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土地上的薪火传承

2019-10-24许乐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黄洋界井冈山长征

许乐

江西,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近现代史册上写下了令人景仰的红色篇章——这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的第一枪,从此开启了人民军队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斗争;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放劳苦大众的“星星之火”在此得以燎原;这里走出了无数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红军将士,在“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澎湃动力下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这里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自我革命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感恩奋进·共和国摇篮谱新篇”全国党刊全媒体江西行联合采访团走进这片热土,穿越历史时空,回望峥嵘岁月,重温初心使命。

瑞金:孕育梦想的“红色故都”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距瑞金市区5公里的叶坪乡叶坪村,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拥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当时瑞金有大约24万人口,参加红军的就达十多万人。

“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这里是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临时中央政府内设“九部一局”,相继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土地法》《婚姻法》等重要法律。

瑞金,可以说是新中国的雏形,是共和国的根脉。

在瑞金的东南部,因整个村庄的村民大多姓华,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组故而得名。郁郁苍苍的山林,随着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十七棵松”的红色故事光芒闪耀、熠熠生辉。

20世纪30年代,为响应中央苏区号召,仅43户人家的华屋村民不仅踊跃捐粮捐钱,还积极参加红军、投身革命。

华质彬、华钦梁、华钦材等17名加入红军的小伙子,在临行前来到华屋祠堂后山,每人栽下一棵松树,以此表达不怕牺牲的坚定决心,也借此寄托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

青松依旧在,不见故人归。在风雨如磐的战争岁月中,17位年轻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一直尸骨难寻。80多年来,华屋百姓只能把这17棵松树当成烈士的英灵与化身,每年清明时节前来祭拜,从未间断。

在离叶坪村不远处,便是沙洲坝红色旅游景区。当年因叛徒告密,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被迫从叶坪转移至沙洲坝。在这里,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挖了一口井,即后来闻名遐迩的“红井”。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填掉这口井,当地群众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间又把井挖开,就这样填了又挖、挖了又填,反反复复好几次,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胜利。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的情思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从这里出发,也是从这里走向更远。

于都:豪迈悲壮的“长征起点”

于都,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东部,于西汉高祖六年建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要冲”之称,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

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塊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发源地、中央苏区的“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从这里走出16位人民共和国的将军。

“于都长征第一渡”位于县城东门,是当年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长征出发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以及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的长征第一步。

站在于都河畔,生与死、聚与散,风与雨、血与火,一幕幕历史场景扑面而来。当年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条河,渡过去就是一次生离死别;这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漫漫长路;这一路,将要面对多少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于都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程。

当时于都河上没有桥,而河面最宽处达600多米,最深处至3米,且水流湍急,只有3个渡口可以蹚水过河。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快速渡河,红军临时征调民船作为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在5个渡口搭建浮桥。

红军长征出发时,国民党的军队已逼近于都。白天,空中不时飞过敌机。为躲避敌机侦察,军民们每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不留任何痕迹。5个渡口的浮桥反复拆搭15次之多。

架桥过程中,听说红军缺木料,沿岸百姓拿出家里的门板、木料,甚至有老人把自己的寿材都送给红军;为了给红军供应充足的口粮,当地群众四五个人守着一个土垄,日夜不停地加工粮食,保证“人停垄不停”;于都百姓倾其所有,出动了上万劳力和800多条船。据统计,仅在红军长征出发前的1934年5月至8月,于都人就献出粮食79 390石。在当时,这相当于于都全县30万人3年的口粮……周恩来对此曾动情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长征前,于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1.6万多名于都儿女参加了长征,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提供了人员保障。据统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参加红军的人数达67 709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达1.63万人。

为了给战略转移的红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当地苏维埃政府还组织了近万名民工随军出征。依依惜别之际,于都人相信,亲人还会归来。但战争的残酷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当年跨过于都河的于都子弟,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仅幸存277人。

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着当年搭建浮桥用的门板,还有被单、草鞋、箩筐、藤篮、锅碗、渔船……这些见证了悲壮历史的遗物,每一件都有着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每一件都深藏令人动容的红色记忆。走近这些文物,仿佛走进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往事……

井冈山:永载史册的“革命摇篮”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1927年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后,毛泽东、朱德先后率领起义部队残部来到井冈山,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因此,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就是在茅坪八角楼的清油灯下,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思想。在八角楼毛泽东旧居,透过卧室顶的斗八藻井,几缕难得的光亮照进昏暗的屋子。也许,当年毛泽东也会时常凝望这口藻井,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出了八角楼,沿着小路盘山而上,前面就是声名远播的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坐落在井冈山大小五井的西北方,海拔高度为1343米,是茅坪通往井岡山的要隘。黄洋界上山峰似剑,绝壁悬崖,云雾缭绕,弥漫山间,大风吹来,卷起一阵阵云涛云浪,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有人将其称为“汪洋界”“望洋冈”。

黄洋界上有三条狭窄崎岖、盘旋而上的山间小路:一条北经茅坪村,与江西省的永新县相连;一条西连大陇村,可抵湖南省的炎陵县;另一条则南接井冈山上的大小五井村,直达当年主力红军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中心——茨坪。

1928年的四五月间,红军利用这一天然地势,在黄洋界三条小路的连结点上建筑了三个防御工事:右边一个工事用以控制通往茅坪的小路,阻击从江西永新方向进犯井冈山的敌军;左边一个工事可控制通往原宁冈大陇的小路,阻击从湖南炎陵县方向来犯的敌人;这两个工事的后山顶上,设立了一个瞭望哨所,用以观察山下敌军的动静,以掩护前面两个工事。三个工事互为犄角之势,作战时可以互相呼应,组成井冈山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黄洋界哨口。

1928年8月30日,在井冈山军民第二次反“会剿”战斗中,红军凭借黄洋界这一天险,在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退大批敌军的多次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当时,正率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毛泽东在途中得知这一喜讯,欣然写下《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毛泽东的这首词分明是在赞扬黄洋界保卫战,为什么不以《西江月·黄洋界》为题,而要舍小取大、以“井冈山”为题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汪建新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分析:“黄洋界的含义相对狭窄,是个哨口,是个战场,是场战役,顶多是个军事概念。而井冈山不仅代表一个区域,更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政治概念。对照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此役的评价,一切疑问自然烟消云散:‘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一种革命实践,捍卫了一条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这是毛泽东诗赞此役的根本原因。”

井冈山上的红色故事太多太多,绝非一篇文章能道尽说清。井冈山,用红米饭、南瓜汤养育了红军将士,用革命火种点燃了燎原之火,用“五百里”铜墙铁壁铸就了“中国革命的摇篮”,用擎天的“五指峰”托起了中国革命的璀璨群星。

致敬,雄伟的井冈山!

猜你喜欢

黄洋界井冈山长征
冯贵华
西江月? 井冈山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