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汞中毒尿汞及β2-MG 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2019-10-23林洁兰烽陈美祥林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尿样血样尿液

林洁 兰烽 陈美祥 林峥

慢性汞中毒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及汞化合物粉尘所导致[1]。汞中毒对人体肾脏损害较大,临床上以泌尿等系统炎症、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表现为肾小管坏死,病情恶化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目前临床治疗可通过金属螯合剂驱汞、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减轻汞中毒造成的毒性反应[3-4]。职业性汞中毒观察对象具有特殊性,观察对象长期与汞直接接触,尿汞浓度升高,但又无明显临床症状[5]。由于个体差异、作业环境、接触汞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汞中毒者汞吸收程度各有差异,临床表现也各不一样。但汞长期在机体内蓄积治疗不及时,就会对各个器官造成极大的伤害,例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均会导致肾脏受损。早期患者自身不能轻易察觉,临床需要通过采集血样及尿样,测定尿汞的含量才能辅助诊断,因此探索早期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通过比较汞中毒患者及健康人群尿汞及血尿中β2-MG的含量的不同,探究其辅助临床诊断的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入院的45例汞中毒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4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7]:(1)符合汞中毒诊断标准(GBZ89-2007)且确诊为汞中毒者;(2)既往体健,无肝肾疾病史者;(3)无感染者。排出标准:(1)合并心脑疾病者;(2)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者;(3)精神异常,不配合者。

对照组患者(n=45)男23例,女22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38.29±7.46)岁。观察组患者(n=45)男24例,女21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39.24±8.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字后开展。

1.2 方法

采集样本,45例汞患者第2 d肌内注射二巯丙磺钠辅助驱排,驱排前留取晨尿,驱排后留取留24小时尿液标本,以检测尿汞含量,使用由检测检验科统一配发的处理过的尿瓶,留尿后须及时送检,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测定血样中肌酐、尿素氮、血β2-MG及尿样中β2-MG含量,尿汞则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同时,对照组健康人群同样采集血样及尿样,检测尿汞含量及血中肌酐、尿素氮、β2-MG及尿样中β2-MG含量对比分析[8-9]。

1.3 观察指标

通过检测观察比较肌酐、尿素氮、血β2-MG及尿样中β2-MG含量[10]。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尿汞含量、血样及尿样中β2-MG含量结果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汞中毒后尿汞(Urine mercury,U-Hg)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而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汞中毒患者尿液及血液中β2-M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尿液及血液中β2-MG含量随尿汞水平升高而增加,呈现正相关,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项各检测指标比较结果(n=45)

表2 汞中毒组患者尿液及血液中β2-MG 含量与尿汞相关性

3 讨论

人体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通过与汞接触,贡进入人体皮肤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种器官,分布于肾脏[11]。进入人体的汞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汞致肾脏损害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早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害,长期慢性汞中毒可致慢性肾小球病变,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和血尿,表现为曲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球肾炎等。本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汞中毒后尿汞(U-H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的同时,尿液及血液中β2-MG含量分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慢性汞中毒患者长期与汞直接接触,导致尿汞浓度升高。本文结果发现,患者血样中β2-MG含量高于尿样,这是由于β2-MG作为诊断曲小管受损的灵敏指标,血样中β2-MG高于尿样,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汞中毒患者尿液及血液中β2-MG含量随尿汞水平升高而增加,血中β2-MG含量与尿汞水平的相关系数高于尿β2-MG,均呈现正相关(P<0.05)。这与纪桂贤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血β2-MG用来评价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伤更为准确,但不能作为单一的评判标准。尿β2-MG浓度升高,是由于肾小管受损,进而导致β2-MG重吸收减少,因此尿β2-MG增加可作为评价肾小管功能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综合上述,长期汞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害,监测尿液及血液中β2-MG含量可作为汞肾毒性早期敏感指标,对辅助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促进预后具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尿样血样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枫叶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31人奥运尿样未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