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与伍若兰的戎马情缘
2019-10-23严修余
严修余
伍若兰,1906年3月生于湖南耒陽城南九眼塘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年仅20岁的她,受党派遣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任团县委宣传部部长。在耒阳农运中,她是一位带头冲锋陷阵的人物,深受贫苦农民的拥戴,她的名字响遍了湘南。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她在农民中真是无人不知,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农民组织者。”
1928年2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辗转来到耒阳,伍若兰和地下党的同志一起组织农军协助部队攻打地主武装民团,组织青壮年参加农民暴动。在战斗的岁月中,朱德和伍若兰产生了纯真的革命友谊。是年3月,经耒阳县委书记刘泰和邓宗海介绍,伍若兰同朱德在耒阳水东苏维埃政府一个祠堂里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俩人并肩进入洞房时,伍若兰谦卑地说:我长得不漂亮,脸上有麻子,配不上你啊!朱德得意地说:麻子有啥关系,你是麻子,我是胡子,我俩马马虎虎过日子。刚好战友段子英爱人王展程路过,就顺口而出说:麻子胡子成一对,马马虎虎一头睡。唯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说得大伙都会意地哈哈大笑,气氛十分热烈。当时还流传一首朱德、伍若兰结婚的打油诗(祝朱德伍若兰新婚快乐藏头诗):
祝贺双双新禧成,
朱总笑笑香醉人。
德高望重风光伟,
伍颜陆色苏含熏。
若明静夜好思量,
兰花月色正可人。
新人吉祥亲朋欢,
婚礼如意春色艳。
快意人生前程宽,
乐庆婚礼星光灿!
不久,伍若兰调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工作,跟随朱德并肩战斗,开始她的戎马生涯。
1928年4月底,伍若兰跟随朱德和起义军上井冈山,朱毛两军在龙市会师后,朱德任红四军军长,伍若兰被任命为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伍若兰不仅是个非常优秀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而且作战英勇,文武双全,既有知识女性的妩媚,又有革命女性的刚烈,枪法尤其出众,写有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红军中素有“女神枪手”“耒阳才女”“女中豪杰”的美誉。这样优秀的伍若兰,自然深受朱德的喜爱。在井冈山堪称最著名的一对恩爱夫妻和革命伴侣。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挺进赣南,伍若兰随部队南下。她在沿途向各地群众宣传红军宗旨,散发由毛泽东、朱德共同签署的《红四军司令部布告》,那一张张布告贴在大小村镇,高山平川,像一团团烈火燃烧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2月1日,朔风怒吼,雪花飞舞。红军大队行进到寻乌县的吉潭圳下村宿营。2月2日天还未亮,部队遭到尾追我军的赣省之敌刘士毅部的突然袭击。由于红军连日长途行军和战斗,人困马乏,警卫部队一时疏忽,敌乘机冲入圳下,将红军重重包围,情势十分危急。
此时,整个圳下村,弹雨横飞,人群奔突,战斗十分激烈。
在这危难时刻,毛泽东指挥若定,沉着应战,朱德立即组织了两个营全力投入战斗,亲自带领部队突围,伍若兰紧紧跟随在旁并参加战斗,战士们同蜂拥追来的敌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
情况越来越危急,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战斗越来越激烈了。
“不行,要冲出去!”伍若兰催促朱德说。只见朱德操起一架机关枪,向敌人射击,企图冲出一条血路,伍若兰手持双枪,左右开弓,和其他战士一道集中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不断打退敌人的进攻,掩护部队突围……
天亮了,毛泽东和朱德等军部领导率领大部队都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枪林弹雨中,伍若兰腿部中弹受伤,弹尽力竭,不幸被捕,被敌人押解到赣州敌十五旅第二十九团团部,终被敌人弄清身份。刘士毅听到抓住了共产党、红军头目朱德的夫人,欣喜若狂,专门致电蒋介石邀功请赏。蒋介石得知其身份,如获至宝,下令前线指挥官对伍若兰“软硬兼施,为我所用”。
敌人几经审讯,前功尽弃,一无所获,便假惺惺地对伍若兰说:“你还年轻,只要写几句同朱德脱离关系的话,我们就给你自由,给你高官厚禄……”
伍若兰轻蔑地哼了一声,一甩短发,头一昂,斩钉截铁地说:“要我自首,你们白日做梦!要我投降,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2月12日,伍若兰在赣州卫府里英勇就义,年仅23岁。残忍的敌人按照蒋介石“斩首示众”的指令,砍下她的头颅悬挂在她家乡湖南长沙的大街上示众。
1929年3月,朱德从国民党的报纸上获悉伍若兰被害的噩耗,痛不欲生,当着毛泽东的面号啕大哭,无限怀恋地喃喃自语:“她又会宣传,又会打仗……这样的女子难得啊!”
圳下一战,生死离别,英雄挥泪,情深义重,已成为朱德一生的伤心之事。难怪朱老总在91岁的人生旅途中延绵了半个世纪的思念,他一生酷爱兰花,就是因为伍若兰。
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临下山时什么也不要,只带走了一盆“井冈兰”,同时作了一首《咏兰》诗:
井冈山上产幽兰,
乔木林中共草蟠。
漫道林深知遇少,
寻芳万里几回看。
1964年2月,面对解冻绽放的春兰,朱德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春兰》诗:
东方解冻发新芽,
花蕊迎春见物华。
浅淡梳妆原国色,
清芳谁得胜兰花。
朱老总对兰花情有独钟,他养兰、咏兰,留下了诸多诗文名篇,充分表达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也留给后人一段段难以忘怀的佳话。戎马一生的朱德,正像他栽培的兰花一样,不朽芳名留处处,永远绿遍中华大地,永远香留人民心中。
责任编辑 / 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