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乡村公共图书服务现状研究

2019-10-23陈晓陈雪

科教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乡村

陈晓 陈雪

摘 要 在国家“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备受关注。本文以徐州市凌城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查找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察法,调查徐州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文化站、文化室存在的建设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实现徐州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真实与高效。

关键词 乡村 公共 图书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8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Book Service in Xuzhou Rural Areas

——Taking Lingcheng Comprehensive Culture Station and Village Culture Room as Examples

CHEN Xiao, CHEN Xue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takes Lingcheng Comprehensive Culture Station and Village Culture Room in Xu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visit, investigat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Xuzhou rural public book service,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tation and culture room,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realize the authentic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Xuzhou rural public book service.

Keywords rural; public; book service

十九大,習近平书记强调“要加快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因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国家社会文化强大的重要根基。且公共图书服务建设对乡村在读儿童和老人意义重大。

1 凌城镇综合文化服务站、行政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现状调查

凌城镇位于睢宁县东南,面积为108平方公里,管辖19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约91766人。本文运用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访察三种方法,调查凌城镇公共图书服务的建设状况。

1.1 网络调查的官方状况

《睢宁县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省标准完善175个村委会,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18年,凌城镇公布的已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有19个,见表1。

表1 凌城镇已建成文化服务中心数量表

1.2 问卷调查村民的公共图书服务认识

本文对凌城镇村民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达95%。受调查者年齡分布为:20岁以下占20%、20-40岁占45%、40岁以上占35%,各年龄段较平均。本文选取问卷的部分问题及数据,深入了解村民态度。

据表2知,47%的村(社区)无公共图书服务,23%村民不清楚本村是否有公共图书服务;且仅有16%村民对现有公共图书服务满意。可见,乡村公共图书服务的实际建设状况,并不如官方公示的乐观。此外,67%的村民对文化有强烈需求;98%的村民渴望村(社区)公共图书尽快完成建设;若村图书室建成,有51%村民预想一周会去3次以上。可见,村民有巨大的文化需求,说明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存在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 实地访察图书服务建设状态

为反映凌城镇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现状,本文选3个样本进行对比调查,为凌城镇综合文化站、一个星级和一个合格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容见表3。

2 凌城镇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问题分析

2.1 建设资金较少,重视程度不足

因本地经济发展落后,地方政府无法投入达标的建设资金,这是凌城镇公共图书服务建设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地方政府只重视广场、公园等外部建设,未意识到公共图书服务重要性。

政府认为镇内青年人口流失严重,居住民多为老人孩子,则公共图书服务需求不高。但凌城镇在读学生近万,镇内仅两家书店,学生只能通过买、租等方式满足阅读需求。且镇内识字老人较多,大都无法使用手机,却可借图书充实自己。男性老人多对新闻、时政感兴趣,女性老人多对《圣经》、红歌需求大。由此看出,村民对公共图书服务有强烈需求。

2.2 图书配置不衡,资源浪费严重

各村(社区)的公共图书资源配置不均衡。政府投入资金,对村级公共图书服务试点进行建设。而其他行政村(社区)挂两张语录就完成任务,更有行政村根本不进行图书服务建设。

在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中,出现很多不合理现象,如:(1)群众不清楚文化站搬迁状况,不知道文化站、文化室作用;(2)少数合格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开放。图书室不开放,外加公共图书文化宣传不到位、文化意识薄弱等,少数公共图书价值也未被发挥。

2.3 人才匮乏,管理机制不完善

据调查显示,凌城镇公共图书服务的管理存在问题。(1)现文化站工作者为小学老师,不归文化站管辖,文化建设工作与文化站管理脱节;(2)文化站站长不知新文化站的建设资金、图书购入量、图书室规模等,说明文化建设权力与责任脱节;(3)文化站只有少量行政村文化建设照片,文化站的图书来源、流动、借阅等缺少系统记录。

3 改善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建议

3.1 健全机制

(1)健全财政使用机制。乡村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离不开政府的经济投入。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转变对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歧视态度,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乡村人民的公共文化使用权。另一方面,地方要利用好政府已投入的专项文化建设资金,力争专款专用,保证公共图书服务建设资金不被占用。

(2)健全公共图书服务的管理体制。合理的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快速进行。因此,乡镇政府急需明确管理责任、明确人员分工。可使文化站主管部门拥有自主权,专人负责公共图书建设;还可建立文化考核标准,强化政府人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真正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写入地方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3.2 明确政府主导责任

通常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增加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但资金投入仅是一方面,“如何让文化设施真正发挥建设乡村文化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乡村图书室存在“有书却无人用”的状况,原因在于政府只是完成图书供给任务,却未考虑人们是否了解公共图书服务、能否正确使用公共图书服务等。因此,政府应重视公共图书资源的大力宣传与开放,重视群众使用的质量和效能,真正让群众“参与到”和“使用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3.3 利用网络,实现村、镇、县三级公共阅读资源共享

村(社区)大都能提供公共图书服务建设的房屋,但由经济、制度等原因,图书资源难以达国家要求。因此,政府可加大县图书馆与村图书室合作,形成以县图书馆为开端、村图书室为终端的辐射形图书流通方式,构造流动的综合性公共图书服务能力。

随科技发展,我国数字化阅读群体不断增多。为适应时代,政府可以整合省市级数字化公共图书资源,构建全国性的乡村公共电子图书服务平台,利用在线阅读机、二维码扫描阅读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公共图书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久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1):230-232.

[2] 陈茜.西南民族地区甘孜州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18(10):166-170.

[3] 袁玉芳.当前我国农村村级文化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桂林市S村为例[J].管理观察,2017(20):57-59.

[4] 波集.鞍山“农家书屋”接入图书馆系统[J].出版参考,2011(Z1):4.

[5] 朱琳.新时代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

[6]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112.

猜你喜欢

乡村
从旅游旺季接待入手探讨蓬莱市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乡村道路运输改革
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中的传统社会组织研究
从小说《丈夫》中看乡村与城市的冲突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