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谭中国地名 如何制造?
2019-10-25
地名的诞生
地名是一种生存技能。动物对自己生存和活动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记忆,或曰领地意识。这是动物的本能。比如大草原上的狮子,能辨认去哪里狩猎、去哪里喝水,也能找到回家育仔的路。它们通过咆哮和尿液气味标记领地,这种独特的气味,就是狮子们在大草原上标记的“地名”。
人类也不例外。考古发现的原始人类的遗迹,多在水旁河谷,即证明早期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特定的需求。著名歷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说:“在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对于其生活的地区,必须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生活下去。最初,他们必须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捕鱼、打猎,到何处去采集作为食物的果实和块根。”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渔猎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萌芽,人们从一个地区的停留生活地定居下来,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周围环境,更加熟悉了解。他们不但要知道水泽的分布、地势的起伏等,还必须知道气候的特征以及地方的种植可能性,他们不但要辨别方向,而且还要计算路程。”当人们为了和同伴交流,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标记,地名就诞生了。
一个地方有了名字,就有了人气,不再蛮荒。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下游流域,由于战国以前没有统一的河床,经常是洪水滔滔,泛滥横流,人们不得不居住在地势高亢的地方,躲避水患。渐渐地,在这种高坡台地上就形成了聚落,被人们冠之以“某丘”之名。这种地名,象征着居住的安全,直到现在,这些地区还保留着众多含“丘”字的地名。相应的,黄河中游地势稍高,没有太多水患,人们便选择在地形平坦又近水流处居住,所以这里的地名多含“原”字。
两汉时,以“乡”、“亭”、“聚”命名地方,表现了当时的地方基层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垒”、“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现,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有关;唐中叶以后,出现的“镇”、“集”、“市”则反映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场”、“务”则表明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地名中的考古密码
中国的地名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积淀,是其他文明罕有匹敌的。所以考古学家在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打听、研究当地的地名,从中发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比如,如果一个地名里有“坟”、“陵”、“岗”、“都”这些字眼,就要留心了,这里可能有古代墓葬、建筑的遗址。夏朝的王城冈遗址,就是因名发现的。史载,东京城东南有一座水门,因汴水经此通往扬州,所以俗称“扬州门”。考古工作者发现,开封的东南方有一个“杨正门村”,推测其是从“扬州门”演变而来。经过挖掘,果然在这里发现了东京外城的东南角。即使古代的城市、建筑都不见了,地名却保存至今,为今天的研究者留下了线索。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地名考古学”。
我国有很多名字中带州的地方,比如广州、贵州、郑州、扬州等。这些州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古代的人们很多都会选择在水边定居,选择在水边定居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大城市。一来是水是生活必需品,二来古代运输方式落后,对水路运输依赖很大。所以古代有的都城周边如果没大河,那么也会修运河。
“州”字拆开为“丶”和“川”,川是江河的意思,而“丶”是一个古字,意思为主,州字在古时的意思就是入住在河边。东汉的《说文解字》就有“水中可居曰州”的记载。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但凡名字中带州的城市,周边多半有大江、大河。有些地方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河,但是翻看史书还是可以看到此地曾经有大河故道。
中国的地名中最多的除了州,还有各种阳。在古代,阴阳除了玄学上的意义,还可以代表方位。阳指的是山之南,水之北。而阴则相反,指的是水之南,山之北。所以这就很明了了,名字中带有阳的地方,说明在它的南边有河或者北边有山。比如贵阳,设立之初就是因为它处在乌江南边。而名字中带阴的也具有类似的意义。
除了这些表达地理意义的名字,还有很多地名则包含了历史典故。比如北京的原名北平,这个名字是朱元璋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所取。而北京这个名字则是他的儿子朱棣因为将北平定为京城所取。天津这个名字也是朱棣取的,因为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曾经从这里渡河南下,所以后来改名天津,意思是天子经过的渡口。
再比如重庆,来历和它的字面意思一样,宋朝时光宗皇帝因为先被封王后来即位为帝,觉得双重喜庆,就将当时的恭州改名为重庆。
地名“建构”的世界
汉字是表意的,所以汉字地名不止是一个空间范围的代号,它本身也具有丰富的含义。一个美好的地名,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当人们把美好的词汇赋予一个地方,地名本身也与当地的风景一起成为审美的对象,相得益彰。
中国很多地名都是诗化的,充满了画面感。比如仙居,位于浙江,原名永安,宋徽宗以其山水秀丽,“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为仙居。弥渡,位于云南,民国《云南行政纪实》中说:“古时溪河横流,行人迷渡,因名迷渡。后以迷字欠雅,更名弥渡。”雨花台,位于南京,相传梁武帝时期,有高僧在此设坛讲经说法,讲到精彩之处,满天落花为雨,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此地也得名雨花台……看到这些地名,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一幅幅美好的意境,心生向往。
还有一些地方引史为名。比如:成都,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中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还有一说是望帝杜宇路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闻喜,原名左邑,因西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刘彻经此地时,听到官军破南粤的喜讯,遂改为闻喜。灵石,则因隋文帝开皇十年挖河道时发现了古代陨石而得名。
中国人对“名”有一种执念,相信有其名必有其实。地名,是中国人改造现实、“构造”理想世界的一种方式。古代的名士们热衷于给自然景物提名就是一个缩影,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山崖、石壁、怪石上留下了无数题刻和诗文,而且非常富有想象力。比如,天然的岩洞,被比附为仙界的“三十六洞天”,名之“洞灵真天”、“紫玄洞照天”等等,奇峰怪石被提名曰:老人峰、仙人下棋、童子拜观音……给山川丘壑提名,是中国人征服自然的方式,人们巡游其间,仿佛造物主给世间万物取名字。而且,这些名称所包含的思想和意趣,远远超出了自然景物本身,成功地按照人们的理想“重构”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