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父母的爱,需要时间与智慧提取
2019-10-24韩云朋
韩云朋
1.
童年时的我,很崇拜父亲。
因为他似乎懂得许多我不知道的事,也常能讲出一些朴素却实用的道理。可进入青春期后,我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他的判断“失灵”,这让我开始觉得,他有些观念,也不能全信。
这种前后对比,一度令我陷入矛盾:父亲的话,有时对,有时不对,一生那么长,他也一定会给我提越来越多的建议,那我到底啥时候该听,什么情况下该信自己?
与这种犹疑相伴的,还有一丝愤怒:您自己说的话都不一定对,还动不动给我下指令,这不是添乱吗?
所以,我也常常与他争吵、赌气。
这个“死结”好长时间都解不开。
直到大学二年级,我选修了一门沟通课,学到了一个知识点:人和人之间,传递的内容分两种,一种是主观看法,另一种是客观信息。信息是可复制、可借鉴参考的,观点却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长辈们总想把来自自己那个时代“亲测有效”的经验,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子女。他们在灌输时不会区分哪些是可供参考的信息,哪些是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观点。他们想的只有一件事:多告诉你点东西,尽可能地帮你成长得更顺利。
那一刻,我找到了对待父母意见的办法:凡是客观信息(比如一些案例、数据)我都默默记下,当作参考。遇到主观观点(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从事什么职业才算有出息),都要谨慎吸收,多处求证,并追问得出该结论的论据,看看有没有过去时代留下的烙印。同时,我也更加理解长辈们的心情:他们爱的方式可能不太高明,但无法否定他们爱我的初心。
于是,我再也没跟父亲发过火,哪怕他说的不对,也会先回一句:您的出发点是好的,您这么说也肯定有您的考虑。
然后回过头来,怀揣感激,继续按正确的路线行进。
2.
从读初中开始,母亲便身患重病,辗转全国求医,我只好住在老师家里。高中与大学阶段,又都是住校,一年三百多个日夜,跟母亲的相处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两个星期。
渐渐地,我发现一个问题,母亲对我特别不放心。在她的心里,我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每次通话,嘱咐我的都是一些很简单又很琐碎的事情。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她:妈,我都这么大了,也在外面独立生活了这么久,您怎么就是不信任我呢?
母亲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分离时间太长啦,一想起你啊,脑海中就浮现出你上小学时的样子,就总想对那个小小的你多说几句。
我恍然大悟:这件事,还真怪不得母亲。由于聚少离多,父母错过了我的成长和成熟,如果不展示一下,他们无从知晓我的能力,便会对我不放心。于是从那以后,每次跟母亲打电话,觉得没什么说的时候,我就挑一个最近自己面临的小问题,并告诉她我是怎么思考,又是怎么解决的。家里遇到什么情况,我也会尽可能理性地帮忙分析两句。
久而久之,母亲通过这些信息,终于意识到我长大了,便不再对我叨唠,也更支持我独自做决定。
3.
从小到大,父母便要求我上进,告诫我勤勉,鼓励我不服输、不认命。
这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毕业后也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但随着生活的推进,“副作用”也一点点显现:我常常会陷入到与他人的比较当中去,总会莫名地惧怕落后,倍感压力。
一次下班后,我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苦恼和恐惧,不料,他们不似当年般积极,反倒云淡风轻地改口道:哎呀,不用给自己那么多要求啦,过过普普通通的小日子不挺好么?知足常乐,起码不用像我跟你爸一样,下地种庄稼了。
我很纳闷:当初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父母笑道:当时我们担心你小小年纪便以避世为借口,不肯吃苦用功,怕你将来处处都被生活牵着鼻子走。对你提要求,是想给你未来的生活更多说“不”的权利。如今你也长大成人了,已走上正确的轨道。现在的我们,只想让你过得更加满足、开心与平静……
挂掉电话后,我摇头笑笑,回忆起过往的点滴经历,慢慢想到,也许这就是父母吧:
他们平时会对你唠唠叨叨,遇到事情时会无法自制地向你传授老经验,在你年少时会推着你去长风万里,在你焦慮时又会劝你安于内心。是的,他们会有很多种我们难以理解的举动。
但诸多表象之下都只有一个不变的真相:他们是真的爱你。
只不过,这份爱,需要我们用智慧一点点去消化,用耐心去轻轻安放,也需要经由我们的成长和成熟,去和解,去回味,去参透,去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