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艺雅乐 历久弥新

2019-10-22肖娟

中关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古琴昆曲文化

肖娟

楼宇烈教授是传统文化领域里的大家,集儒释道等诸多学问于一身,德高望重,被人尊称为楼先生。有人对其如此评价:“楼先生他不只坐拥书城,在书斋里讨生活,而且重实践,身体力行地积极走出书房,走进寺院深山,用他的学识和智慧,阐扬传统,传播文化,启迪众生。”

楼先生是一位身先士卒积极推广传统文化的智者和行者,同楼先生交往后,发现他亲切、和蔼,说话不急不缓、不温不火,言谈举止间透着儒雅淡定的书香气,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最恰当的便是“士”。先生学富五车,有教无类,精通百艺,却事事低调。听他谈国学、讲佛法,持平常心,如沐春风;跟他喝茶、聊天,身心自在,无比欢喜;能够从内至外感受其中正平和的文化气息与大儒气象。

楼先生今年85岁了,每日里事务繁忙,应邀出席、参加种种国学活动,身体力行坚持推广传统文化,诲人不倦。楼老只要在北京,每周三下午的时间是一定留出来用来唱曲的。下午2:30分,楼先生带上师母会准时出现在北大校园里老化学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打开他多年前亲自编辑并撰写的《谷音全集》教本,一字一句教唱。他用手在桌子上一板一眼打着节拍,“哆(音)”,笛声随之响起。二三十位年龄、性别不一的曲友们便开始齐声唱了起来,空气里弥漫了旖旎的缠绵的景致。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昆曲要比京剧早200年,昆曲之美体现在唱腔、词藻及身段,集多种艺术之美于一身。昆曲历经时光锤炼,目前已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舞台艺术形式。楼先生说他早在中学时候就喜欢昆曲,在北大与昆曲结缘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昆曲委婉、悠扬、高亢,相比流行歌曲要难唱得多。楼先生鼓励大家别着急,不会唱先听,时间长了慢慢就能开口,即便是滥竽充数也可以熏陶昆曲的韵味与词藻之美。从2:30开始,90分钟唱下来,内心气象饱满、韵味无穷,世界仿佛变得澄明透亮、干净清爽。曾有人问过楼先生养生秘籍,他笑着说“多唱昆曲”。

曲友们私下交流,唱昆曲能唤醒人心底的真善美,能让人体验到生命之深深情义。在物欲横流的心浮气躁的现实世界,人性相悖,容易被乱象迷惑牵引,如果能够安静坐下来,含情脉脉唱上一段“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栏杆”,悉心体会那一朵朵国色牡丹,历经红尘涤荡之后仍旧做到不辱不惊、不鸣不宣、沉稳大气、富贵逼人,如同满池荷花出淤泥不染,是仁者自爱呢。读书为明白事理,变化气质,唱曲更是让生命日渐完美、以艺臻道。口传心授是昆曲六百多年来传承的唯一方法,2001年,昆曲便最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代表作名录,同时期入选的还有古琴。昆曲、古琴这两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堪称国艺(国粹)的非遗杰出代表,都荣幸在楼先生创办、扶持的国艺苑里得到弘扬与传承、传播。

国艺苑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大學国学研究院下属机构,由楼先生亲自主持、教授、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目前国艺苑主要教授古琴与昆曲,以“艺以臻道”为宗旨,陶冶学生身心。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来国艺苑学琴、唱曲的同好已不低于200余人。虽不是轰轰烈烈,但已不绝如缕。每周三下午的昆曲在北大校园里由楼先生亲自传带,面向社会,任何热爱昆曲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推门而入。而古琴由楼先生的博士定时定点公益教课,零基础入门。上课地点毗邻楼先生自己的住房,是楼先生自掏腰包租的一套两居室,这一租就是15年。

众所周知古琴是中华民族本土弹拨乐器,具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的道器。史料查证古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都反映了琴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少说也有3千年的历史。孔子擅弹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诗三百》皆弦歌之”。古代若要考察一个地方官员是否勤政、民风是否淳朴,无需多言,当场抚琴一曲便知。古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备受文人雅士乃至帝王将相的青睐。

先生学富五车,有教无类,精通百艺,却事事低调。听他谈国学、讲佛法,持平常心,如沐春风;跟他喝茶、聊天,身心自在,无比欢喜。

君子比德于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相传“伏羲见凤栖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是为了“反其天真”。用意在以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琴声承载人们对自然的回归,唤醒人们对田园山水的意象审美。抚琴能使躁者感之以静,使静者感知以和,弹琴是在与自己对话。心中有琴,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弦动之处,余音绕梁。泛音如天、散音如地,按音如人。古琴的这三种音色交织在一首曲子里,十分美妙。高山流水情何念,一曲清音独自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古琴,热爱古琴,让艺人更有文化,让文人更有气质。

楼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儒,兴趣广泛,喜欢听古典音乐、抚琴、写书法、唱京戏、唱昆曲。他身为北大哲学系教授,弟子众多,教务繁忙,何来余暇顾及百般才艺?楼先生说是传统文化的养分给予了他一种健康而快乐的生活态度,通过艺术实践,举一反三,颐养身心。除了古琴、昆曲之外,楼先生更时常给有识之士传播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中医文化。楼先生认为中医当是一种技艺,老祖宗传承的中医是把人的生命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五脏六腑相互表里、相互关联,治疗不仅仅针对某一个实际的病,而是从饮食、起居、心理、情志各方面进行总体调节。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特点,用不同的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对人的影响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不论文艺、武艺还是技艺,从艺入手深耕细作,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比如书法是抒写的法度,通过笔划的抑扬顿挫、字的章法结构直抒胸臆,不论飘逸圆融或潇洒流畅,从中映射作者的心智修养;比如太极拳动静虚实、柔中带刚,通过一招一式掌握、通达内在的平衡。楼先生经常告诫楼门弟子要将儒释道文化打通来学,不要分割诸子百家。学问是死的,人是活的,学问能用上才算学到家,才能以文化人。儒家是担得起,释家是放得下,道家是看得开。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赞叹楼先生慈悲为怀,智慧处事,修心修艺化导众生。

水墨西山蓟门烟树,香炉红叶圆明夕照。海淀沃土生机盎然,科技、文化双擎眼前的现实与诗意的远方。科技与时尚接轨,自主创新创意无限,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要树立文化自信,人要艺术地活着,才能步入艺术人生。“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敦伦尽分是人的社会责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当心性历练得如朗月般光明澄净,便逐渐彰显内心原本光明洁净之品德,便逐渐趋向“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楼先生曾总结儒释道三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终究回归:“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成自在人”的六合胜境。国艺雅乐,历久弥新,正音正心,紧跟旋律,与时代同行。

猜你喜欢

古琴昆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