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2019-10-23王奋志
王奋志
【内容摘要】问题导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各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问题作为导学的桥梁,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不断地问题探究,有效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主动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会学习,才能自主学习,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一、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问题导学法
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去理解和学习,而在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变化,并且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需要以旧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能力,灵活使用问题导学法。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向量知识,这样才会更大的空间来拓展立体几何教学。教师可以在讲解立体几何内容之前,向学生展示平面几何图形和相关知识,根据学生对平面几何知识的了解情况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立体几何产生兴趣,并引出立体几何知识。利用平面几何过渡到立体几何,学生不会感觉到困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的信心;同时,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可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此外,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充分调动思维,难度适中,有利于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立体几何思维,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积极的与实际情况结合,提出合理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二、设计情境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
目前,情境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法方式,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合理使用问题导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如何设计情境则成为重点。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教师可以对此设计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第一,空间几何图形的三视图概念、直观图概念;第二,空间几何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之间的关系;第三,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特点。通过以上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三视图和直观图展开积极思考,拓展学生思路,使其将空间几何知识与学过的平面图形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能够加深学生对三视图和直观图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需要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据,确保实际的问题不会超出学生对空间几何和平面知识的认知,从而保证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自设问题实施有效的导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以此展开数学思考,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学生想要理解数学知识,就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是教师落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是经常受到学生不爱思考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设问题,有利于提高其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后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预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内容,而后根据自身的了解提出问题,并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掌握新的知识。在自设问题导学的初期,很多学生都适应这样的学习方法,经常需要教师引导,并且学生在初期提出的问题也都比较浅显易懂,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身形深入研究;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引导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逐渐加深,这是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表现。可见,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设问题,顺利开展问题导学法教学活动。
四、恰当选择数学问题落实导学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设计教学活动时,其关键在于选择的问题是否恰当,选择问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影响问题导学法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恰当选择问题。教师在选择问题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选择的问题需要与教材内容结合,使问题和教材知识融合,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重点,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第二,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教师选择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若是过于简单,则会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知识的兴趣,若是问题太难,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自卑而不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选择的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保持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自设问题以及恰当的选择问题等方式,全面落实问题导学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思考数学知识,并且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提高高中数学运用问题导学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