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精品创作之思考
2019-10-23彭崇谷
彭崇谷
写出诗词精品,既是每一个诗人的渴望,也是发展诗词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诗词对育导人生、教化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迫切需要。要创作出诗词精品,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诗词鉴赏能力,弄清楚什么样的诗词才是精品。
综合几位古今诗家的论述,诗词作品应是抒发家国情怀的黄钟大吕,是展示铁骨冰心的洁玉清风,是充满生活气息如杨柳春风的轻歌雅韵,是启迪心扉的睿智灵丹。这就是说,创作出的诗词作品应是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读者阅读诗词作品时要如闻铿锵鼓角,使人豪情满怀;如赏鲜花美酒,使人赏心悦目;如听警示钟鸣,使人心清神朗;如被醍醐灌顶,使人智慧清明。
根据上述观点分析古人创作的诗词,下面几种类型的诗词可称为精品。
第一类是抒发强烈家国情怀的诗词。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及他的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第二类是抒发具有强烈爱民思想的诗词。如李纲“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三类是抒发自己高洁志向的诗词。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四类是言理诗词,即揭示客观真理和社会、人生的发展规律的诗词,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五类是描写客观事物形象生动、细致入微,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诗词。如李白写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写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六类是表达个人真情实感的诗词。如南唐后主李煜写亡国的忧愁及对故国的思念,“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清照写对恋人的思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首词写景记事抒情浑然妙合,尤其是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上面六类诗词,前四类是《毛诗序》所指出的那类“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词;也是黄彻所提倡的“有补于时,有辅于名教”的诗词。这类诗词大量被后人引用于教化社会人生的书籍文章及悬挂碑铭。第五类、第六类诗词艺术上非常精美,但在思想境界格局上不如前四类,被后人引用得较少。
那么,要怎样才能创造出好的诗词精品呢?我认为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贵在有新意
作品要承旧突新,贵在求新。今人写旧体诗,要坚持两个方面,首先是承旧,这指的是写诗要继承传统的体制,即格式及其平仄韵律,这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基础。第二就是要突出“新”字,这是今人写好诗词关键的关键。以新为贵,以新为上。创作诗词求新包括的内容很多,包括入诗的对象,用语,描写对象的角度,作品的目的、用意等等。
1.作品要写新内容,面向新时代。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说诗词要反映当今时代火热的现实生活。为时代而诗,为新生事物而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诗词作品仍然陶醉于仿古,作品的语言风格甚至内容几乎都是古人的,这类作品类似于画师临摹古画而成为临摹诗。这类诗词无论格律如何到位,无论怎样富有诗意。但总有点不合时人口味。现在如果写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写“久仰桥头、苦盼雁阵回”,写农村你还写竹篱笆茅舍、牧童樵夫,总感觉有点不合时宜。所以诗人应聚焦于现实生活,写好今天的农村城市,今天的士、农、工、商。尤其要关注新时代的新事物、新气象。《诗词百家》主编向小文先生在《乘磁浮列车去长沙黄花机场》诗中写长沙的景观时,以长沙最富有时代特征的磁浮列车入诗:“朝来邂逅彩云霞,一路悬浮闲看花。窗外秋风握一手,依依惜别在长沙。”内容就很新了。
2.作品要有新语言。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这里也是说诗词从内容到表现形式要随着世道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所以诗词的语言也应与时俱进。创作时大量吸收当代语言入诗,不仅会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也更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传播。2017年秋天我去河北参加一个诗词活动,在高铁上看到中原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即兴作诗《乘高铁赴河北》:“古来赵燕自风流,帝子豪杰竞未休。正驾铁龙飞羽箭,方知今日更为牛。”此诗第一、二句写出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第三、四句以本人正乘高铁奔驰万里为例,赞美了祖国的变化。尤其是第四句“今日更为牛”用现在常用于赞美别人的“牛”字,说明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今日的中国比古代中国更牛。
3.作品要有新视野、新角度。诗词要创作出精品就不能落入俗套,这就要在观察事物的角度,在构思、立意等方面敢于创新。当代很多诗人认为诗词创新要做到“三不同”,即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不同于本人,指诗词创作时在取材入题的角度、构思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不能重复古人、他人、以及自己以往践行过的路,要另辟蹊径,这样才能写出有新意的作品。2019年7月,我到长江之畔重庆奉节县参加第二届中华诗人节,看到那滚滚长江,想写一首有关长江的诗。古往今来,以长江为题材的诗多如牛毛。在唐代,崔颢写长江“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写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崔季卿写长江“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李频写长江“到得长江闻杜宇”;张籍写长江“长江春水绿堪染”。这些诗句一般是写长江的形态、景观与磅礴气势,我如果再按这思路写长江,那就落入了俗套。所以,我换了一个角度,“奔腾万里贯神州,劈岭冲礁浩气遒。吞吐东西清浊水,方成天下第一流”,此诗第一、二句也写了长江的浩荡气势以作为铺垫,第三、四句写长江容纳天下之水是汇聚东西南北,不分大江小溪、清流浊水,因而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河流。这既是从长江的形成,更是从长江的风格、气量来赞美长江。而且通过对长江成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原因的分析,揭示了为人治事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这就是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宽宏大量,容人容事,善于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2018年秋天我游览通道万佛山,看到一山顶上有一巨大岩石,貌似一神龟缩着头静卧于此,当即作诗《万佛山神龟石》:“千山起舞绿波悠,雾霭神龟万古修。雷电风云知变幻,当缩头处且缩头。”此诗没有赞美神龟千万年来如何经受雷电风雨顽强立世,而是赞美神龟在雷电交加之时知道缩头自保故能长期生存这一处事态度。因而在立意上,不是鼓励人们无论客观条件如何都是要敢打敢冲勇往直前,而是告诉人们面对客观世界的万千变化要善于观察、审时度势,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不能不顾形势的变化盲目蛮干这样一个道理。
二、贵在有正气
好的诗词应扬正抑邪,有正确的立场与态度,使作品充满正能量。诗人属于知识分子范畴,诗人创作的诗词作品应有精神、有灵魂,应懂得“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使其“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如屈原的《离骚》表达了他希望国家革新政治的强烈愿望,以及坚持真理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伤宅》,通过对当时豪门显贵奢靡腐化的揭露和抨击,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这些诗词作品,正由于充满了正能量而千古流传。但是,现在诗词界正如著名诗人蔡世平先生指出的:“当下旧体诗词的写作总是纠缠在一些平仄格律,遣词造句,和意境营造这么一些并不特别重要的地方,至于诗人的创作立场与作品态度还是一个不大被关注的话题,没有引起诗词界的高度重视。”蔡世平先生这段论述说明,诗人的创作立场与作品态度在诗词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诗词作品是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如实反映。诗人赞同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抨击什么?都会在诗词作品中体现出来。诗词精品应体现出浩然正气,这就是要推崇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2017年我到了岳飞的故乡河南汤阴县,参观了这里的岳飞庙,岳飞庙正堂里用铜铸造了一尊英武的岳飞坐像,岳飞像的正对面也铸造了当年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岳飞的秦桧夫妇,及其它几位奸臣的跪像,他们面对着岳飞长跪不起。我当即作诗《参观岳飞庙骂秦桧》:“奸贼作恶九州仇,今古游人愤未休。正道岂容邪道笑,千秋莫想再抬头。”作品通过对秦桧等奸贼陷害忠良的痛骂,表达出一种崇尚忠良、抨击国贼的浩然正气。几年前,我看到个别地方在城市建设中时而移山造水,时而填水造山,城市道路修了又挖,挖了又修,城市绿化时而移走梧桐栽樟树,忽而又移开樟树栽香桂,折腾来折腾去浪费不少的现象。当时也写了一首诗《叹某城市建设》:“一路修挖来几番,湖塘填满搬青山。可惜多少民膏脂,化在荒唐一念间。”这里讽刺了个别地方主政的官员不遵循经济规律,胡乱作为,浪费国家经费的行为。当然诗人写这类批评某些社会落后现象的诗时,一定要客观观察社会现实,把握好主流与支流、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否定全局。
三、贵在有高度
诗词作品要成为精品,不仅艺术水准要高,更要有高度的思想境界。近现代著名文学家王国维指出:“文学之事……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这就说明,在王国维看来,意与境的完美统一,才是诗词的上等作品。我想杨逸明先生提出的诗词金字塔最高层哲学层面的作品也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意与境二者实现了完美统一的作品。如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天下贫寒的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安居乐业,体现了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大意境大情怀,这样的作品当之无愧是诗词精品。如果杜甫这首诗只写自家茅屋为秋风所破以后,没有房子住了生活会如何不方便,自己或家人如何急得捶胸顿足,哪怕这首诗艺术水准再高,也难以被后人所赞誉。所以诗词创作不能满足于只写“三小”诗,即“小自我、小景致、小情怀”。诗人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也不能停留在就此写此,既无诗外之音,又无言外之意。诗人的眼界要高远,思维要有深度,写出的作品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言外有意,诗外有声。
2016年我去西安,在华清池观看了一场大型歌舞剧《长恨歌》,这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以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改编的一场歌舞剧。这场歌舞剧的艺术水准非常之高,剧场座无虚席。事后我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诗,《西安华清池观大型歌舞剧〈长恨歌〉》:“妙舞天姿绝唱和,可惜极乐患国疴。今人多忆唐皇泪,华夏再无长恨歌。”此诗虽然是从描写歌舞剧中唐玄宗、杨贵妃的“妙舞天姿绝唱和”下笔,但没有停滞于此,第二句马上转为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这一历史教训,联系当今社会许多人追求奢靡,社会蔓延娱乐至上之风的现象,告诫世人要“多忆唐皇泪”,即吸取唐玄宗的教训,居安思危,避免这类事情再度发生。这样,从观看一场歌舞剧这件小事上升到了总结国家兴亡规律、治国理政的高度,大大拓宽了这首诗触及的深度广度及思想境界。如果此诗只停留在描写舞剧的歌声如何动听,演员如何美丽,舞姿如何优美,灯光如何流光溢彩,剧情如何感人,观众如何醉心欣赏,那就难以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2018年,我为天下诗人们写了一首赞美诗《诗人》:“屈原恋楚恨沉沙,杜甫愁秋寒士家。岂止逸情抒雅兴?肩头平仄系中华。”此诗从赞美屈原和杜甫入笔,把诗人写成了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把诗人的作为及诗词事业提高到了事关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
四、贵在有特色
诗词作品构思立意如果能别出心裁,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诗人要广开思路,大胆探索,力求使作品富有特色。
1.作品立意有特色。
我们看高昌先生的《台湾101楼远望》:“飘渺流云足下腾,电梯载客作高升。欲穷千里目难及,回首风光在底层。”此诗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写登高楼远望。但在立意上完全不同。《登鹳雀楼》鼓励大家要更上层楼,此诗独具慧眼地告诉大家“回首风光在底层”,这既是如实告诉大家站在巍巍高楼之上,虽然目不能及千里之外,但俯看楼下却是风光无限。此诗话外有话地告诉人们,底层就是火热的社会生活;万丈高楼平地起,底层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故人们更应高度关注底层,多深入到底层去;在事业上更应注意脚踏实地,打好基础。2018年中秋节,我在明代散曲大家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的故地浙江遂昌县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全国散曲艺术节,中秋晚上即兴作诗一首《中秋夜于浙江遂昌赏月》:“异地友逢诗话长,遂昌长醉牡丹香。一圆明月杯中落,何必低头思故乡。”此诗立意上与李白在《静夜思》中写深秋月夜不同,因李白长期漂泊在外,故他“举头望明月”,便会产生“低头思故乡”之感。我的诗虽然同样是写在异地他乡过中秋之夜,但在异地诗友久别相逢,品着清茶美酒,在“一圆明月杯中落”的夜光月色中,大家都兴趣盎然,自然也就会“何必低头思故乡”了。所以,此诗完全是反《静夜思》之立意而作,给人以新的感受。
2.取材构思有特色。
诗人面对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选择什么题材入诗?或是遇到很多人写同一题材的诗,如写重大民族节日、重大庆典活动等应选择什么角度来写?如能与众不同而独具特色,自然能使人耳目一新。2019年秋天,湖南桂东县以当地名茶玲珑王茶冠名举行“玲珑王杯”全国诗词大赛,以写玲珑王茶为主题的参赛诗词几千首。其中一首《寄故交玲珑王茶》这样写道:“白头生计隔天涯,两岸从来本一家。最是清明难忘事,年年嘱寄桂东茶。”此诗没有像绝大多数咏茶诗那样去写玲珑王茶的色、香、味、形等,而是借一位早年迁居台湾的桂东人之口,写他每到清明时节就思念家乡桂东的茶,如此谆谆嘱托桂东的亲友每逢清明时节给他寄桂东清明茶来台湾,从而从侧面赞美了玲珑王茶在民众中的美誉度,取得了许多咏茶诗没有达到的效果。
3.表现手法有特色。
诗人在描写客观物象时,在表现手法上可以打破常规,运用一些特色手法。这就如电影中用特技镜头来表现事物一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李白赞美杨贵妃之美的一首诗。但李白没有正面直接描写杨贵妃如何美貌动人,而是把杨贵妃与牡丹花交织在一起写,人即是花,花即是人,把杨贵妃比喻成牡丹花。她玉容如牡丹艳丽,衣裳的彩纹如云霞锦簇,这样的花容月貌只有在上天仙境的群玉山和瑶台的仙女中才能见到,在表现手法上把杨贵妃之美写到极致,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2016年春我游长沙天际岭时写了一首《赏樱花》诗赞美樱花:“芳容俏丽更风流,去岁别离念未休。但愿春媒圆我梦,留君厮守到白头。”此诗把樱花比喻成一个艳丽女子。第一句写今年的樱花开得更漂亮了,第二句写自去年春赏过樱花后一年中都想再次看到樱花,第三、四句写自己的心愿,即希望春天长留人间使樱花长艳,自己能长期看到樱花。从诗人对樱花的思念喜爱之情侧面反映出樱花的美丽和高贵,比直接写樱花效果好多了。
五、贵在明细微
诗人所处的世界有万千气象,大至浩荡乾坤,风云变幻;小到花开叶落,鸟唱虫鸣。诗人描写客观世界,要能目览古今,笔收四海,写好大场面、大情景,驾驭好大题材。但大题材一般涉及面广,难以取舍,要写出好作品难度很大。故诗人创作时更要学会关注事物的细节,从小处着手,小中见大,以小题材揭示大道理,小角度反映大场面。当代著名诗人刘克胤在一首五言绝句中写剑,“一把屠龙剑,夜深削菜根”,这两句诗通过用屠龙剑削菜根这一小小比喻,委婉地批评了有些企业用人不是用其所长,以至造成严重的人才浪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全国诗词界写歌颂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诗词作品很多,很多作品遵循习惯思路,即围绕党的历史功绩,及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意义来构思,因而很多作品大同小异。然而,邵阳绥宁县的肖博文先生写的散曲【中吕·满庭芳】《憨老头听十九大习主席报告》却独具特色,他写道:“天刚破晓,客厅等候,屏幕盯瞄。唤声老伴茶儿泡,且解心焦。有时候哈哈大笑,长时间拍心伸腰。真个是心魂醉了,喜乐挂眉梢。”可以看出这首曲通过写憨老头急于想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的那种急迫心情,以及在听党的十九大报告时那种“喜乐挂眉梢”的场景,表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种构思立意的确新颖别致,收到了以小明大、非同一般的效果。
六、贵在自我入诗
诗人描写客观物象时,当然要把客观对象写得细致入微,客观真实为好,但如果满足于此,诗人自己置身诗外,诗中没有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与流露,这样的作品就有点缺乏真情实感,故诗人应立求自身的行为情感及感受入景入诗,这样的作品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更能吸引人打动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观刈麦》,他在诗中首先写了炎热酷暑的农村收麦季节,有户人家的婆婆、儿媳妇、小孙儿给在田里收麦的父子送饭并一起参加收麦劳动,同时还写了一位妇女因家中“输税尽”被迫抱着幼儿来田间捡拾遗落田中的麦穗以为家庭“充饥肠”的凄凉情景,无情抨击了当时的繁重租税给老百姓带来的艰难,接着白居易写了自己看到这些场景的真情实感:“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样,白居易把自己融入了诗中,充分体现了白居易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深刻的自责精神,使作品无论是从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水准都达到了相当高度。2019年“华夏杯”诗词大赛中有一首参赛作品《延安行》:“碧水摇舟楫,秋风百日寒。鱼游柳浪激,雁过塞云宽。宝塔歌长绕,土窑灯未阑。行程千万里,最爱是延安。”此诗是一首咏景诗,前面六句都是写延安的景观,妙就妙在最后两句;作者写自己游览了千万里的山水名胜,但最爱的是延安。一个“爱”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真情实感,作者既爱延安的景观之美,更爱在革命战争年代养成的延安精神之美,高度赞美延安超过了作者千万里行程中所见的奇观胜景,从而大大提升了此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
七、贵在有亮点
诗词要创作出上乘作品,既要注重其立意、整体构思、表现技法之得体,更要注重打造作品的亮点,精心锤炼、创造诗词作品的闪光之句。从创作实践来看,古往今来,优秀的诗词及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很多是得益于其中的名言警句。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创作的诗词浩如烟海,但至今仍能被人民群众广为传诵并在文章书籍及演说中广泛引用的仍是作品中那些充满思想智慧之光的格言警句。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等。一首诗词作品如果没有闪闪发光的警句名言,哪怕作品如何充满诗情画意,也难以被人们入脑入心并口口相传。所以诗家要把创作锤炼闪光之句作为创作的重点。2018年秋天我赴浙江遂昌县参加全国第一届散曲文化节,期间主办部门组织游览当地一个唐朝时代开采过的金矿,金矿自山之底层开始旋转而进入千余米深处。我即兴写了一首《游唐代金矿》:“百转深宫暗径徊,危崖险道小心摔。用心钻入千层洞,不尽黄金滚滚来。”第三、四句写开办金矿只要深入地宫深处即可采到黄金,同时又深刻揭示了一个规律,即人们创业时,必须勤劳奋进永不停步,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特别是搞学问,要深入钻研,才能进入知识宝库深处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所以“用心钻入千层洞,不尽黄金滚滚来”这两句诗,又是人们治事治学规律的形象表述,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并接受。2012年冬天我看见花工把紫薇花的枝条全部剪掉,花的主干也因表皮自行剥落而“白骨显然”,我大惑不解,问花工何以如此?花工告之紫薇花只有开在新枝上才更加艳丽,故每到冬天必须对紫薇斩首剥皮,第二年紫薇花才会越开越好。我恍然大悟即兴写《与花工问答》一诗:“问话紫薇何剪枝?只因明岁艳花姿。平生不历千般苦,哪有风光无限时。”此诗通过写紫薇须截首剥皮才能花开花艳之自然现象,揭示了“平生不历千般苦,哪有风光无限时”这一人生成长的普遍规律,从而大大提升了诗的思想性。
当然,要写出好诗词,这绝不是坐在书斋里仅靠冥思苦想就能做到的。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这就是说诗人老在家里闭门苦思不是作诗的好方法,诗人只有出门远行走向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才能创作出好诗。此外,广泛涉猎古人及今人的奇思妙句和诗词理论佳作,深悟诗词之道,创作时做到精益求精,这也是创作诗词精品所必备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