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现场打破西方“媒体现实”

2019-10-28郑若麟

环球时报 2019-10-28
关键词:米纳希拉克月球

郑若麟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不久前与世长辞。法中两国媒体都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细心读者会发现,在两国媒体上明显存在着“两个希拉克”:法国媒体上的希拉克是一位“亲日总统”,一生40多次访问日本,法国电视台反复播出希拉克生前观看相扑比赛的画面,却只字不提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法国民众根本不知道希拉克其实更热衷于中华文明。于是,在“媒体现实”中存在着两个希拉克:一个是法国媒体上热爱日本的希拉克;另一个则是中国媒体上热爱中国的希拉克。

与之类似的是,法国媒体对中国西藏、新疆以及香港的报道,都与中国的现实有着极大差异,给人的感觉就是:世界上存在着“两个香港”“两个西藏”……

法国媒体正在法国民众的头脑中蓄意塑造着一个有别于“现实”、被笔者称之为“媒体现实”的现实。“媒体现实”与实际上正在发生的“真实现实”之间有时相距甚大。这是笔者在法国20多年记者生涯中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媒体,作为与政府、资本并行的西方三大权力之一,在主导西方人思维方面的作用向来不可低估。鉴于媒体强大的宣传能力,“媒体现实”正在取代现实,甚至进入历史、改变历史。试想,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以后,当后代试图从法国媒体中寻找香港骚乱的历史真相时,他们很有可能就真以为“香港警方滥用暴力”是今天香港的现实。

我们几乎可以从当代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现这类“媒体现实”现象。过去国内一些人以为西方媒体是“自由的”,因而传递的当然是真实的信息。因此,当一些人发现生活中的现实与西方报道的“媒体现实”不符时,甚至宁肯相信“媒体现实”,而认为自己生活中的现实可能只是“局部现实”。然而今天我们已经发现,甚至在报道西方自身时,西方大众传媒也有一套自己的“媒体现实”。

2012年我应法国“世界五台”之邀采访总统候选人雅克·舍米纳德。在法国媒体报道中,舍米纳德是个“疯子”,疯到要“工业化月球”。而笔者研究后发现,舍米纳德的政治口号是“反对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所谓“工业化月球”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其竞选纲领中的一个倡议:当选后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倡议,将所有国家军费集中起来,开发月球。笔者当时以为自己对舍米纳德的采访能够“恢复”其本来面貌。然而笔者太天真了。采访经过电视台主编剪辑后完全没有改变舍米纳德的“疯子”形象,他后来仅获得0.25%的支持。也就是说,法国选民选出来的实际上只是“媒体候选人”。

西方媒体为什么要虚拟一个“媒体现实”,它所制造的“媒体现实”又对谁有利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前提下,要打破“媒体现实”,就需要选派一批有独立、忠诚意识的中国记者到世界各地的一线去,实地考察现实情况,以批判的视角观察西方媒体、组织相关研究并予以反击。同时应充分利用国外的报道盲区,多使用实例取代理论说教,在了解西方语境、价值观的基础上,运用好丰富多彩、深入人心、润物无声的方式,通过讨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来解释生活、构成报道。▲

(作者是旅法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米纳希拉克月球
陪我去月球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陶尔米纳小剧场
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
一个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