黄石公园间歇泉

猜你喜欢

黄石公园恶龙泉眼
大地的取水者
吉尔勇斗恶龙
“恶龙”城堡
小池
一起走过的日子
小池
传说中的恶龙
美丽的黄石公园
独一无二的黄石公园
百岁美国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