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技能性学习的本质
——高职ESSC 设计模式研究
2019-10-23方振政
方振政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漳州 363000)
一、研究的缘起
技能性学习是相对一般的理论性知识学习而提出的,其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知识开发、应用或表现的程序性知识。 技能性学习在高校主要体现在两大部分:一是偏向身体或者运动智能的动作技能性操作,二是注重逻辑和数理智能的职业性操作与设计。 技能性学习在任何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大量存在,因为通过技能性学习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性需要通过已掌握的技能来实现,其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此更加强调和倚重依赖。
学生在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进入校内外实训基地或实践区域,利用实训设备,参与固定设计的实训项目的方式来获取技能性学习的知识。 而当前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学习主要问题是:学校技能性学习结合具体的课程或生产流程建立的固定性模式,针对的是职业岗位群中的一个具体的、窄口径的职业或生产链上的某一环节,不同的技能性学习同质化、模板化,学习引导目标单一[1];对学生持续性的技能性学习训练缺乏渗透,技能性学习体系未能系统的构建;学生技术智慧发展薄弱,缺乏对技术的进行阐释的能力。
ESSC 理论正是基于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技能性学习理论框架[1](P21),本文对实际技能性学习体系的进行分析,对学校技能性学习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以期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学生的技能性智慧,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2]。
二、ESSC理论解析
ESSC 取自于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Expertization(领域化)、Standardization(标准化)、Situation(情境化)以及Conscientization(意识化),是基于知识转化和认知建构主义等理论提出的一种理论设计框架。 目的在于通过该框架对技能性学习进行系统设计,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学生的技能性实践智慧[1](P22)。 笔者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从理论假设、框架内在联系来进一步阐发ESSC 设计框架。 对ESSC 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技能性学习的理解。
(一)ESSC的教育理论假设
ESSC 设计聚焦于技能性学习的提高,秉承这样的理念:技术的习得或技能的掌握并不需要学习者特定的天赋,学习者具备获取多种类技能的潜能;技术本身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因此技能性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应当有相对应的大量学习停靠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差异是量或类方面的,而非本质性的好坏[3];外在环境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外在环境的作用,需要对环境有意识地设计注入。
在高职的学习体系当中,应当允许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种类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宽泛的平台。 学校应构建系统的技能性学习体系,学生在该体系当中有充分的机会学习了解整个技能树的知识点,实现理论知识的全接触;应了解技能掌握的各类标准、基础标准、提升标准等;在客观情境当中进行学习后的实践,受限于客观条件,可能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实践,但典型性的实践是不可过缺的;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时候应当被要求进行总结、思考,鼓励创新、自由再实践。
(二)ESSC设计元素的相互关系
利用ESSC 设计技术性学习体系要求体现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接受整个技术领域的知识与应用教育;要有意识的设计情境;设定丰富多层次的标准供学生参照;留有余地让学生酝酿思考、发展技术创新的智慧。 这四个方面呈现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ESSC 四个组成的相互关系
学生接受技术性领域学习的教育活动应当视为技术性学习体系的基础容器,其他的组成部分围绕其进行合理多样化的注入。 技术领域化的学习包含理论知识的全接触和技术实践的多角度参与,理论知识要求全面化、集中化、情境化,在连续的时间区间内,学生能充分地得到知识浸润,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渗透和理论素养的提升。 技术应用实践学习需发挥情境的激发作用、标准的导向调整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情境一般要求是有意义的,即在这样的情境当中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在获得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反思和把经验迁移到新情境(对意识化的激发),包括五个属性: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合作的[4]。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学生呈现强烈的兴趣和兴奋感、积极性。总之,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情境里因其需要性被激发而开始有意义的行动。
标准化(学习层级)就是告诉学生最后的结果有哪些不同的分类,会呈现怎样的情况,它对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起着导向和规范的作用。 标准类目繁多,从课堂知识点的细节性标准到整个技能达成的整体性标准,从学校的专业课程标准到社会行业性的标准等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精心整理设计,但却是整个技术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意识化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建构对技术的理解,无论是问题、单元、还是整个课程,在进程结束后都需要学生去反思。 反思实践是专家技能得以升华的核心要素之一 ,“反思”以其再造性和超越性,推动专家技能的发展不断在终结处发端[5]。 对练习过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表象的重新加工,是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技术智慧的有效手段,通过再认知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养成反思验证的习惯,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ESSC理论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更加自由,课程更具包容性、生成性、渗透性
对一个大学教师来讲,当结束一门课程之时,能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无疑是一件能极大体现职业成就感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在现今流行的大学课程环境当中,有些教师也希望有能快速应用的教学模式出现。 ESSC 设计框架告知教师可以在课程(特别技能性课程)开始之前,预先界定学科学习领域的大小,可组织设定编写课程技能标准,阐明各项技能的学习规范与要点,形成技能性知识、学习、教学的停靠点,这将极大地解除教师的事务性烦恼。 同时,要求教师自由发挥想象力,创设基于标准的个性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知识的渗透性;学会重视给学生留有余地,给予他们自主建构的空间,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知识的生成性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2.有助于学习个体更有效率地发挥潜力,奠定成为专家的基础
在技能性学习当中,我们应当承认大部分学习个体从内心深处都具备掌握技能的强烈动机,要想把这份动机转化成积极的外在行动表现,则需要教育和环境的推动,因为在没有踏入社会之前,大部分学习个体都依赖学校学习环境的创设。 ESSC 设计模式需要对技能性知识进行标准的分类、分层,并创设相对应的学习情境和行为要求,给学习个体则明显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以更加有效率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奠定未来他们走向专家之路的基础。
三、ESSC的实践应用案例
(一)F高校护理类专业技术学习体系在ESSC上的体现
F 高校护理类专业设置历史悠久,为了强化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建立了蕴含ESSC 理念的护理类专业技能学习体系。
1.E-领域化。 为了实现学生对护理领域各类技能的融合贯通,特别开设了护理类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相关专业的老师集体参与,还涉及一定比例的校外教师。 整个课程持续一年,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之前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水平。
2.S-标准化。为了明确各类技术知识点的学习标准,编制了《护理类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 该书制定了护理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会的98 项职业技能,共分为十个技能模块,针对每一项技能,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标准(均有量化分数标注)[6]。 依据行业实际需求又把这些细节标准归类为A 级和B 级两类。 A 级为职业基本技能,作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技能标准要求(量化考核需要达到80 分以上);B 级技能为实践强化技能,结合行业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制度,作为毕业考核的标准。
3.S-情境化。 综合训练课程本身依托F 高校护理类实训中心来开展教学,客观上自然而然地为学生设置了情境。 结合教师课堂设计的各种变式情境,例如扮演角色、虚拟场景等,使学生领悟技术要点更加效率。 学生在临床前的考核也是基于随机情境的,即学生随机被限定在事先未知的情境当中进行考核操作。
4.C-意识化。 为满足学生反思验证需要,承担技能培训任务的实验室实行开放制度,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晚自习或节假日时间进行自由训练,并可以向相关教师请求具体指导。鼓励学生在每次训练后书写技能训练心得体会,对当天训练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和收获记录下来,并认真分析,总结经验[7]。
(二)基于ESSC的微观设计实现
ESSC 设计虽然侧重整体技术体系的建设,但在课堂单元也能得到体现。 利用ESSC 进行适当设计,可以提高课堂知识的渗透性,提升有效学习效果。
1.E-领域化。 该环节首先需要教师们讨论并界定本门课程乃至每节课的领域边界,预先告知学生;其次主讲教师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必需留有余地让学生接触到其他知识传授方式,力争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2.S-标准化。 教师需要对标准具体化(明确告诉同学应该怎样做以及对结果的直观描述)、量化(用数字表达数量和层级),设置最低达标标准(每个同学必须都要做到),鼓励高标准的实现,要随时评价、反思课程标准的有效性。
3.S-情境化。 课堂中有小组讨论、微视频、问题、直观展示等情境;课后可以组织实践的真实参与,实现对同学的具体化指导。 无论真实情境或是替代情境,都必须从学生的需要性出发。
4.C-意识化。 教师需要通过写和说等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展开并显化,对结果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同化和顺应的构建过程;要借助情境和标准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四、在高职院校应用ESSC理论的策略
ESSC 理论有其基本的理论目的,即实现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化、自动化、专家化。 在高职院校当中应用ESSC 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应用。
(一)根据院校和学科实际,灵活建立技术学习的标准化体系
高职院校有着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培养有着不同的定位,决定了每个院校最终的技术达标标准必然是不一样。 同时,考虑院校实际办学力量和学科的特点,需要高职院校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思考和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学习标准化体系。 在这样的标准化体系,学生应该感受到充分的牵引力,可激出发学生极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差异化教学
ESSC 理论有着行为主义学习的内在要求,学生需要逐步地前进,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进度的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差异教学是有充分必要的。 例如,计算机教学当中,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为例,一般最高是国家等级证书,然后是计算机软考等级证书、最高等级的企业认证证书(比如思科认证等)。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最高等级,因此需要一定的分类教学、分班教学、分级教学,只有建立以基本标准体系和技术应用能力差异化培养为特征的教学新体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五、未来展望
通过ESSC 理论设计教学,可以让处在领域当中的学习个体清晰地判断当前自己可以达到的学习等级,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会一层一层地推动他向更高水平的自己出发,帮助学生走在成为专家的路上。 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将聚焦于ESSC 理论的量化研究,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结果让ESSC 理论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帮助高职教育培养出更高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