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注意力失焦现象及其矫正

2019-10-23王晓瑾

科教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王晓瑾

摘 要 从当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不同程度地出现对教育事業的热情减退、课堂教学组织欠佳、对学生注意力分配不均等注意力失焦现象。高生存压力与低职业成就、高中政治课程的特殊性、高考改革的压力以及教师对学生心理认识不够深入是导致中学教师注意力失焦的重要原因。为此,可以从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属性、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矫正教师的注意力失焦。

关键词 教师注意力 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待遇 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32

On the Distracti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its Correction

WANG Xiaoji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0)

Abstract In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high school tend to have decreased enthusiasm for education, uncoordinate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unbalanced attention distribution for students. Facing with high survival pressure and low professional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 particularity of political class, and lack of deep 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teachers attention loss. Therefore, teachers' attention loss can be corrected by returning to the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each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teachers' career development.

Keywords teacher's atten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eatment; career development

从当前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注意力失焦已成为制约教育质量、阻碍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关注教师课堂注意力失焦问题,查找分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矫正策略,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亟待加强的研究课题。

1 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注意失焦的表现形式

1.1 教育热情减退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从实践调研来看,许多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关注以及教育事业的热爱,而呈现出随着教龄增长逐渐减退的现象。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窥见:第一,教学逐渐成为教师的常规性活动,教师像处理日常事务一样对待教学任务,而没有为之倾注更多的心血。甚至有的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职和培训业务,把“副业”当“主业”。第二,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无法为中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就业规划提供符合实际的指导。许多教师忙于家庭事务、人际交往和娱乐活动,很少有时间接受继续教育,不了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知识陈旧且结构单一。第三,只关注“课程思政”而不关注“人生思政”。思想政治在中学不仅是一门介绍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课程,更是青少年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未来的航向。因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在课堂之外关注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但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师大都偏重于教材讲解和考点识记,没有挖掘教材内容所根植的价值基础,难以实现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化行”。

1.2 课堂教学组织欠佳

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失焦问题最为明显。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会感到力不从心,专业知识具备了,但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顾此失彼。由于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弱,教学内容衔接不畅,经常出现尴尬的“冷场时间”。还有的教师对某些领域的内容掌握不深,课堂上会被学生的提问所难倒,从而不知所措。

对于老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注意力失焦的现象。例如,授课模式固化,不能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不愿意在教学改革等方面花费精力探索尝试,对研究性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打开视野、积极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就只停留在概念记忆、考题训练层面,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3 对学生的注意力分配不均

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分配不均已经成为影响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通常对“优生”和“差生”关注比较多,对中间层次学生关注少,这是目前教学管理中比较盛行的策略。但是,从中学教学实践来看,受到教师额外关注度的“優生”普遍感到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对考试分数和排名的敏感度远高于其他学生。而“差生”则容易被教师突出缺点、忽略优点,容易在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也会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而教师对中间层“默默无闻”学生的注意忽视,会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 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分析

2.1 高生存压力与低职业成就

当前我国教师职业生存状况堪忧已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从实践调研来看,当前大部分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很低,职业压力很大,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注意力。[1]由于教师职业收入普遍不高,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初任教师,更加生活拮据。很多任职未满三年的年轻教师生活上还需要依靠父母接济。[2]教师的生存状态与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发展以及基础教育的质量都有着紧密的关联。生活上的困窘与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强化了初任教师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专注,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在承受高生存压力的同时,还面临职业成就感缺失的问题。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本应是中学教育最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当今我国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成为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直接标准。功利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极大挫伤了政治教师开展情感教育和人性教育的积极性,而不得不被卷入到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体系之中。在此背景下,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其最典型的表现即是情感衰竭,即失去教育教学积极性,没有工作热情。[3]

高生存压力与低职业成就是当前中学教师对教育热情减退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转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注意力就难以聚焦,从而制约教育功能的发挥,也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2.2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冲击与压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将“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并将其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这些当代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反映就是新概念、新表述、新提法的出现,以及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因此,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深入领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政策,深刻把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贯彻。

然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在性质上的重要性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尴尬地位。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进的新高考改革使得高中政治课程处于边缘地位,政治教师正面临强烈的职业危机。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取而代之以统一高考加学业水平考试的“3+3”模式。在该模式中,统一高考的科目只有语、数、外三科,政治则成为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而从目前大学专业录取对高考科目的要求来看,鲜有专业将政治作为必选。高中政治因其应试价值的下降,无疑将成为大部分考生放弃的科目。从2017年上海新高考的选课数据来看,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科目。[5]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能因此面临选课学生少、工作量不达标的问题,严重者可能面临转岗、失业的职业风险。这种危机感必然转化为新的竞争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教师更加无法合理分配注意力。

2.3 教师对学生心理的认识不够深入

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分配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成为教师视野的中心。学生希望通过积极回答问题、取得好的考试成绩等表现方式获得教师的赞誉,以满足自我效能感的需求。因此,在中学阶段,附属内驱力是青少年主要的学习动机。但由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知识学习,更加容易获得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师的关注与鼓励中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必须适当地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与教师时间与精力的有限性构成了一对矛盾,也是教师注意力分配难以做到均衡合理的根源。

3 高中政治教师注意力失焦的矫正策略

3.1 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属性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则不仅仅指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使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在目标定位、教学方法以及效果评价方面均出现偏误的根本成因,在于未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6]只有教师热爱教育,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教育中来,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回归人文教育意味着教师要回归初心,重新树立育人的信念。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人文关怀,其逻辑前提是教育者应富有人文情怀。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7]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关注新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认识到自己是教育事业的主体,从而把自身注意力集中到教育事业上来。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要从单纯强调应试技术层面转向技术之外的情感、人性层面的超功利教育。课堂教学本应是变动不居、最富有创造性地劳动,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己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得以实现的过程。

3.2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当前,教师待遇较低已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小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各种腐败乱象的根源。整治教师灰色甚至违法收入,就必须在源头上解决教师收入低的问题。不断提高地位与待遇,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师才会有更多的荣誉感、责任感,才能真正把注意力聚焦到教育事业上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在宏观层面上强调了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的财政保障,但微观层面的绩效工资如何分配仍然属于各学校的自主权。这就还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维护公平合理的教师成长环境。

除了政府的财政保障外,还需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办教育,通过建立竞争机制以及人才吸引机制,使专业素质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获得更多的合法收入。民办教育机构有着较为雄厚的社会投资资金,具备现代化的校舍与教学设施,只要在法律与政策层面摒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鼓励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民办学校必然有实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与生源,对公立学校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由此,势必倒逼公立教育体系改革转型,开展人才引进战略,大幅提高教师待遇,以保住自身传统优势。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之下,优秀教师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证明,而最终的受益者将是广大学生。

3.3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为了使初任教师尽快度过新手期,走向成熟,任职学校可以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为此,学校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职业导师工作责任机制,并落到实处。为每一位初任教师聘请专门的职业导师,采用师徒制模式,让职业导师全面指导初任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其次,要合理计算工作量,为职业导师提供津贴与奖励。其三,要对初任教师职业发展进行考核,对拒绝接受导师指导或者确实无法满足岗位需要的初任教师予以解聘。总而言之,要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愿意带新人、带得好新人。

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通过购买继续教育服务,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改变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的弊病。这些教育内容无法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要紧密结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服务。例如,针对性地为高中政治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方面的培训,一方面为政治教师转岗奠定技能基础,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从“课程思政”走向“人生思政”奠定基础。

4 结语

中小学教师的注意力管理是当前我国教育学界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既存在中小学教师共有的注意力失焦现象,又存在着这一群体的特殊问题。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推进,以及新高考改革的到来,高中政治教师还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职业矛盾,从而产生更多的注意力失焦问题。对高中政治教师注意力失焦现象的矫正,除了需要诉诸职业伦理因素以外,更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目标与功能定位,让其回归人文本位。此外,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还应当正视教师所面临的物质困境,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敏.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 于清文.中学初任教师生存状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3] 周淑丽,李文鹏.当代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华少年,2017(13):232.

[4] 范文.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2):17-20,134.

[5] 搜狐教育.上海“新高考”2017年选科统计结果出炉![EB\OL] http://www.sohu.com/a/217222597_99899536.2018-10-25.

[6] 孙迪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误及其矫正[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20-23.

[7] 续润华.外国教育史导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176.

[8]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45.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