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重庆三大观演建筑设计杂记
2019-10-28梁鼎森
梁鼎森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从1959年到2006年我先后参与或主持了重庆市6个观演建筑设计,其中3个重要的观演建筑设计令我难忘:一是参与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被派驻建设工地担任设计代表直到建成;二是主持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内部改建工程设计(含舞台、坐席、音质、空调、消防等改建);三是主持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设计.60年过去了,能和这三个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结缘,我感到十分荣幸.设计中有些事难以忘怀,现主要凭记忆对这三个项目的设计过程略作记述,聊志怀思,并备查考.
1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设计杂记(图1-图3)
图1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效果图(卢小狄 梁鼎森 1961年绘)
图2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外景
图3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剖面图
1959年初前后,当我还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读书时,市有关部门安排学院为拟新建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作方案设计供选择.当时,恰逢我们要进行毕业设计,高等教育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系领导就结合实际工程选择了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作为我们设计组的题目.因为电影院地处市区交通要冲,是市里的重要工程,学院安排了较强的指导教师带领我们设计组七位同学从方案设计开始,到制作模型,到方案被选中后,继续完成施工图.主持建筑和结构设计的有建筑系主任黄忠恕和土木系副系主任、留美结构专家秦文钺,建筑工种负责人吴德基也参与了指导设计.指导老师还有朱昌廉、汪遵谦等,声学设计的指导老师为我国建筑物理学科的开拓者陈启高,结构和水、电、空调设计等分别由有关系专业老师完成.工程主管为重庆市文化局,负责施工的为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50年代末,强调发展新技术,所以设计一开始就确定要用新结构、新技术.建筑方案根据用地、地形、环境及功能、造型需要,观众厅结构就选用三个钢筋混凝土筒形薄壳结构构成(施工图设计跨度30m,宽11.78m,拱顶薄壳的设计厚度只有几厘米).门厅、休息厅则作了5个和7个开间的钢筋混凝土筒形薄壳大拱廊和平板前廊两类方案供选择.5个连续筒形薄壳,弧形的拱顶使前厅跨层柱廊的高度增至17m,建筑正面高度达22m,前厅和观众厅筒形薄壳前后呼应,与环境协调,廊柱高大,建筑外观挺拔秀丽.有关部门最后确定前厅选用5个开间钢筋混凝土筒形薄壳、观众厅选用3个筒形薄壳方案.在施工图设计中指导老师对设计中一些技术要点都作了深入分析,例如前厅廊柱的粗细、薄壳起拱的高度、屋檐厚度、建筑色彩等.1959年约7月我们完成施工图设计,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复杂的首层平面图是孙善銧同学画的,毕业设计的说明书大约有6件,由设计人分别撰写,其中声学设计的说明书是张为宪同学执笔的.接着进行毕业设计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权威专家组成,记得的成员有:西南设计院的唐璞,四川省和重庆市设计院的总工以及学院有关专业的老师.在答辩会上我代表设计组进行了汇报,并回答了委员的提问,毕业设计答辩顺利通过.随后,学校通知我留校,并立即前往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工地担任驻工地设计代表.山城电影院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成的,施工进展非常快,市级机关干部和附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搬运土石方.我到工地后即配合施工单位迅速核实建筑位置和中轴线.不久吴德基老师作为设计代表也被派到工地,其他专业的驻工地代表也先后到达,我记得的有土木系的卢有君、马韻儒、牛绍仁等.因为薄壳结构为新技术,驻现场协助指导施工的老师有丁于钧、卢忠政等,空调设计驻现场代表有卫生工程系的李惠风、董强等.在现场我补充了休息厅室内装修图以及观众厅天棚、墙面室内声学、装修设计施工图.宽银幕电影院的声学要求较高,观众厅银幕两侧及银幕后墙采用吸音板构造,观众厅周围墙和天花的吸音材料当年主要是穿孔水泥木丝板和水泥木丝板,委托重庆黄沙溪木材加工厂专业制作,为此我曾数次去厂里联系,确保使用效果达到声学要求.
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最大事件是施工中建筑沿街线后退.此前,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建筑的土石方工程量大带来的困难,建筑的前沿线退后道路10m多,当施工进行到基础工程已完成一部分、建筑的位置已显现时,有一天,市里突然通知黄忠恕主任等去开会,他们回来后,向我们传达了会议内容及决定.市领导认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够,应该多退一点.根据现场实际,会议研究决定再后退观众厅一个拱壳的尺寸,即11.78m,虽然后退的幅度较大,但观众厅已完成的大部分基础还能保留,也能保留空调机房的位置,损失得以减少.据说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四川省委领导人李井泉和重庆市委领导人任白戈乘车从施工中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前经过时,询问了工程情况,认为建筑临道路偏近,应多退一点,有关部门迅速开会研究落实后退距离.从建筑完成后看,这一决定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共后退人行道达23.8m,使临街活动面积增大,绿化增多,宽敞舒适,电影院建筑更显巍峨.
1960年3月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建成,首映宽银幕影片《风从东方来》.
文革以后,1987年我们又承担了山城电影院进行的一次观众厅改建,将原来的宽银幕改造成能放映70mm宽银幕电影的特级影院,1988年2月完工.担任这次观众厅声学设计的是陈延训教授.山城电影院虽然只有3400㎡,1511个坐席,但造型和结构均有创新,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的代表性建筑.1989年山城宽银幕电影院设计被评为重庆解放四十年十大优秀设计工程之一.有人说,在重庆这本书里,曾经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留下了绚丽的一页,这一褒奖是它当之无愧的.
2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内部改建设计杂记(图4-图7)
图4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剖面图
图5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伸出式舞台与观众厅
图6重庆市人民市大礼堂观众厅
图7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分隔观众厅与外廊
我从1954年到重庆,在重庆生活了60余年,和大礼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和青年,我们多次参观大礼堂,为她的壮丽景观震撼.大约是1958年国庆前,大礼堂广场——人民广场牌楼因失火有所损毁(原因不确),市有关机关动员学校专业学生参加牌楼彩画的修复涂色工作,我们班几十个同学奉命参加了牌楼梁枋彩绘的填色.在几天站在脚手架上涂色的工程中,我们很高兴有机会看到了检查和指导彩绘工作的张家德先生——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主设计人、总建筑师,对他为重庆所作的贡献深怀敬意.
长期在重庆生活、工作,作为建筑专业人员,我对大礼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情,同时也感到有必要对大礼堂在解放初受历史条件限制无条件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完善,特别是对音质、空调以及观演条件进行改善.1996年前我和曾旭东等青年教师及研究生首次对大礼堂进行了专业考察,并首次提出了内部改建意见和方案,报市政府,后政府回复无钱,因此搁置.直到重庆直辖前,在一次由甘宇平副市长主持的会议上,经有关部门推荐确定我院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承担大礼堂内部改建设计.设计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首次针对舞台、坐席、空调、消防等方面,正式提出改建方案的论证报告.改建方案论证报告得到大礼堂管理处的协助和有关单位的配合,经专家委员会审议确定.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雷尊宇主持.
改建遇到的首个问题就是大礼堂庞大的观众厅体积对音质和空调设计的影响.大礼堂观众厅天花顶距观众厅头排地面高差38m,所以论证时曾设想观众厅加设可调天棚方案,可有效减少体积,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可能失去大礼堂内部的宏伟感,而且活动可调天棚即使重量尽量地轻,给大礼堂主体结构增加的荷载也令人担忧,所以论证过程中就放弃了这个方案.为了减少观众厅体积,决定采取将观众厅1、2、3、4层看台外廊用墙分隔开的办法,共减少体积约8800m3,约占原观众厅体积的1/6,不但有效减少了体积,朝向观众厅增加了吸音墙面,朝向走廊增设了景窗等,使观众厅内部和各层走廊空间更丰富,而且又保持了原有风貌.由李惠风教授负责的空调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空调设计取得了成功.
在内部改建设计中,由于受半圆形钢主体结构的限制,舞台无法向后、向上扩展,得到领导的关心.有一天,我在舞台施工现场时,来现场视察工作的市委书记张德邻忽然走过来问我,舞台吊杆上空还能不能升高?我向张书记汇报,由于结构的限制无法再升高.张书记自言自语地说"先天不足".舞台台面进深设计无法向后延伸,只有采取向观众厅适当延伸,形成圆形观众厅,伸出式舞台方案.此方案不仅形式新颖美观,而且增设了舞台机械:转台、升降台等,弧形伸出式舞台进深增大至19m(含乐池开口),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观众厅坐席仍保留3627个.
大礼堂的声学改造引起国外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某声学公司为争取大礼堂观众厅的声学设计曾做了不少工作,也考察了现场,提出了初步方案,并与大礼堂管理处联系.在声学设计方面,我们及时提出了方案和施工图,并取得满意的音质效果,这得力于我院建筑物理学科声学设计的扎实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谢德安教授和林泰勇副教授的工作.
大礼堂内部改建设计和现场施工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结构安全.改建带来观众厅的地下开挖,结构荷载的变化,以及木结构一些事项的处理,特别是增加荷载,哪怕很微小都应十分慎重.我们设计班子有钢结构专家魏明钟教授,据说他年轻时是参加过大礼堂钢结构设计的,还有木结构专家周仕祯教授,结构专业负责人陈文钦教授等.有他们把关,建筑专业才敢于大胆进行内部改建设计.
大礼堂的内部改建,对重庆这一重要历史建筑作了有益的完善和补充,具有一定新意,也为以后大型会议和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设计杂记 (图8-图12)
图8 川剧艺术中心总平面
图9 川剧艺术中心鸟瞰
图10 川剧艺术中心主剧场观众厅内景
图11 川剧艺术中心博物馆戏台(万年台)
图12 川剧艺术中心廊道与院落景观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位于渝北金山大道和全开大道交汇处东北隅,背倚照母山天湖公园,山林葱郁,用地条件良好.受高新区的委托,我们于2006年设计,2008年主体建筑竣工验收,2012年完成川剧博物馆内装及古戏台(又称万年台,装修设计由四川美术学院余毅教授主持)等建设,各组成部分先后投入使用.
川剧艺术中心设计的命题是由高新区王小若主任提出的:"古色古香,玲珑剔透".川剧院要求设计"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使用方面川剧院沈铁梅院长提供了她们在欧洲演出时到过的一些剧场,主要是舞台和观众厅方面的资料供参考,上述要求综合起来,我的理解就是建筑造型的中国传统特色和观演设施的现代功能.对此,我们设计团队努力进行了探索.
首先我们认为川剧艺术中心设计应从川剧说起.川剧是巴蜀地区的主要剧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重庆是川剧的主要发祥地和繁盛区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以川剧艺术中心设计应该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在平面空间方面,设计根据用地、环境及使用要求等选用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庭院式布局,达到了设计的初衷,而且具有发展潜力.主剧场东西两翼形成三大院、两小院的格局,庭院周边设廊,各院落间既可联系,又可分离,使用十分方便.三大院不仅用途不同,而且形式亦各有特色,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三大院的第一个大院为用地西北翼的川剧院行政业务大院,北靠山林,环境优美.对外有川剧院出入口,内部与化妆、舞台、万年台等有关部分全部对接,联系方便.院周边布置琴房、练功房(排练厅)、美工、行政办公用房等,院中花木奇石影墙为长期在这里工作的演职人员创造了一个非常舒心的环境.第二个大院为主剧场西翼川剧博物馆古戏场大院,原准备移植一个地方的真品万年台,后明确在大院新建,古戏台既是川剧博物馆的展品,又可供演出,院内可设临时坐席或茶座,两侧楼上、下走廊亦可倚栏观剧,为川剧爱好者的好去处.第三个大院为主剧场东翼大院,其北面为旅游剧场(后改为实验剧场),大院入口二楼设乐台,周边商业、餐饮等服务用房环绕,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小憩的场所,亦作为实验剧场的候场庭院.两小院则为主剧场休息厅的绿色小院.以上庭院的走廊、花木、影墙、景窗、奇石、雕栏等传统景观元素及小品,强化了川剧殿堂的中国传统文化格调和性格特色.
为提高现代剧场的观演功能,设计舞台进深21m,高21.3m,可满足各类戏曲表演要求,并设有升降台、车台,吊杆齐全,升降乐池同时可起到伸出式舞台功能.舞台大小、使用条件不仅可满足传统与现代戏曲剧目的需要,还可满足其他剧种,如小歌剧、杂技、话剧的使用可能.舞台、舞台机械、音质等观演功能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川剧等观演的现代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对川剧艺术中心的建筑造型创作,顾红男教授和我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作了多方面的比较.在设计理念上,为彰显具有浓郁民族与地方色彩的川剧艺术,艺术中心不仅考虑了鲜明的民族和地方传统特色,而且从重庆市剧场建设的大视角看,也希望不同剧场形成百花争艳、造型各异的盛况.在高密度的现代建筑群中,川剧场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艺术中心的传统元素特色与周边建筑形成强烈对比,艺术中心的建筑符号益显鲜明,也为渝北城市景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建筑造型与川剧艺术相得益彰.建筑创作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特别是基于传统的创新方面,我们还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