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客运结构研究
2019-10-23陈慧琴吴红丽周瑶琴
陈慧琴,吴红丽,周瑶琴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1 综合运输客运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我国的客运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波动性、更迭性、不可替代性以及稳定性。
1.1 差异性
由于产业结构、城市发展、出行偏好的差异,即使是地缘政治背景条件相似且经济背景相同的地区,它们也会在方方面面呈现出不同。在交通运输方面,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客运结构上,还表现在该地区主导的客运方式和客运方式发展历程上。
1.2 波动性
从客运结构的发展历程来看,客运结构的发展是不稳定的,会出现一定的波动,甚至可能会出现朝着与客运结构整体发展趋势反方向发展的趋势。但这种波动性它是与区域的自然环境、国家的政策、社会的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客观的、短期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的波动。
1.3 更迭性
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运输方式快速、便捷、舒适等需求不断提高,促进旅客运输方式不断的转变,虽然各区域经济、自然条件、气候等条件不同,但客运主导方式都会经历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类似的发展轨迹。
1.4 不可替代性
旅客运输方式的主导运输方式虽然在转变,但因为经济、地理、气候等原因,各种客运方式的技术特点会决定各旅客运输方式的具体服务范围。其他运输方式也还会存在,只是在旅客运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减小了,并不会被完全替代。这也反应了各种运输方式在客运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
1.5 相对稳定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客运结构会随之逐步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一些如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客运结构就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近些年,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客运结构也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2 综合运输客运结构的影响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人口、地理、气候等的不同,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客运结构差异显著,其中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2.1 内在因素
经济发展是影响客运结构的一个内在因素,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客运结构的改变和总量的增长。结构的改变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用事业、服务和旅游业等的影响而产生;总量的增长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出行者出行方式的选择而产生。
2.2 外在因素
影响到客运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是我国的政策。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针对我国多种运输方式对环境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必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分配客运市场,以迎合我国经济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2.3 前提因素
供求关系的矛盾程度是影响客运结构的重要前提。当客运的资源稀缺,便抑制了潜在的需求,此时影响客运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运输的供给能力;而随着客运资源的逐渐增多,旅客出行中其个性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2.4 基础因素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影响客运结构的基础性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出行效率受人口密度的影响逐渐增大。以日本为例,在1964 年建成的可在短时间内经过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使得铁路与航空的市场份额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将在刺激客运效率之时影响着我国的客运结构。
2.5 推动因素
实践证明,技术是推动客运结构发生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的进步虽然无法在根本上改变客运的结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必将不断涌现出新型的客运方式来冲击着我国的客运市场,并促使客运市场进行重新分配。
2.6 条件因素
纵观不同国家的不同客运结构,不同的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客运结构。比如日本,山地众多,以岛国著称,可见其内河运输所占比例不大;而有着“水城”之称的威尼斯,其特殊的环境特点,使其拥有着较高的水运比重。另外,处于同一个国家,环境不同的两个区域往往也会表现出极其不同的客运结构。
3 中国客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我国客运结构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客运供需矛盾激烈,客运系统在发展,结构在不断调整,且各个运输方式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
通过对我国客运结构现状的解读,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客运结构的发展趋势。我国地域广阔,公路运输所特有的灵活方便使其居于客运结构的主导地位;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动摇;航空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客运方式,具有快速舒适的特点。但是,由于服务对象固定,体积小,能耗高,导致所占比例较低;水运虽然无法从速度和效率上取得优势,但我国水运里程较长保证了它相对稳定的运量。
3.2 我国客运结构发展趋势
分析《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自2013 年后,公路客运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铁路客运呈上升趋势;水运发展保持相对稳定;航空客运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客运结构需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出行需求,而且还要与经济、社会、客运技术等的发展相适应。期初是满足运输量的需求,中期达到安全的需求,后期要满足速度与舒适的需求。由于各阶段的发展不同,很有必要根据影响客运结构变化的因素来调整客运结构。而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经济与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因素将决定未来的客运结构。
3.3 确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客运结构
未来客运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客运结构的运输效率最大化。该目标的实现要求多种运输方式在经济、环境以及能源的共同约束下进行合理地分工,力求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时间短、费用少而质量好的服务。本文将这一目标用如下的表达式进行更直观地表达:
式中,X1、X2、X3、X4 分别表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比重,Q 为客运量,ESi 为客运方式,i 服务距离的期望,ni、wi 表示公里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出量,N、W 表示国家对每公里能耗和污染排出量的限定值,Z 周转表示客运周转量的范围。公式(4)约束了比重的范围;公式(5)约束了客运周转量的范围;公式(6)约束了能源和污染排放。
4 结束语
客运结构是经济发展、国家政策、供求关系、城市化进程、科学技术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的结果。“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要发挥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引导客运结构变化,促进低能耗绿色交通运输结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