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9-10-26蒋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结肠炎灌肠炎性

蒋忠

413400桃江县中医医院,湖南 桃江

结肠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可在微生物感染、生理变态反应、理化因子等因素影响下发病,且主要有感染性结肠炎、伪膜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较为常见,患者初期仅表现为腹泻、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病情较反复,除对患者正常生理代谢造成影响外,可引发结直肠癌,危及患者健康安全。而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结肠炎多由脾肾阳证候所致,故应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有效治疗[1]。因此,为对比分析脾肾阳虚型结肠炎治疗中温针灸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9月 收 治 脾 肾阳虚型结肠炎患者96 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4~57 岁,平均(40.51±9.43)岁;病程6~27 个月,平均(16.24±5.17)个月。对照组男25 例,女23 例;年龄25~59 岁,平均(42.03±9.87)岁;病程6~28 个月,平均(17.05±5.3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检查及镜检后均确诊为结肠炎,且均符合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的中医脾肾阳虚证候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

方法:①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选取腿部双侧足三里穴及阴陵泉穴,前腹部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下腹部肚脐与耻骨上方直线连接3/10 处气海穴为主要治疗穴位,确定穴位后,先对针刺点皮肤进行消毒,其后进针,进针后根据进针顺序依次于针柄上放置艾柱后点燃,3 壮/次,艾柱燃尽熄灭后,退针。治疗期间需做好艾灸灰处理,避免烫伤发生;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周期为1 d,共治疗6个疗程[2]。②研究组予以温针灸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温针灸方法同上;温肠汤保留灌肠方剂如下。黄芪30 g,当归20 g,苍术10 g,五倍子20 g,制附子10 g,细辛10 g,补骨脂15 g,炒白术10 g,槟榔片30 g,肉桂10 g,红藤20 g,苏梗10 g。使用方法:加水反复煎煮3 次后取汁400 mL,于每晚睡前灌肠,灌肠后需保留药液60 min,确保药液与肠道充分接触,200 mL/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周期为2 d,共治疗3个疗程[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及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取患者就诊当日及治疗结束3 d 内复诊首日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白介素6、8、10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进行检测;症状积分根据患者脐腹冷痛、黏液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共六类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测评,轻度症状记1 分,中度、重度症状分别为2分、3分,总分为18分,得分与症状严重度成正比。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较治疗前,患者症状积分改善幅度>80%;②有效: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在60%~8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症状积分改变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症状积分对比: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症状积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炎性因子指标 分 别 为IL-6 (40.68 ± 12.74)ng/mL、IL-8 (58.26 ± 12.54)ng/mL、 IL-10(16.26 ± 1.35)ng/mL、 TNF-α (39.29 ±14.63)ng/mL,症状积分为(4.87±1.24)分;研究组炎性因子指标分别为IL-6(42.63 ± 11.52)ng/mL、 IL-8 (42.63 ±11.52)ng/mL、IL-10 (19.21±2.58)ng/mL、TNF-α(22.67±4.32)ng/mL,症状积分为(2.98±0.97)分;研究组炎性因子指标、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临床选取有效方式治疗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实现治愈目的,降低疾病风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症状积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指标、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温针灸治疗中,通过对患者中脘穴、气海穴、三里穴等穴位的温针灸,可实现对脾肾血液微循环的有效调节,从而促进结肠免疫的改善,减少炎症反应;而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中所用药物可起到益肾温阳、益气补血、运气化瘀的作用,从而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故两类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则可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实现有效治疗[4]。

综上所述,应用温针灸联合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结肠炎症反应及症状,并实现有效治疗,可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炎灌肠炎性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