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斗门力量 百年传承 余韵悠长

2019-10-22龙芊霓

珠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子码头历史

龙芊霓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水开始的。位于珠江口的斗门,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因水而兴的福地。珠江八大门,有四道从斗门而过,斗门的河涌数量之多,不胜枚举。交织的河网如筋脉一般连接着土地,盘活了这片沃土,鱼塘虾池星罗棋布,居民傍水而生。数不清的河涌与斗门的历史彼此交融,无论沧海桑田,河水静静流淌一直惠泽着生活在这片地域的人们。在土地与水的包围中,斗门人历练出勇敢、勤劳、开放、创新的为人品格。先民积累的精神力量如水一般融入斗门人的血脉中,如今的斗门人也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传播着精神文化的力量。

与水结缘的辉煌

位于珠海西端,虎跳门水道东岸的斗门小濠涌,至今已经5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小濠涌建于明代正统初年。因这里出产生蠔(现为“蚝”),而名“蠔”,由于“濠”与“蠔”谐音而定名“濠”。这里靠着水道,而故称“涌”。小濠涌名如其所在地:一个靠在水道附近盛产生蚝的吉地。小濠涌沃野膏土,村内有近20棵上百年历史的古榕树,盛产荔枝,远销粤港澳,所以小濠涌又有“荔枝之乡”的美名。百年来,天时地利之下的小濠涌村人过着富庶的农渔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的小濠涌涌现出诸多勇于当先的人才。

清光绪年间,小濠涌村出现邝恩荣等6位武进士。到了近代,小濠涌成為斗门革命的前沿根据地,用生命与激情为斗门近代革命历程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珠海市诞生的第一个基层党支部就是1937年9月20日在小濠涌村建立的中共小濠涌党支部。改革开放后,更多小濠涌人走出斗门,到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经商。美国华人参政先驱、参议员邝友良就是小濠涌人。1992年,当时已经85岁高龄的邝友良思念着故乡对自己成长的养育,带着孙辈远涉重洋再次回到小濠涌寻根问祖。2001年,为纪念小濠涌先人们对斗门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小濠涌村被确定为珠海市党史教育基地。瞻仰的人们纷至沓来,小濠涌的过往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知。

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小濠涌曾经的繁荣与一个码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濠溪码头,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水路曾是斗门人最为便捷的外出方式,矗立于小濠涌村的濠溪码头曾是斗门人前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的唯一通道。人流高峰时期的濠溪码头,每天都有固定航班往返澳门、江门等地,濠溪码头汇集了大量的商船和木排。小濠涌人也是从这里出发,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码头近旁的街巷商铺林立,形成繁盛的墟市,各地商贩络绎不绝,商旅来往沟通,在码头交换货物,小濠涌为此享有“小澳门”的别称。直到公路开通,水路衰颓,濠溪码头才不复从前。人流散去,濠溪码头没有拆掉。如今,它依然在默默守望着斗门人向海而生的故事。晴空之下,碧波荡漾。新的篇章在海面铺开。磨刀门水道上的香海大桥建设现场,斗门人又在挥洒着奋斗的汗水。香海大桥预计2021年实现全线贯通,将为斗门打通一条更为宽阔、快速的道路。

百年祭礼今仍在

“吾已十八,如之栋梁;道义不辞,大任始承……” 距离小濠涌3.1公里的南门村菉猗堂前,60名分别来自港珠澳三地的青年学子身着汉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舞台中央,齐声颂出成人誓词。跟随赞礼的指引,他们走到师长面前,接受冠礼、笄礼,拜谢众宾,古老而庄重的仪式引领着青年学子们从心灵深处感知成人的意义。

斗门南门村菉猗堂建于明景泰五年,为赵氏皇族后裔的祖祠。据载,菉猗堂是魏王匡美的十五代裔赵隆,为祀其曾祖父赵梅南而建。“菉猗”是赵梅南的别号,他一生学术造诣不浅,他在黄杨山竹径构筑意翁亭,著有《菉猗诗集》,有诗:“竹林深处白云氛,诛草成亭晤此君,翁意在亭更在竹,何妨暮倚绝尘氛”流传至今,为南门赵氏后人所敬崇。历经560余年的历史风霜,菉猗堂仍保存完好,源自宋朝皇室的家族祭礼活动也在菉猗堂传承百年,菉猗堂见证着南门村人的繁华与祥和。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初衷,珠海市斗门区在2019年5月25日,为港珠澳三地青年学子举办以“追梦新时代,青春勇担当”为主题的传统成人礼仪式,引导、激励青年学子不负韶华,明白使命,体会感恩,为梦想而奋斗。

活动仪式结束后,青年学子们前往接霞庄感受斗门历史的魅力。接霞庄始建于嘉庆初年,已有200余年历史。接霞庄地处霞山北麓,因常有霞雾环绕于树林上空而被认为有祥瑞之意,也因此得名“接霞庄”。接霞庄建筑风格仿照广州西关模式,典雅而质朴,庄园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宛如人间仙境。庄内“梧轩赵公家塾”的石刻为庄主纪念其生父而建,旧时皇族祭礼皆在堂内举行,是接霞庄深刻皇族文化内涵的历史印证。

接霞庄独特的水乡景致中,青年学子穿过牌坊,踏过古朴的石板路,寻访过去的故事。接霞庄入口的百年石板桥泛着淡淡古韵,围绕接霞庄的护城河流动不息,岸边阴翳遮天的老榕树与来客相望,与古建一同向来者诉说着接霞庄过往岁月的故事。

历史余韵广流传

黄杨河边的斗门区博物馆内,70名分别来自港珠澳三地的乒乓青少年汇聚一堂。2019年9月27日至28日,珠海市斗门区为港珠澳三地青年学子举办了一场以“珠门湾区青年帆船运动”为主题的系列体育交流活动。9月27日活动第一天,一场以“斗门革命斗争史”为主题的时光之旅就此展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斗门区博物馆内娓娓道来,斗门厚重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

斗门博物馆于1994年建成启用,馆内收集、陈列着大量与斗门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物。这些历史资料收藏着斗门人的记忆,承载着斗门革命者坚韧不屈的灵魂。港珠澳青少年在斗门博物馆之行中回首过往,对斗门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立足当下,再重温历史时光,先人身上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这些年轻的学子纷纷表示,这次难忘的历史之旅让他们收获众多,他们也将会把斗门水乡的故事传播至更远的地方。

9月28日,港珠澳青年乒乓球友谊赛在斗门区体育馆举行。雅典奥运会亚军、香港女子乒乓球主教练、斗门人李静也亲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分别来自三地的14支乒乓球队伍,70名运动员在球桌上进行友谊对抗。场上竞技激烈,场下交流热烈。在相处的时光中,三地运动员相互分享了各自的生活与感触。“通过这次活动,我又认识了许多不同地的好友”,来自香港的12岁运动员司徒勇毅开心地说,她在7月举行的第28届东亚希望杯乒乓球锦标赛上遇到了几个同龄的澳门乒乓球球友,没想到这次又能在斗门相见,交流赛让司徒勇毅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伙伴。更有几位澳门运动员表示自己在这次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中受益匪浅,今后他们将为祖国体育文化事业发展而继续奋斗,成为港珠澳文化交流的传播者,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

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运动。斗门人勇于当先、勤劳朴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都在不同空间、维度传递。那些关于拼搏的故事,那些可贵的斗门精神,都会像斗门的水一般川流不息,在一代又一代斗门人的呵护与歌颂中继续流传。

猜你喜欢

学子码头历史
大块头和小不点
北在哪?
前往码头
新历史
在码头上钓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