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寺院景境营造分析1
2019-10-28江牧芮雪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文/ 江牧 芮雪婷(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中国传统寺院景观因其所承载的宗教文化内涵而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寺院景观中,山石、水体、植物甚至四时之气构成其美景的基础,禅宗内涵则通过其物象载体得以传达与展现。通过观者对于客体环境的知觉感受与所思所感,人与景情感交融,传递出深厚悠远并具哲思的的佛教意境。
一、体验视域下传统寺院景境构建的载体
1、自然天成的景观
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与四时气象是寺院意境构建的主要载体。中国自古便崇尚山水,由早期的神秘崇拜逐渐将其转化为审美对象,并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汤垕在《画论》中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 山川美景多变的形态、色彩、声音诉诸于人的感官知觉,产生美感,并通过联想等心理活动,衍生出景外之情。
大自然中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营造出大气磅礴又安稳沉静的意境,观者在其中能感受到与喧闹的凡尘俗世截然不同的仿若置身仙境一般的感受,使得人们在亦真亦幻的畅神联想中幻化出佛国仙境的场景,油然而生出一种超然象外的缥缈佛国之境。(图1)潺潺的山泉水声,啁啾的鸟鸣,风过密林的飒飒声以及悠扬缥缈的钟鼓梵音为寺院意境的营造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将远离凡尘的修行场所的空灵寂静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遐思。
清幽寂静的自然环境为修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修行者隔绝了尘世的纷乱与干扰,沉静心思。同时,佛家认为自然万物都是佛法的一种显性表现,“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在自然环境中修行能够体察万物生长,感受天地宇宙的变化与规律,从而参悟人生哲理与真机。“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图1 峨眉山景观
2、人工构筑的景观
寺院之中,常通过叠山理水来创造山林之趣,同时借助楹联匾额、艺术小品等来烘托宗教氛围。寺院景观通过置石来模仿自然中体量高大的山势,创造峰、峦、洞、谷、悬岩、峭壁等形象的写意,开凿的各类水体景观也成为湖、溪、泉、瀑等的艺术概括,结合繁茂花木的自然灵气之美,凭借小尺度创造出写意的山水环境,营造出咫尺山林景观特征。(图2)寺院景观力图通过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形象在方寸之地再现自然的磅礴景象,以体会大自然真山真水的悠远意境并畅神其中,感悟其中蕴含的“芥子纳须弥”的佛家哲理。同样,寺院中楹联匾额、宗教小品、纹饰壁画等装饰艺术作为人文景观,更是通过其具有的浓厚的宗教意义成为了烘托庄严的环境氛围、强化情感形成的有力载体,使得景境以及佛教思想的传达得以直接借助于文学、语言来突出表达。
图2 安庆迎江寺景观
二、传统寺院景境的表达与交流途径
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将大自然的风景浓缩于园林之中,以有限空间创造超然象外的无限意境的一种方式。寺院园林虽以物质环境为基础,但更是一种精神空间,强调的是借构建的景观烘托出的无限的精神天地。“芥子纳须弥”是佛家体现“大小无碍”观念的说法,通过微小的“芥子”中也能够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这一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世间万物并没有绝对的大小区别,一切都在于“自心”的认识,因此不必执着于外物,而在于内心的关照。当破除对于外物的“我执”,便一心可融含万有,从而达到超脱的人生境界。正是佛家这种无碍滞的不执著外物,使修行者的心性与宇宙万物的佛性达到了统一,从而到达“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我心即我佛,佛性即我心”的境界。 因此,在寺院许多景观中都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意式的造景,通过泉、石、草、木的简单布置,一山一水之间,须弥藏于芥子,一切意在会心,以此来展现壶中天地、袖里乾坤的奥妙。
正如沈复《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限定的空间越小,想象的余地就会越大。寺院景观通过山水写意的方式,描摹自然界中的大山大水。用意会的方式,使得观者产生联想,达到“逸情”的状态,从而赋予客体一种灵性,达到“物我相亲,情景交融”的状态,最终达到深层次的“畅神”的境界,是以天地为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例如成都昭觉寺前放生池有一小岛,象征着宇宙虚空之中浮现而出的须弥山,代表着西方极乐净土,是佛教最崇高境界的代表,这种景观呈现的手法便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思想。(图3)
清代画家汤贻汾说:“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通过以小见大的景观表现方式,使人能够通过有限的景观表达,畅神于山水之间。以花木的品性自喻,使自然的灵动之气充盈内心,恬淡自适,超凡脱俗,以实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大我”。
寺院为人们提供了寂静冥想的场所,体现了佛教的虚空和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宋代僧人道灿的“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长久”表现了寺院园林中脱俗出世的意境,体现了“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的佛家境界。
图3 成都昭觉寺放生池假山
2、以文点题
匾额、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特征,是园林中极其重要的文化承载,是园林艺术的直接表现。清代学者曹雪芹就有为景点“生色”之说:“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色,也断不能生色。”这一个“断”字,便能够看出文字、标题对于园林之景境塑造的重要性。 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也曾对意境的营造做出如下阐述:“园林景观的意境,经常借楹联的题词来破题,这种形式犹如绘画中的题跋,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 文字点题能够使原本具有不明确含义的花红柳绿的美景转而具有明确的表达含义,能够画龙点睛的点染出周围环境的意境或传递出创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使得观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此景此情。因此园林中的匾额楹联是创造意境、烘托氛围的核心,深化景观意境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哲思。
寺院园林中随处可见带有禅宗意味与佛家哲理思想的文字景观,展现了对于世间百态、万事万物的感悟深思。天台山方广寺楹联“风声水声鸟声虫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树色草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从声色角度揭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教思想,万物缘起缘灭,而“我心就是一切”,教化人们对事物不必执着,应淡然处之,将“有”作“无”,反而能够有所新发现。南京栖霞寺“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则借助通俗易懂语言鼓励世人要心怀慈悲,多行善事做好人。
尽管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并且修行悟道也并非仅依靠对于宗教义理的理解,而是源于内心对宇宙万物、生命的透悟,然而寺院作为弘扬佛法之所,势必需要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佛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给人们。文字更能够简单明了的咏物言志、传播人生哲理,以达到教化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借文字点明寺院景观的深意,使得观者产生豁然的感悟,从而达到“刹那成就永恒”的境界。
3、以意传境
寺院中的景观,常会运用具有佛理的元素,从而烘托出寺院浓厚的禅意境界。总体而言,寺院中的禅意境界是“一体两面”,分为自然与庄重,给人的感觉或是轻松自在或是神圣崇高。
(1)轻松自在境
寺院在营建过程中,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营造佛国仙界的意境,常栽种大量的植被花木,除具有绿化、观赏作用外,还包含了烘托寺院宗教氛围、维持佛家静心冥神的修持方式、寄托佛教教义等作用。因此,寺院中常栽种与佛教教义相关的植物。例如佛教八宝之一的莲花,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佛教认为莲花是西方净土世界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代表着清净无暇、纯洁的本质,其清贵的品质,柔美的外表,在带给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传递给人们至清至纯的美好品德。竹在佛教文化中也具有特殊的地位。佛教认为竹子节与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与竹为邻能够常常提醒人们,万般皆是虚妄,应当常怀“空”心。同时寺院中常通过排布整齐、秩序井然的建筑以及花木盆栽,体现寺院庄重肃穆的氛围。而在寺院配殿以及附园的营造中,则采用更加灵动自由的艺术化格局,形成幽静雅致的环境氛围。(图4)
(2)神圣崇高境
除了植被花木营造出来的轻松自在境外,在寺院中有很多宗教小品与装饰纹样都体现了直观且浓厚的佛家义理,因之所产生的境界则是神圣崇高境。例如佛教八宝“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吉祥结、宝幢、法轮”象征着八种吉祥,代表了眼、耳、鼻、音、心、身、意、藏八种识智的感悟显现,常作为纹样装饰在寺院各处。经幢、香炉、撞钟等作为寺院的附属建筑,是带有特定使用功能的人工物,常与消灾避难、国泰民安等祈福性质的仪式活动联系在一起,故它们体现出的是佛学文化中的威严感与神圣性。当人置身其中时,不禁肃然起敬,自觉注重言行举止。(图5)
寺院景观给人以一种张弛有度的综合体验感,即使人肃然起敬,同时也有怡然自得之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在梵刹钟声中实现了“圆融”。袅袅梵音和浑厚的钟声在园林中营造了佛教神秘的气氛和超凡境界,钟声缭绕的余音给人回味,令人产生逍遥世外之遐思。“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佛寺钟声常引发出尘之思,低沉空灵的撞击声能够打断人们纷繁的思绪,从尘世的思维中脱离出来,使内心达到清明澄澈的状态。
三、传统寺院景境的表达特征
1、象征性
寺院景观中,通过运用大量具有象征、隐喻等含义的装饰,蕴含宗教意味的植物,传递思想文化、抒发情感,以此来凸显浓厚的宗教文化与氛围。景观不仅具有外部的美化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符号表达。将佛教元素与景观完美融合,强调宗教意义,突出了寺院园林的独特之处。
寺院秀美环境的营造,最初象征着佛家所说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净土世界。其环境本身就具有趋向于与众不同的神圣化的意味。植物也因其独特的形态特点与特性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象征着在混沌人生中突破自我,不为污浊所染的美好坚韧品格;“菩提”象征着智慧与觉悟;竹因其中空的特性代表了佛教的“空无”观念;水因清澈而无所不包的特性象征着映照出个人真正的自我本心的明镜;八宝图纹样代表了吉祥祝福,块石勺水象征着自然山水环境,渲染了寺院美妙与空灵的意境。人们在观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其熏陶影响,最终寺院形成了独具佛教象征意义的景观意象。
2、教化性
寺院中的景观具备一定的教化功能,其教化形式也多样的。通过宣扬佛教思想以及开展实践行动,从多方面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教化。例如在寺院中设置放生池,开展 “戒杀护生”的保护行动,意在传递“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教生命平等观,教化人们众生都是统一的生命共同体,要心怀慈悲,体念、爱护其他生命。开垦广地、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建设,强化了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寺院通过各种方式来教化众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社会,对于自身道德的提升、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3、修行性
佛教注重对修行环境的选择,通过置身清幽寂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风吹雨落,草木荣枯,万物规律,并通过将其作为修行证悟的媒介,有利于对世间万物宇宙真理的感悟和精神的修炼。
置身于洁净无垢的寺院之中,人们内心平静,排空思绪,从而胸怀宽广。在山水之间参禅悟道,畅神其中,以山水花木的高洁品性自喻,使得自然精神的气韵都充满内心,静气凝神。并通过对自然万物以及其规律的观照感悟,用自己的智慧去照见其中隐藏的真理,获得超越俗世的心灵飞跃,跳出“小我”的执着,获得“大我”的升华。简单的外部环境可以使得人们将注意力归于自我内心世界,提升思想内涵,保持神明清醒,沉淀内心,帮助人们透过纷繁的尘世看到事物的本质,以获得人生的启迪。
寺院景观中利用疏、简、古、拙等手法,使整体环境呈现出平淡朴素而又别具匠心的特色。而通过这种淡然的,仿佛与生俱来的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僧众以及信众达到内心宁静的状态,并对环境的观赏中,将心神思绪都放空畅游,静观万物,从而触发直觉感受,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获得超越凡尘的心灵的触动与自由。
图5 九华山肉身宝殿
结语
佛教追求超凡脱俗、恬静无为的精神境界,传统寺院景观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以及人工构筑的景观物象为意境表现的载体,采用意会与言传并重的方式,将佛教文化与思想融入寺院可见可闻可感的景观之中,通过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超然象外的无限境界、借助文字点染景观意境、运用具有佛理的元素,烘托出寺院禅意境界等表达方式使得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相交融,引发人们的联想畅神并体悟其深层内涵,从而形成了丰富深刻的寺院景观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