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一线,不忘初心
2019-10-23于军
大家好!我叫于军,是河南新华印刷集团印刷车间四色机领机。
从1994年至今,我在一线岗位待了整整25年。因为印刷工作的特殊性,我们除了八小时三班制,生产旺季没有周末,淡季时每周也只能休息一天。我已记不清自己印刷过多少本书,与轰鸣的机器共度过多少个喧嚣的夜晚。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名普通印刷工人的初心坚守和使命担当。
25年前,我来到河南新华印刷集团印刷车间成为一名学徒。装版、校版、校准墨色,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为了多熟悉几台机器,多印几本书,我恨不能一天当成两天用。印刷车间机器轰鸣、油墨味重,为了练好本领,我经常主动加班、值班。
一本图书经过作者呕心沥血的写作、编辑“三审三校”的把关和设计师苦心孤诣的艺术呈现,到最后能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完美呈现,印刷环节的“收官之作”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车间主要印刷教材,教材是特殊产品,不能出千万分之一的差错。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份责任,代表着河南新华印刷集团的水准,每一本教材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河南新华印刷人的良心。
把良心印制在每一本教材上,就是我的初心。
装版校版迅速精准,校准墨色几无差错,让我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短短三年时间里,我由学徒成长为领机。后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厂里的机器也不断升级换代,很多人争着抢着用新的,我却主动向领导申请使用老机器。为此,爱人常常抱怨:“你看人家水平还不如你,开着新机器一年比你多拿几万块。你是技术能手,又是车间骨干,却用着车间最旧的机器,就不能找领导说一说换台机器,那破机器又费力又不挣钱,有什么干头?”是啊,新机器故障少出活儿多,谁不想用,可老机器总得有人用。车间里,能把老机器的脾性摸得烂熟的人可不多,我不担当谁担当!
2000年初,妻子怀孕了,我欣喜若狂。100公里外的小城获嘉,有我的妻子,和我即将出世的孩子。妻子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骑摩托车上班的路上,不小心滑倒,哭著给我打电话说,我的牙都快磕掉了,疼死我了。可我笨嘴拙舌的,也不知道怎么哄她,话憋在嗓子眼儿就是说不出。她的委屈和心酸一股脑儿爆发出来:“别人的老婆怀孕了,车接车送,呵护备至,我怎么就嫁了个你,一年到头见不着几次面,挣的钱都填补了车轱辘……”此时此刻,我的心早已飞回了妻子的身边,可我耳畔热烈轰鸣的印刷机提醒着我,这正是教材印制的高峰期,我不能离岗,也无法离岗。作为一名领机,为河南教材用书保驾护航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无法推脱,也不能推脱。强忍着内心深深的愧疚和自责,安慰了委屈哭诉的妻子,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时间走到了2010年,我在一线默默耕耘的第16个年头。我顺利通过了全省的初选,得以参加第二届全国印刷大赛!备赛的过程是辛苦的,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实操环节还好,可以在印刷车间练习。难的是理论,尤其对于我们常年坚守在一线的技工来说。每晚睡前洗脚的时候,每天早起去洗手间的间隙,都是我熟悉题库的零碎时间。为了把题库烂熟于心,我甚至在妻子做饭的时候,一手抱着小儿子,一手拿着题库背。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百分之三十理论一分不丢!
苦心人,天不负。我最终在那届全国印刷大赛中拿到了名次,还获得了二等奖,一战成名。而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印刷技能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更别提在全国大赛中拿名次了!这让我觉得,一线工人也有春天,只要默默耕耘,就能收获春华秋实!
与此同时,集团领导也对我倾注了更多的关怀,有天领导见我说,于工,你的技术在咱们厂是一流的,但你也要提升对自我的要求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才是!我当时一听,心里紧张得不得了。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技术工人,也能入党吗?领导说,像你这样的技术型人才,也是党十分欢迎和需要吸纳的呀!
2012年,我40岁,终于在不惑之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站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党组织以它博大的胸襟接纳了我,我感受到温暖的传递,也更加坚定了印好每一本教材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我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党组织的悉心培养下,我从自我狭小的圈层中跳脱出来,融会到强大的集体队伍中来,从小我走向大我。如何才能更好地印制每一本书,如何带动大家都能提升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准,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成为经常盘旋在我心中脑中、敦促我不断思考的事情。
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技能,我在工作之余自学了印刷原理、印刷工艺、印刷材料、印刷机械等专业课程,同时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实践操作技能,他们仅凭声音就能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哪里可能出了问题,我也要像他们一样!那些日子,我玩儿命似的拼着干,我爱人说,我的汗毛孔里都能渗出墨来,甚至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子里呼出的气也带着油墨味儿。
2018年8月,我听说河南新闻出版学校在上海请了两个老师讲印刷大赛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当时正值教育部统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印制旺季,我连续多天下夜班后不顾疲倦、放弃休息时间赶赴出版学校参加培训,回来后再通过机台操作把理论应用于实际,试验成熟后把这些经验共享给车间人员,大大提高了教材印制质量和效率。这一年年底,我所在的机台因政治可靠、品质优良被指定为印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专用机台”。为确保印制质量,在印刷前我带领全体机台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保养和调试,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最终,我们印制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达到国家优质品质量标准,荣获“国家重要政治出版物奖”。
也是在这一年,我以河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印刷大赛总决赛,最终取得全国第八名的成绩,再次荣获二等奖。说实在的,近些年我拿了不少荣誉,全国印刷行业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标兵、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等。但我想说的是,我既不是天生的印刷能手,也不是专为荣誉称号而生!我是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在印刷行业改革创新的大潮中,伴随着无数孩童欣喜翻阅图书的目光,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印刷工人,“不忘初心,匠心筑梦”是我永恒的追求。
我已在车间工作25年,经常有人问我,车间工作那么苦、那么累,一站就是8小时,还是三班倒,你就没想过换一种生活方式吗?说实话,我想过。因为印刷工作的特殊性,加上常年作息不规律、劳动强度大,车间很多员工得了这样那样的病。而我在日常工作中,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日去为其他员工顶班,使他们能多休息几天。孩子和爱人有时埋怨我,“你就不能少顶几天岗,陪我们出去玩几天吗?”我总是愧疚地对他们说:“有时间我一定多陪陪。” 但我知道,我的这个承诺不可能兑现。谁让咱是师傅呢,谁让咱是共产党员呢?党员就要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要有这种责任心,有这个担当意识。这些年来的忙碌工作、加班加点,看似失去了很多,但我觉得我得到的更多。除了家人的理解,我还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同事的认可、领导的关心、组织的厚爱。我感觉自己非常幸福,我的人生虽然平凡,却也充实而有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匠心筑梦,砥砺前行。不管行至何时何处,我都不会忘记组织的殷殷嘱托,我都会牢记千万学子看好书的热切期望,不丢新华印刷人印好书的初心使命,为实现河南新华腾飞、为推进印刷事业发展、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积极付出、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