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法烂漫,抒情传神
2019-10-23程舒雅
程舒雅
摘要:墨法作为书法作品中外现的表现形式,其对于整体的情感表达与书写者内心的展示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墨法;抒情;神思
无论是杨雄的“书为心画”,还是布封的“风格即人”,亦或是黄庭坚认为,“观其书可想见其风采”[1],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地认为作品中需要表现出作者的内在性情,精神面貌。书法作品中,除了广受关注的字法,章法等,墨法也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性情、精神来。古往今来,书家们或是无意,或是有意,在墨色中体现出多样的变化来,表现出不一样的审美意境。或者是自然生动地传达情致,或者是鲜明地表达心中情绪,总之,墨色的运用,会带给审美受润物细无声式的感染。
一、墨色变化中的情感
在不自觉的墨色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情感也是随意自然的。
点画飞白,速度使然。毛笔在自然运动的过程中,一旦速度过快,在纸面上就会留下来较为虚的笔画,这样的笔画就能够和墨色厚重的实笔形成对比,因为是无意中速度较快造成的,所以往往有着较为自然的灵活感,同时,有富有动感。例如在孙过庭《书谱》中,就有多处因速度快而出现的笔画中空亦或是飞白。王安石淡墨作书,曾有“率多淡墨疾书……”[2]由此可见,淡墨与疾书是联系到一起的。
笔端干渴,胸中激荡。在书家还没有有故意通过墨色变化物化心中的情感之时,大量枯笔的使用,笔端呈现干渴姿态,多为书写者情绪过于激动,而忽视了笔端墨将用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作品可真实地反映书写者的情感,故而更加具有感染力。颜真卿《祭侄文稿》尤为突出,唐人尚法,然而在颜真卿此作中却丝毫没有唐人法度森严的气象,反倒是颇具浪漫主义精神,毫无遮拦地展现了颜真卿在写此作时的悲愤之情。
二、墨色墨法中的意趣
有人无意为之,见识到了墨法中渗透出来的别样意味,自然就有人有意地在墨色墨法上进行变化,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意趣。
一点如漆,润而有光。从魏晋到唐宋,书家对于墨色的追求,大多以追求神采,艳丽为主,直至北宋才渐渐有所改变。“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 ,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3]肉,即为笔画的肥厚,墨色是笔画的直观体现,在强调风骨,向往神采的魏晋人眼中,淡墨少神,洇化过多,没过了筋骨,就成为了“墨猪”。故而,“魏晋六朝 ,专用浓墨 ,书画一致 。”[4]王僧虔提出 “仲将之墨 ,一点如漆 ”[5]的说法,想要“一点如漆”,必要墨色有神,这与王僧虔追求“媚好”“风流趣好”的追求是一致的,也体现了时代的追求。南朝人欣赏婀娜多姿的姿态,而非东晋前期“骨势”的追求。若要“媚好”,必得有血有肉,过于骨感瘦硬,则失了风流,“纯骨无媚,纯肉无力。 少墨浮涩 ,多墨笨 …… 浓纤有方 ,肥瘦相和 ,骨力相称 。”[6]可见,此时时人对于墨的追求是黑,有神采,不浮不淡。唐人尚法,又有中和之意,在墨法的表现上自然不会过于偏激,忌过淡,也不喜过浓,因为“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 ”[7]不浓不淡,确实合乎法度,但是未免过于中庸,所以孙过庭曾论述,“带燥方润 ,将浓遂枯 。”[8]不过这种“燥”“润”“浓”“枯”都是较为自然的体现,而非有意的做作。宋以前多用松烟墨,松烟色冷,光泽度低,但颜色较黑,不过在当时,松烟墨看起来至少是莹润的,李白就有诗曰“上党碧松烟, 夷陵丹砂朱。兰察凝珍墨,精光乃堪掇。”[9]唐时松木资源丰富,若是采用较为粗壮的松树树干烧烟制墨,油脂含量较现在更高,所以当时的松烟墨写出来不至于一点光亮也无,至于现在所见的墨迹没有光泽,乃时间之过,“是为松烟之故……时间久了有渐渐脱落、颜色惨淡之弊 ”。[10]
到了宋朝,油烟墨制作成熟并开始广泛使用,书家对于墨色的追求有了新的变化,此时出现两个分支,一个追求黑而亮,一个开始注意淡墨的使用。苏东坡就是追求黑而亮的一类,“黑而不光索然无神气,亦复安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浑,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11] 小儿目清澈有光,且乌黑,苏东坡追求的正是这种黑亮有神气的墨色效果,他的笔下,笔画厚重,也只有黑中透着亮的油烟墨能够使厚重的笔画增加神采。苏东坡一向认为,“书必有神 、 气 、骨 、 肉 、 血 , 五者阙一,不為成书也。”[12]对于“肉”“神”的追求,是继承了六朝余风的结果,所以自然不会写出抛筋露骨的字,因而以浓墨书写,加上油烟独有的光泽感,使得笔下的媚态与神采更加突出。
淡墨萧远,神采亦存。欧阳询认为,“淡墨伤神”,实则淡墨也有神采,只不过此处的神采不再是魏晋后那种黑白对比鲜明、隐隐透着反光的神采,而是有如吴带当风一般的神姿与轻灵。宋朝文人画开始兴起,绘画中笔墨的运用,必然会波及书法,在“尚意”的过程中,少不了淡墨的追求。宋朝苏东坡追求浓墨华彩,连同他的得意门生也如此,但是与其同时代的书法巨匠米芾却开始注意淡墨地运用了。“李邕三帖……淡墨,淳古如子敬。”[13]是以,米芾注意到李邕用淡墨书写,作为一个艺术眼光敏感的艺术家,米芾在其作品中也运用了淡墨的书写;他自言“臣书刷字”“戏墨”,足见他对于墨色变化的重视。在米芾的《至彦和国士》中,“视其背……”等几字,墨色较淡,可见纸本底色,笔画重叠处亦清晰可见,这与浓厚的墨色书写有着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温润而又典雅,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风,也并非索然无味的寡淡,而是于变化之中可见风姿的神韵。米芾对于淡墨的运用或许只是“自娱自乐”一般的“放笔一戏空”,到了元人那里,淡墨就是绕不过去的必由之路了。元代文人画盛行,水墨之法从绘画渗透到书法,“字生于默默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14]书法也开始注重墨中水的运用,不过此时的淡墨只是相较于前代而言,并非是淡到字字都可见纸本底色。明人董其昌对淡墨钟情不已,这一方面源于对古人的学习,“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15]其书法作品体势轻盈,却不轻浮,有内心真挚情感却不怪诞狂妄,正符合禅宗反观己心,坐化参禅的道理;其作品中,字距行距较大,留下了反观自己的空间。笔势,意趣,都带着禅宗梵音阵阵显露出来,以淡墨书写,除去浮华之气,涩中带润,笔意虚淡,充满着空灵玄淡的氛围。
浓淡兼用,节奏鲜明。进入明朝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人的心态也随之一变,各种反映真实个性的思想开始在文化界艺术界弥散开来,由是,浪漫主义的旗帜飘扬在明朝书家的眼前。书法由之前的研媚、温和变得恣意狂放,较为自然的墨色变化难以满足当时书家内心的狂放,所以便有了虚实浓淡变化极为明显的墨法运用。徐渭有水墨之变,浓郁干涩相对,任性泼辣并举,彰显个性,展现对传统的离经叛道。王铎身陷世人对其政治选择上的诟病之中,胸中郁闷,自是倾泻于笔下,焦湿浓淡并有,如同舞曲一般节奏鲜明,强弱分明,浓墨雄强处,尤在大漠戈壁听战鼓雷鸣,淡墨枯笔处似断井颓垣有瑟瑟秋风;如其《唐诗九首》,浓淡相间,沾墨起笔处墨重,写至笔尖无墨,便用笔根书写,观之便知其气息如何,速度如何,何处停顿,何处顺势而下,有鲜明的节奏感,王铎虽心中难平,但也并非如颜真卿一般,他的强弱虚实变化实为有意为之,这其实代表了明末书家心中难平的思绪,以强烈的墨色变化体现出来,挂在高楼广厦之内,强烈而吸引眼球,故意要彰显个人情绪,“麻风遮体……臃肿蹒跚,无复人状。”[16]此时书家借助墨法传达出来的,自然和董其昌一派的恬淡之情不同,自是张狂苦闷之心了。
淋漓幻化,天真率然。有光无光,或浓或淡,间或枯湿,都成为成法,若说对于墨法的创新,当属黄宾虹与林散之。“墨法 、积墨 、 宿墨 、 焦墨 、 破墨 、 浓墨 、 泼墨 、 淡墨”是黄宾虹在绘画中总结的用墨七法,他在书法中,对于宿墨 、焦墨 、渴墨 、浓墨 、 淡墨亦有运用,林散之将其进一步拓展。二人对于墨的运用,尤其是宿墨的运用更是开一代先河,浓稠的墨被放置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煤与胶分离,落在宣纸上产生独特的洇化效果,小颗粒状的墨在纸上,并不能立刻化开,而是随着水分的蒸发缓慢释放,由此能够产生深浅不一的模样,出现一个笔画中色阶不同的情况,所以能够收获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并非人力所能够控制的洇化效果使得书法具有变幻多姿的效果,率真不矫揉,以墨色淋漓,展示率然的精神。
三、总结
墨色的变化,墨法的运用,不仅仅是技术实践层面上的运用,更是可以表现书写者的内心情绪,趣味;是可以书情感,传神思的。对于变化多端的墨法,无心之巧,是自然的传情,也是后世有意模仿得来处,有心之用,则是抒发心意,一展神韵的助推剂。古往今来,墨法的追求从黑到亮,到淡,到多变,到奇趣,无一例外的都是时代审美追求与个人审美趣味双重作用下的产物。由古人之墨法,可见古人之思,故而情思神韵,也可由墨法传达。
参考文献:
[1]唐·张怀瓘.文字论.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55.
[2]宋·内院奉勒.宣和书谱.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3]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卫砾.笔阵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4]黄宾虹.黄宾虹文集.杂著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5]唐·張彦远.法书要录卷一·王僧虔.论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6]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 ·萧衍.梁武帝又答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7]明·潘之涂.书法篱钩卷六[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861册-379页.
[8]唐·孙过庭.书谱[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812册-35页.
[9]唐·李白.酬张司赠墨.全唐诗卷一七八[M].第1813页.
[10]蒋玄儓.《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11]宋·苏东坡.仇池笔记卷上·论墨[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863册-11页.
[12]宋·苏东坡.仇池笔记卷上·论墨[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863册-11页.
[13]宋·米芾.书史 [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831册-38页.
[14]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卢辅圣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1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M].景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
[16]《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