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作为促进城市更新的媒介
2019-10-28宋秋明
宋秋明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0047)
0 引言
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永恒的主题[1],历经从二战后至今"四个发展阶段"1,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新局面[2].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内容贯穿了城市与社区、供给与消费、空间与时间等多个方面.价值体系从早期"形体主义"规划思想转向"人本主义",开始注重情感体验及对生活世界的回归,同时呈现出对"绅士化、创意城市、可持续发展、收缩城市"等前沿方向的关注[3].我国城市更新进程晚于西方,但相关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吴良镛,20世纪90年代)、城市更新概念及内涵演进(伍江,2017)、社区营造与魅力再生产(吕斌,2018)、城市更新的复杂性及价值导向(阳建强,2018)等多方向、多角度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城市更新搭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截至2016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7.4%2,较之西方发达国家65%~70%的城市化水平[4],我国城市化进程在未来十年内虽仍将保持中高速发展,但城市更新常态化的时代已然来临(伍江,2018).城市由快速增长扩张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开始关注城市环境改善、品质提升、产业转型、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城市更新作为一项复杂的城市进程及发展策略,在近十年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暴露出较多问题:①城市更新缺乏对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多系统的思考,仍停留在物质环境改造层面;②更新模式单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特色及文化多样性消失;③以静态蓝图式更新规划为主,对动态有机更新响应不足,城市更新的作用与目标难以实现;④权益协调平台未搭建,公众参与感不强.由于城市更新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思考探索十分必要,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让"景观"突破传统桎梏,获得了更宽泛的内涵与意义.本文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景观媒介解析,提出以景观作为促进城市更新媒介的策略体系,以期为我国城市内涵式发展和有机更新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参考.
1 作为媒介的景观内涵解析
1.1 景观都市主义与景观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产生于西方大规模城市复兴背景之下,其概念最先由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Charles Waldheim)提出,经艾历克斯.克瑞格(Alex Krieger)、莫森.莫斯塔法维(Mohsen Mostafavi)、亚历克斯.沃尔(Alex Wall)等学者共同努力,拓展和丰富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体系.詹姆斯.科纳 (James Corner)及其创立的Field Operations则更为强调理论的实践运用,纽约"高线公园"、深圳前海"水城"等项目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发展.
多年来,景观都市主义被证实在城市废弃地的改造更新、不断萎缩的城市中心区复兴、及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城开发等方面均能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5].景观作为规划、建筑、生态等多学科的粘合剂,将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刺激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发展空间的最重要手段[6].同时景观作为能洞察当代城市的研究模型,其开放性、易变性等特点与当今都市化进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以景观作为"媒介",重新构建当代城市,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既是一种基于多元视角的全新尝试,也是面对城市发展复杂问题的必然选择.
1.2 作为媒介的景观内涵
景观不再是单纯的审美对象或视觉图景,而是作为一种城市支撑结构,成为能容纳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城市发展与更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程,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过程,景观以其丰富的内涵特征,成为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媒介".
(1)协调性.城市是个高度融合的系统,是多元利益主体的汇集区,也是社会各阶层问题的聚焦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界限清晰的传统学科常感力不从心、顾此失彼.传统的城市职能分工往往各行其政 ,"管理者、资本方、使用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平台,致使城市建设管理问题频发.景观作为融合建筑、规划、市政、生态等多学科的全新策略,能打破学科壁垒,协调多元发展主体,以更综合全面的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
(2)渗透性.传统城市规划强调清晰的用地属性与明确的地块边界,用地红线使得城市各功能地块变成相互独立的孤岛.重局部轻整体、追求个利忽视公利的价值导向下,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令人满意、连续高效的整体.西方国家城市发展政策由建筑转向景观,景观开始成为城市生长、演进和扩张的框架[7].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树城"(Tree City)方案表明景观不再是城市中孤立的绿色斑块,而是能有机生长并与城市建筑相互耦合渗透,促进城市发展与更新的触媒.
(3)过程性.景观具有时间属性,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是一个各种系统和各个时代相互交织的复杂运动过程.景观随着时间变化、转化、适应和延续,强调的是一种开放的策略而非具体的设计形式.在纽约清泉垃圾公园(FreshKills Park)规划建设中,景观如一粒埋入场地的"种子",随着其生根发芽,给场地带来随时间增长的持续变化.这一特性在老城业态更新与活力营造中也具有启示意义,通过触媒植入,吸引多样人群,激发老城空间活力.
(4)融合性.复杂性和高密度是当今城市的重要特征,景观都市主义强调将土地表面作为一个光滑连续的网络,将我们环境中日益分解的元素有效衔接起来.景观作为城市表面为城市活动及社会事件提供开放空间,为各类型用地及多样功能提供支撑载体.景观的融合性不仅表现在物质、功能及空间层面,同样蕴含在城市的社会、生态、经济等多系统与多维度的互织交叠中.
(5)场所性.景观作为抵抗环境同质化的一种手段,在提升地方象征和感受城市意象方面的优势逐步凸显.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认为"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是对基地的恢复和对场所的塑造.景观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绿色空间,而是能诱发城市事件、激发城市活力,促进丰富社交活动的场所.
(6)生态性.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指出景观不只是视觉图景表达,还是深入参与到自然与城市生态过程中,成为促进自然生态修复与城市生态重建的重要触媒.景观的生态策略不仅体现在小尺度的场地生态恢复上,同样蕴含在中等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及大尺度景观生态城市3的形成中.
2 景观作为媒介的策略建构
景观都市主义拓展了景观内涵,展现出当前对学科的重新定位[8],景观成为洞察当代城市的透镜及重构当代城市的媒介.城市更新是一项涵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系统的综合工程,涉及人口构成与区块产业、城市空间与建筑功能、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关系到政府、企业、市民等多方利益主体.景观作为媒介促进城市更新,通过"动力再造、活力营造、魅力塑造",推动城市持续有机更新."动力再造":发挥景观"协调性",搭建多元主体协作共治平台,提升公众参与度;发挥景观"渗透性",整合城市破碎空间,形成连续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活力营造":利用景观"过程性",借助"环境、文创、事件、媒体"等触媒元素植入,促使建筑传统功能转变与城市经济复兴;利用景观"融合性",为城市不同人群的多样活动提供开放的生活载体,激发城市空间活力."魅力塑造":基于景观"场所性",注重地域文脉传承与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打造城市人文之魅;基于景观"生态性",通过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打造城市自然之美(图1).
图1 景观作为媒介促进城市更新的策略建构逻辑机制
2.1 "动力再造"策略
(1)协作共治,公众参与.我国城市已由外延扩张逐步转向内涵发展,城市更新进入以小规模、渐进式为主导,整体统筹与局部治理并重的发展模式[9],其利益主体更为复杂多元.当今城市更新应突破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模式,强调"政府、企业、市民"多元主体协作共治.景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单元,是城市资源空间配置的主要载体,是链接各方利益与矛盾主体的核心要素.以景观作为媒介搭建权益协调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科学有效地促进城市有机更新.
在上海东亚太平金砖大厦项目中,以景观为媒介,通过促进多方业主与政府的平等沟通与统一规划,打破地块边界与市政红线限制,重新联结碎片化空间,改善路人的空间体验,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从而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在共治中共生共赢和共同增长[10].
(2)空间整合,结构重塑.传统城市空间通过道路、桥梁、场地等"灰色基础设施"实现连接与沟通的同时,又被其分割.加之复杂的用地权属关系和众多利益相关主体,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间的破碎化,给城市更新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阻力."针灸式"地块更新虽对城市局部节点起到推动作用,但因未形成连续的"空间结构体",难以实现对更大城市区域的刺激与带动.
1792年,摩尔广场作为卡罗莱纳州北部罗利市五大广场的中心,与联合广场、纳什广场等重要节点共同组成城市绿网.随着城市化推进,到2012年,围绕摩尔广场的四个广场已经消失两个,摩尔广场本身也面临着逐渐缩小的威胁.新启动的摩尔广场空间改造项目重在整合周边建筑形态,通过高品质绿地扩建缝合城市空间,重塑城市结构,以摩尔广场为重要节点构建整体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让绿色连起来、透出去(图2).
图2 摩尔广场改造及周边城市发展
基于对当下破碎城市空间形态的思考,加里.斯特朗(Garry Strang)提出通过发挥景观媒介作用,实现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表1)的有机融合,形成促进城市整体统一和理性发展的"景观基础设施".清晰明确的城市发展结构及由此形成的多方协作机制与共治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景观基础设施"作为新的城市空间发展骨架,将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及土地价值,巨大的经济效益又将成为助推城市更新的新动力.
表1 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
2.2 "活力营造"策略
(1)功能活化,产业升级.城市是一个复合的有机体,生长与衰退并存.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通过对逐步衰退的城市功能进行调整活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后工业时代的废弃工业用地、设施缺乏环境恶劣的老城社区、互联网经济冲击下失落的商业中心等,随着逆工业化及水平向城市化进程的持续,这些"废弃景观"4将充斥整个城市化地区,因此废弃景观利用将成为当今及未来城市更新的主要工作内容.
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的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及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均表明了景观在工业废弃地修复及老城更新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生态手段,对棕地进行土壤治理与植被恢复,充分利用工业遗迹,结合主题游乐、文创休闲、媒体时尚等现代城市生活,构建后现代"城市景观",激发原有场地功能转型与产业升级,促进场地再生(图3).
图3 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改造前后景象
(2)激发活力,回归生活.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终结了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强调城市应回归生活、重拾街道活力,并加强对城市中复杂多样过程及联系的理解,而非简单粗暴地进行"推土机式"的城市改造.
景观都市主义强调景观对人及城市生活的关注,一处好的景观或场所应该具备诱发城市活动,促进公共交往的能力.在纽约高线公园中,科纳通过营造众多体验性空间,促进了丰富多元的社交活动,激发了城市活力,使城市重回生活,成为人的城市(图4).
图4 纽约高线公园改造前后景象
广州东濠涌改造工程是景观作为媒介推动地区发展与城市更新的又一典型案例(图5).东濠涌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全长约5km,宽约7~11m.在治理之前东濠涌是一条以"四害"温床、"六乱"死角而闻名的"旺地臭水沟".为迎接亚运会,广州市政府于2009年开始对东濠涌进行了大力整治.随着环境改善及空间使用频率的提高,河道两岸原本单一的居住空间开始出现零售商业、文化娱乐、商住办公、社区游园等混合的功能业态及多样的城市活动.景观作为媒介,促使原本消极的城市空间重获生机,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场所(图6).
2.3 "魅力塑造"策略
图5 东濠涌区位与规划愿景
图6 东濠涌改造:土地利用多样化与空间活力提升
(1)文化再生,特色塑造.城市是各时期人类建设活动作用下的外部物化表现,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 (阳建强,2018),具有十分突出的情感及文化价值.因此,如何延续地域文脉,促进文化再生,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成为当今城市发展及更新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11],景观作为文化产物转向作为制造和丰富文明的介质,将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及文化建构.晚期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中全球化及乌托邦潮流的流行,导致地方特质普遍缺失.景观作为抵抗环境同质化的一种手段,具有提升地方象征和重塑场所精神的作用.
(2)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与更新中,粗放建设改造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严重的 "城市病".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意见要求,并以海南省三亚市作为试点城市,大力推动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旨在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条件、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提升城市特色与魅力,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城市内涵式转型发展.
景观都市主义产生于西方城市复兴与场地再生的时代背景下,其城市生态系统理念与"城市双修"要求不谋而合.景观作为自然、人文过程的载体,强调通过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来沟通生态与文化、功能与活动,为当今城市的发展提供一种更加注重生态过程、功能使用、文化表达的复合支撑结构.
在东濠涌改造之初,SOM便提出了"生态修复"与"文化再生"策略.通过采用雨污分流、净水补水、生态堤岸、垂直绿化等生态手段(图7),极大地改善了河涌水质,恢复了岭南河涌风貌,唤醒了广州的水城记忆.同时,通过挖掘水文化、桥文化、石文化等人文历史内涵,设立河涌主题博物馆和治水碑记等特色景点,展示了河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和老广州的风俗人情,提升了城市魅力.
3 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从概念提出、内涵建构到实践运用发展已有二十多年,虽饱受争议,但作为一种审视当今城市的新视角,积极应对城市问题的新媒介,仍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积极实践.本文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六大内涵特征:协调性、渗透性、过程性、融合性和场所性.景观内涵耦合城市系统,提出景观作为媒介的"动力再造、活力营造、特色塑造"城市更新策略.受篇幅及研究深度所限,作为"媒介"的景观构成要素、媒介效应产生的深层机制、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具体问题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尚未展开,需待后续研究及同仁的共同努力.
注:
1学界较为认可的城市更新四个发展阶段为:二战后至1960年初,贫民窟清理和大拆大建阶段;1960年代至70年代,福利住房建设与社区更新阶段;1980年代至90年代,地产主导的城市再开发阶段;1990年代至今,综合维度的渐进式有机更新阶段.
2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截至2016年末,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
3 凯文.林奇在《良好的城市形态》一书中称之为"第三种城市形态",即"有机城市".
4 艾伦.伯格在"废弃景观"一文中指出其两个源头:首先来自于迅速的水平向城市扩张过程;其次来自于某些经济和生产部门终结后遗留下来的土地及其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