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olidWorks的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的设计

2019-10-26王文朝孙增跃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支撑杆液压缸底座

王文朝,孙增跃,袁 洲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兰州 732750)

0 引言

0.1 SolidWorks 软件简介

SolidWorks 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 开发的三维实体设计软件,该软件以参数化特征造型为基础,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等特点,能够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因为SolidWorks 使用了Windows OLE 技术、直观式设计技术、先进的Parasolid 内核以及良好的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技术,使SolidWorks 成为全球装机量最大、最好用的软件之一[1]。

0.2 设计背景

随着部队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轮式工程机械、大型装备、大型载重车辆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轮胎、轮毂轴承、制动蹄片在行驶作业中由于受工作环境、道路和载荷等因素的影响磨损较快,需要经常的进行维修、更换,拆装比较频繁。并且这些大型车辆装备的轮胎总成、制动鼓体积大、质量大,各零部件配合间隙较小,因此拆装非常困难,在维修保养中1 个人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即使是多人合作完成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合部队修理机构的专业拆装设备,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轻便的维修设备。

0.3 设计要求和总体思路

(1)设计要求。针对大型轮胎维修保养现状,为提高维修效率,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型号轮胎总成的拆装需要,现设计一台专业化的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针对部队维修实际情况,主要有4 点设计要求:①满足多型号大轮胎的拆装需求;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好;③可以实现自动升降、转运方便且安全可靠;④经济性能好,制造成本低,可推广性强。

这种设备适用于大中小各种维修机构,既可在车间使用,也可在露天修理所使用,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无需外接动力。

(2)总体设计思路。以ZL50 装载机轮胎(23.5 的斜纹尼龙轮胎,直径约1500 mm、带轮毂总重量在180 kg 左右)为工作对象,采用三角结构将轮胎夹持,通过SolidWorks 软件进行零件和装配体的三维建模,然后通过Motion 插件进行运动仿真,通过simulation 插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加工制作出样品进行实物工作验证。

1 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设计

对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先对整体结构进行论证,结构设计应该考虑:①必须保持整体平衡且转运安全方便;②工作时轮胎夹持必须稳定可靠。

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是轮胎维修工作装置,主要用于大型轮胎的拆卸、转运、安装,因此要保证各部件强度满足要求。本文据此对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进行结构设计。

1.1 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的整机模型

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包括移动底座、夹持机构、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等,结构如图1 所示。其中底座轮子采用三角布局设置,保证转运过程的稳定性。液压系统和动力系统设置在底座上,当夹持机构夹持轮胎时能保证整机的平衡性。

1.2 移动底座设计及三维建模

移动底座包括底座架、三块底座钢板、转向轮、定向轮、转向杆和立柱,其三维模型如图2 所示。其中底座架由长60 mm,宽60 mm,壁厚3 mm 的管材焊接而成。3 块底座钢板焊接在底座架上,两边钢板长480 mm、宽370 mm、厚2 mm,中间钢板长480 mm、宽340 mm、厚5 mm。立柱由长80 mm、宽60 mm、壁 厚3 mm、高1300 mm 的管材与边长120 mm、厚5 mm 的钢板焊接组成,通过4个M12 螺栓与中间的底座钢板连接。两个定向轮分别在底座架前段两侧焊接。转向轮在底座架后端中央处焊接,并通过螺栓螺母与转向杆连接。转向杆用钢管和钢板焊接而成,总高度为1028 mm、底部架长170 mm、钢板厚6 mm。

图1 结构示意

定向轮、转向轮为71 系列脚轮,型号分别为Z412-200-113、Z411-200-113,具体参数见表1。

1.3 夹持机构设计及三维建模

图2 移动底座的三维模型

夹持机构包括滚轮,连接架,压紧杆和支撑杆,三维模型如图3 所示。连接架用10 mm 钢板和60 mm×80 mm、厚3 mm的管材焊接压紧杆用同样的管材焊接成直角形状,下端套入连接架中,上端设置限位孔,工作时插入2 个限位销以保证轮胎不会前后方向倾倒。2 个支撑杆为受力杆,由60 mm×80 mm,厚3 mm 的管材与滑块焊接而成,滑块与连接架横梁用吊环螺钉固定。

图1 改造后冷油却系统

表1 脚轮参数

4 个滚轮与立柱相切,从而实现夹持机构的稳定升降,滚轮型号为RE.FF-100-RBL,主要参数见表2。

1.4 液压、动力系统的选型设计

图3 夹持机构的三维模型

表2 滚轮参数

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液压缸、液压管等,动力系统配备2块12 V、16 AH 聚能胶电池作为电源,也可以就车取用电源,设置4 键式控制手柄。工作原理是2块12 V 蓄电池串联向液压泵站供电,通过控制手柄控制两个液压缸的升降,如图4 所示。液压泵站体积为400 mm×400 mm×700 mm;其中,直流电机型号为DC2GN6-N-24-32s,液压泵流量100 L/h,额定压力16 MPa;选用四通道电磁控制阀;液压缸型号为HSGK01-50/28E-1701-500,主要参数见表3。

图4 液压系统原理

表3 液压缸参数

4 根液压管,长1500 mm,耐压强度16 MPa,接口为18 mm×1.5 mm 平口,一端加90°弯管,分别与液压缸进出油口和4 通道电磁控制阀连接。液压缸推力校核计算,可忽略设备重量,用最大轮胎质量m=180 kg 计算,安全系数设置为2,因此,由表3可知,液压缸推力F=314 00 N,最大轮胎G=mg×2=180×9.8×2=3528 N。结论:F>G,液压系统满足推力要求。

1.5 整机装配

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将设计好的各个零部件导入装配体进行装配,并且进行体积干涉检查和装配体统计,配合后的三维模型如图5 所示。

2 运动仿真

SolidWorks Motion 插件是一个虚拟原型机仿真工具,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可得到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运动情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和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等情况,并以动画、图形和表格等多种形式输出结果[2]。

本文所设计的内容只涉及液压缸的升降运动。因此,现对液压缸1 的升降运动进行仿真,首先打开装配体,然后打开SolidWorks Motion 插件进入仿真界面,新建一个运动算例,选择Motion 分析,对液压缸1 的活塞杆添加线性马达,方向为Y 轴正方向,驱动函数选择距离,由表3 可知,距离大小为液压缸最大行程500 mm,开始时间为0 s,持续时间为11 s,帧数为50,计算运动算例。最后生成运动结果图解见图6。通过运动仿真分析可知,装配体无干涉部分,液压缸能够实现平稳升降运动,满足工作要求。

图5 大型轮胎拆装转运平台的三维模型

图6 运动结果图解

3 夹持模块的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法就是将一个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最后求出近似解的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近似地判断出设计的零件是否能够承受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载荷。SolidWorks Simulation 是与SolidWorks 软件完全集成的设计分析系统,通过SolidWorks Simulation 在计算机上仿真分析可取代昂贵并费时的实际测试,可降低成本[3]。本文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 插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3.1 受力分析

对整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主要负载受力是两个支撑杆受轮胎的压力,其他部分都不受主要的负载力,为了简化模型,只对夹持模块的连接架和支撑杆进行静力学分析。

对支撑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7 所示,其中,F 为支撑杆所受力。因此可得

3.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将夹持模块导入SolidWorks Simulation 中,新建静力学分析算例,应用材料为普通碳钢,零部件接触为全局接触,接触类型为接合,并且选择兼容网格,夹具为固定几何体。为模拟支撑杆受力,将F 用如图8 中所示的受力等效代替,即各平面受力均为F'=Fsin45=882 N。网格划分主要参数见表4。

图7 支撑杆受力

3.3 有限元分析结果

应力分析结果,如图9 所示,变形比例为24.3058。由图9 可知,最大应力为8.157 MPa,位于节点2088 处,最大应力远远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即σmax<[σ],因此,应力满足设计要求。位移分析结果如图10 所示。由图10 可知,支撑杆最前端节点为5048 处位移变形D 最大,D=5.475 mm,根据实际工作判断,最大变形满足实际工作情况。

图8 网格划分

表4 网格划分主要参数

4 实物制作与应用

根据设计内容进行实物加工制作,实物如图11 所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强度,转运平稳性好,操作方便,特别是能通过按钮开关调整轮胎的高度,比其他手动式的升降方法轻松方便了许多,同时也满足了安全要求,并且场地占有率较小,适用范围大,极大地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

图9 应力分析

图10 位移分析图

图11 实物

猜你喜欢

支撑杆液压缸底座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一种基于液压缸负负载回油腔的调速控制系统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螺旋推进器支撑杆断裂的分析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机械字码打印底座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
基于AMEsim背压补偿对液压缸低速运行稳定的研究
挂画魔架
垂直轴风轮阻力型支撑杆研究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支撑杆断裂的原因分析及新型挠性支撑装置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