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越式跳高的损伤预防和伤科经验穴的临床疗效

2019-10-27蔡利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9期

蔡利民

摘 要:本文根据各阶段发生的损伤种类,分析了各种损伤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从改进技术着手,提出了各类损伤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 损伤预防; 经验穴

中图分类号:G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191--001

1.本文报导调查54人因从事背越跳高训练比赛而受伤的女运动员的情况,他们的年龄在16-25岁之间,共受伤46人次,其中多数人为一人一次受伤,最多者为一人四次。在确定他们的损伤原因之后,按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个阶段加以分段归类,结果发现损伤发生在助跑阶段者4例(8.69%),受伤种类为2种,起跳阶段19例(41.30%)为8种,过杆阶段7例(15.21%)为2种,落地阶段16例(34.78%)为8种。在这些损伤中有如下规律性:损伤部位分布广泛,从头到脚均有发生。损伤程度有轻有重,轻者擦挫伤,重者骨折脱位。损伤部位踝足部比例最大,占39.13%,腰部和头部和颈占15.21%。受伤组织包括骨、关节、肌肉韧带和皮肤。损伤的性质在落地阶段全为急性损伤,而另外三个阶段均为慢性损伤。从这些规律可以看出,损伤的发生与运动训练密切相关。

本文根据各阶段发生的损伤种类分析了各种损伤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从改进技术着手提出了各类损伤的预防方法。助跑阶段的损伤包括股四头肌拉伤及蹠骨间矢状分离等损伤。前者的预防应注意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并适当控制迈步动作的重复次数和强度;对于后一种损伤主要注意弧线助跑的弧度不宜太小,在松软的场地练习鞋的钉子要长,以避免滑动和旋转。起跳阶段的损伤有踝足部疼痛,其中包括踝关节局限性滑膜炎和全关节滑膜炎,足舟骨骨膜炎,下胫腓关节分离,蹠筋膜炎等几类。这类损伤的预防应首先正确领会起跳技术和要领,掌握好起跳與转体时间,强调转体应在起跳之后瞬间进行,而不应在跳起之前用踝足旋转来起跳转身,以此减少关节的不合槽运动,从而减少损伤。其次,应注意放脚位置要正确,起跳时注意体、膝、踝的折叠,而不要只用踝的力量,从迈步过渡到起跳要快,以减少技术上必然带来关节的非生理性活动。这一阶段的另两类损伤是后跟挫伤及足腱及跟腱腱围炎,前者应避免踏跳足制动太大,踏跳足在踏跳时不宜背屈太大;后者应注意跳的次数,力量练习及体重增长三者的平衡,适当控制跳次,加强腿部力量练习,体重不宜增长太快。过杆阶段主要为腰伤,包括腰背筋膜炎及腰椎峡部疲劳骨折。因此对于从事背越式训练的运动员来说,如果发生了损伤,要注意从技术和安排上寻找原因。

2.我们曾经作了伤科经验穴的定位、命名及主治等三方面的研究,去年在门诊和住院进行临床疗效研究,收治了从头颈部到足17个病种类别,归纳起来,腰部软组织损伤70例,颈部12例,下肢15例,上肢14例,躯干部5例,合计116例。

我们在治疗上不使用外敷药、内服药或其他疗法,仅采用经穴按摩手法治疗;还主要选用伤科经验穴,尽量不用传统经穴。对迷信药物的患者,给以安慰剂。

我们使用的取穴法有三种:1.邻近取穴,即在伤病邻近的范围内取穴,如腰痛取十椎旁、髂腰穴;颈痛取耳上、肩三对等。2.循经取穴。根据经络系的分布,取远离伤病部位的经穴。一般多取肘、膝较远的穴位。如腰痛取胭舒、跟外;颈痛取诸上、跟外等。3.局部取穴,或以痛为俞(即天应穴、阿是穴)。如腰痛取压痛点。治疗时可以选用其一、其二或三种方法同时选用组成处方。我们常用的治疗腰部软组织伤病的处方1.主穴,十椎旁、髂腰。付穴,腘舒。2.主穴,压痛点、醪间。付穴,臀池、腘池。

本组(116例)平均每个患者治疗10.4天,经过4.3次治疗;全部治疗有效,其中疗效优与良的共有70%。停诊后随访的61例,其中疗效等级稳定或上升的有85%,而疗效下降的只15% (其中包括三例无效)。这就表明了经穴按摩不仅是有疗效,而且疗效是较好的。

本组以腰部急性扭伤的患者最多,有57例,占49.14%。治疗这种损伤,我们总计使用了21个经穴,其中伤科经验穴15个,占71.43%,传统经穴(委中、大肠俞、腰眼、昆仑、风市、阿是穴)6个,占28.57%,比伤科经验穴少42.86%。由此可见,使用数量最多的是伤科经验穴。另外,按照每个经穴使用的人次计算,这15个伤科经验穴使用了1040人次,占88.21%。6个传统经穴使用了139人次,占11.79%。由此可见,伤科经验穴比传统穴多使用901人次,占76.42%。这就不难看出:不论是使用经穴的个数,还是使用的人次,伤科经验穴都是使用最多的经穴;也表明了刺激这些经穴,而且主要是伤科经验穴,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7个腰部急性扭伤的患者,在474天中进行了302次经穴按摩治疗,平均每个患者治疗8.3天,经过5.3次治疗,他们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其中疗效优和良的占80.7%。在随访的25人中,疗效优或良的有23人。可见使用经穴按摩,选用伤科经验穴来治疗腰部急性扭伤,疗效较好。

关于取穴法,如前所述的三种取穴法,在针灸书籍中是可以见到的。但是对于伤科经验穴,以及对于经穴按摩是否适用?这还有待检验。从治疗57例腰部急性扭伤使用的经穴来看:在邻近伤患部位取的经穴,如十椎旁有51人(89.5%),髂腰穴有49人(86%),髎间穴有28人(49.1%),臂池穴有27人(47.4%),骶角穴有16人(28.1%)。取用远离伤患部位的经穴(循经取穴),如使用跟外穴的18人(31.6%),使用腘舒穴的16人(28.1%),使用腘池的11人(19.3%)。在伤患局部取穴的,如使用天应穴(压痛点)有26人(45.6%)。其余的经穴都不超过10人次,甚至只有1-2人次。所有这些都表明:邻近取穴、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都适用于经穴按摩,适用于选取伤科经验穴。

本组116例,施用494人次经穴按摩治疗,而且主要是取用伤科经验穴。这些穴位多次在不同的人身上重复使用(如十椎旁、髂腰、髎间、臀池等穴都在一百人次以上),得到了验证。它们在不同的人体上、相同的部位、重复出现,而且表现同样的治疗功能。经穴按摩对于软组织损伤比例较大的运动创伤的防治,将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广东南拳》,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雨安.《陈氏太极拳》,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