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媒体人的初心与使命
2019-10-23王艳
我叫王艳,来自河南项城,是一个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媒体人。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一个人,因为,他的日子不多了,我特别想让大家知道他,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也是项城广电改革的开创者,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也不会有今天的项城融媒,这个人就是原项城市文广新局长局长,也是我的师父田华。
2010年8月,在项城全市干部公选中,我被选拔为项城电视台台长,那一年,我28岁。当时我所面临的项城台是什么情况呢?台里有160多个职工,已经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人心涣散,内部矛盾重重,我的心里也一片茫然。这时,田局找到了我,他语重心长地说,困难也是机遇,项城台的出路就在于改革。一句话点醒了我,对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于是,经过外出学习观摩和深入的调查思考,我们在台里开始了第一次大的改革,首先要啃掉的就是体制改革这块硬骨头。这样一来,就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讥笑、议论、谩骂、造谣、污蔑、跑家里闹,莫名其妙的脏水都朝我泼来。包括现在,我还在忍受着这样的痛苦。可是,这样我就裹足不前了吗,我就放弃改革了吗?我之所以敢于改革,是我有一份自信,就是我的人格自信。
除了声誉攻击,还有别人不理解的苦恼,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我当了台长,他原本觉得能沾个光,结果不但没沾上光还把他工作给调整了。他怒气冲冲跑到我办公室,“王艳,你改革谁都不能改革我!”我说我改的是制度呀,不是改哪个人的。他更恼了,拍着桌子喊:“你敢改革我,咱一辈子不来往!”说着,抓起桌上的花盆一把摔了个粉碎!我的闺蜜也来找我,要求把她的工资放后勤。确实,那时候她是副高,工资能拿到3000多,可我同意了她,大家都来找我调谁还干一线。一见我拒绝了她,她立刻就翻脸了:我去告你,纪检会见!
别人说我是个女汉子,可我不是个坚强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突然会有种孤独和苍凉感,我是个女孩子我也需要得到呵护,可我却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境地,好朋友跟我反目,闺蜜也离我而去,回到家家人也埋怨我,搞的众叛亲离,我何苦接这烂摊子呢,我究竟图的什么,前进还是后退,坚持还是放弃?我知道,此时是我人生的一个关口,也是项视生死存亡的一个关口,我只有咬牙坚持,为了支持我信任我的人,为了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关键时候,还是田局站出来义无反顾地支持我。他说:王艳,只要真心真意为大家好,只要改革能成功大家一定会理解。他安慰我给我打气,又去找带头闹事的职工谈话、做思想工作平复了他们的不满。
通过这次改革,激活了项视的一潭死水,短短三年时间,项视就成功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县域媒体的20强。
改革从来是单枪匹马的事情,直接主管领导的支持,是改革的关键所在。正是田局对我这样大胆用心的支持,使我没有了后顾之忧,我才能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虽然项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改革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万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创新既是巩固改革已有成果,又是开辟新天地的动力。项视改革的最大难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而人的问题是改革的核心。我们就创新体制,真正完全实现了企业化管理,全员聘任制,体制内外一个样,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对县级台来说,现有人才留不住,高端人才不愿来,这是普遍的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人才创新,开始面向全国招聘人才。我们留住人才就两条,一个是制度,一个是平台。所以说,小县城也能留住大人才。
在人才方面,我们不但引进为我所有又为我所用的,还做了不为我所有又为我所用的,建立了融媒体智囊团,聘请媒体专家为我们献计献策、把脉问诊,他们也乐于把项城作为课题研究的试验田。有一位在全国很有名气专家,我上门找、打电话请都请不到他,后来才知道,他是因为GDP太低,怕砸了牌子。我不甘心,恳请他无论如何去看看我们的团队,如果还是看不上,决不再勉强他。他到了项城只问了一句,80后有多少?然后70%的都举手了,一看我们团队这么生机勃勃,他立即把模式落户到了项城。类似这样的专家我们在全国有36位,也是我们的智囊团、人才库,这也是我们集中招才又集智,发挥了集智效应,这样,使项城的融媒体改革具有了全国的视野和全国的优势。
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既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媒体自身的需求。所以,媒体融合发展是这几年我们要着力攻克的难题和目标。项城的媒体融合,不但融的早,融的快,而且要融的好。目前,项城融媒体是主流舆论宣传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集中了8大平台,70家网站,42个微信公众号,还把公交车站牌等所有能发声的全部融到融媒体中心。融合便民服务,把水、电、气,文化、医疗、教育等都融进来,还融合了市民之家、各镇办服务大厅,打通了数据,打造群众掌上政府,使融媒体中心真正成为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抓手和载体。
总书记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不做昏官、懒官、庸官、贪官。我认为当官最重要的是敢于担当,要担当首先是不能怕得罪人。项城在创卫过程中,一个局长因为工作不力,我们坚持了曝光。这位局长就特别生气,他曾经是我的上级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这样做他根本无法理解,而且很多人也无法理解还讥笑他,你还当局长,电视上给全市人民做检讨,不成心出你丑吗?他非常恼火指着我鼻子数落,王艳,我对你不好吗,你的成长是我培养了你,你就这样报答我的吗?我无言以对,晚上,我去局长家检讨,我说,我不是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但这是我的职责,不管你生我气还是误会我,我都得这么做。
后来,我们在全国第一家推出了政务栏目《电视问政》,被项城百姓称为项城的焦点访谈。我们问的全是各部门一把手,现场就是真问,问的面红耳赤,甚至问的下不来台。栏目刚办时,有人跟我打听、都问啥,如果我把内容透出去,那问政岂不变成作秀了吗,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正是敢问,真问,我们的电视问政帮群众真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百姓们的点赞。
要担当就要把二个维护担在自己肩上,一个要让中央的大政方针落地生根,让总书记的声音家喻户晓。我们的传习广播,总书记的讲话每15分钟广播一次,每天广播96次,打通了党和政府声音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另外,要把二个维护融入到家庭、家风、家教当中,让基层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知党恩、感党恩。我们的好媳妇评选标准从前只讲孝,现在讲孝和忠,既要讲孝道也要忠于国家忠于党。
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就两句话,一身正不怕影子斜,二只有真干净才能真干事儿。要把一个“廉”字时刻牢记在心头。从当台长、当部长到当市长,不同的角色我也经历了不同的诱惑。有一次,我一个高中同学到我办公室“叙旧”,临走时留下一盒茶叶,打开包装盒后里面竟然装的全是现金。这么多年,在不同岗位上我拒绝过成沓成摞的现金,各色各样的购物卡,各种名目的礼品,因为我知道,如果放松廉字这根弦,随时随地就会栽跟头。我说话有底气,办事敢硬气,是因为心中涵养了不贪、不占这么一股豪气。
不收礼也不办事,不是真廉洁。不收礼又能给群众办事,解难事,才是真廉洁。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邻村的一个年轻人趁我没在家,给我父亲送了十万块钱,我立即让父亲把钱还给了他,后来我了解到,这家人做个小生意还赔了精光正愁眉不展,我觉得应该帮他们解困,年轻人也确实很优秀,我就把他的情况反映给了有关部门,经过几天的奔波,终于为年轻人在一家企业解决了工作。坚守、奉献说起来只是个名词,但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事业和家庭的两难选择,这种矛盾和困境我们都会經常面临的,我们是避不开这个矛盾的,必须有个取舍。说实话,我都不敢说我的女儿 ,我错过了她的童年,我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没有陪她看过一场电影,没有陪她看过一回病……
也许在大家看来,今天的我很风光,到处讲课到处传授经验,这是动力可也是巨大的压力,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王艳,你还能坚持多久。但是,当我看到全国媒体人对项城融媒寄予的希望,看到小伙伴们快乐幸福的工作,看到项城老百姓对媒体的信任期待,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力量。
心心念念为老百姓办事儿,时时刻刻守好党的宣传阵地。这就是我一个媒体人的初心与坚守,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