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审美观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
2019-10-22张雅惠
张雅惠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人格确立与性格的形成。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问题不仅都涉及到大学生未来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确立,更事关在其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以何种方式践行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生态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探讨生态审美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启示、作用与意义来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的在大学教育中推动生态审美教育。
关键词:生态审美观;健全人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7 — 0149 — 03
一、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在某些领域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接下来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之一。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都需要关注的重点。从本质上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关键。因此,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必须要在思想上、认识上和行动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这也就同时意味着,通过生态文明的思想武装自己,是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因此,大学中的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也就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在推动大学生树立生态理念上发挥着作用,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确立。
二、生态审美观的定义与特点
(一)生态审美观的定义
人类作为地球生物链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无论人类的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这种关系都未能有所减弱。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危机,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成为了哲学理论体系的新命题,而生态审美便是顺应这一命题产生的新理论体系。生态审美与人类传统的社会科学有所不同,并没有完全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体系上,而是把人所在的生物链、生物圈作为整体考虑,更多的以大自然的视角,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新理论。生态审美的追求在于超越人类自身需求的狭隘目标,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与价值。在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群体的生存的背景下,生态审美观已经成为一种跨国界、跨种族的审美理论,成为未来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生态审美观的发展沿革
生态审美观的雏形其实早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所体现,在古希腊文明中,“万物是一”的思想就试图将人与自然有机结合,把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统一。而我国古代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和老子《道德经》中关于天地万物由无到有的哲学理论也都或多或少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和追求。现代世界生态审美观的兴起是从二战结束以后开始的,西方文明在和平环境下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开始考虑环境问题,以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等学者为代表的生态统一注意流派就是生态审美学最早的源流之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开始获得各国政界的关注与支持,1972年联合国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问题作为全人类最紧迫的课题。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也逐步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发展理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方针。整体学术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生态审美观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理念开始不断获得发展,生态文学、生态诗学、环境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
(三)生态与人格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人类人格之间是具有密切关系的。首先,生态危机问题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其产生根源在于人类自身人格的异化。工业文明占有式的人格主体盲目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满足,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仅迷失了自我,也破坏了生态和谐。在全社会呼唤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今日,对变革旧有的人格图式并确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生态人格图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占有式的人格主体坚持认为自我的价值高于一切,即“人类中心主义”。这样的价值观念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便是彼此之间相互封闭、排斥、对抗,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与沟通难以实现,人类意识发育受阻。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引导下的人格主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对自然作用和地位的不正确定位与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止掠夺。一切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都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自然的价值成为了人类价值生长的附庸品。最后,占有式人格也使得人类在破坏生态环境中导致人与自然关系陷入分裂、对立的窘境。人类虽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生态自然环境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人定胜天”的引领下向自然大规模进军,一切不计后果的破坏都将成为可能, 生态危机在此背景下出现成为必然的结果。
三、生态审美在大学教育中的主要体现
(一)发展层面
对于大学生来说,未来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是极其重要的,这种道路选择决定了大学生未来一生的走向与发展高度。因此,生态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在个人发展层面选择更加倾向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在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重工业领域作为职业的大学生总体比例在缩小,而从事生态资源保护、低碳经济以及选择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为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生态领域推进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更加着重推进生态审美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道德层面
从道德层面来说,生态审美需要推动大学生群体形成一种生态道德关怀,使大学生群体成为生态文明时代的道德践行者。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大学生应该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树立关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人格,把对自然的道德和对人的道德提升到同等的高度上。從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氛围来看,这种道德层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网络上对于虐待小动物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大多数人都能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批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领域在生态审美方面的成功。
(三)审美层面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重要基础,而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也是人类特有的崇高精神追求。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拥有能够包容大自然万物的广大胸怀和尊重自然、乐山好水的审美情怀。生态审美是生态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格状态,不仅具有系统化的审美体系,同样也具有比较身后的艺术性与诗性。这使得生态审美本身能够成为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一种更加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方式,能够为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重要的美学依据和美学感受,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
四、生态审美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作用与意义
(一)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健全人格,也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对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否明确。一般而言,健全的人格可以包括五个层面。一是外倾性,表现为外向型的性格,健谈的举止,果断、好交友、活泼幽默的为人方式,总体上是乐观型人生观的一种体现。二是宜人性,表现为友善、适度的交往方式,在交流过程中更富同情心和体贴心,对每个人都能表达友好善意,从而使与其接触的人能够获得更适宜的感受。三是情绪性,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更容易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面对情绪变化,较少体现出情绪波动和负面的想法,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其行为表现往往更加稳定。四是责任感,在行为规范上更加可靠,有能力和责任心去完成社会实践中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而言还包括细心、高效、稳定和创造力等积极的行为和意识。五是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智力的高水平,对生活各方面充满兴趣,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容易对各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生共鸣,进一步而言包括善于思考和包容性的行为与意识。从总体上说,没有任何人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欠缺的人格,就算自己认知这一点,想改变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把握自己做事的尺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完全地融入社会中去,让周围人身上的健全来补充自己的残缺。因此,大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
(二)生态审美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作用
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离不开生态审美作用的发挥。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正是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才能够成长和发展,因此实际上大学生群体对于自然是有一种天然亲切感的,这就为塑造健全人格打下了一个基础。生态审美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人对自然生态的审美感召,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性格,大学生通过生态审美能够不断的完善自我,成就自我,通过不断对自然产生敬畏,热爱自然,而达到道德高尚、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格境界。
生态审美教育是一种以包括艺术、教学等形式在内的综合教育方式,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能够推动大学生形成生态审美情感、生态审美意识。从生态审美出发,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显著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因此,大力的发展生态美学教育,是大学校园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基于健全人格建立的生态审美教育原则
系统化的生态审美教育需要注重三个重要原则。首先是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的存在、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属,这也是大学生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以人为本是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来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和谐发展,而人的生存价值也就体现在对大自然的关爱中。人为了生存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是合理的,但是要求人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更不能对大自然自我发展的平衡起到破坏作用。因此在生态审美教育中也要体现以人为核心,但是却要正确评价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
其次是生态体验,在生态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带动大学生群体体验大自然的美感,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善待自然的习惯。并且要从对单个生命的关爱出发,逐步扩展到对整个生命体系和大自然的尊重,从而产生天人合一的博爱情感。
最后是自律原则,自律是健全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要依靠法律规范,更需要人们通过道德和意识进行自律,只有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生态有所关爱,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在意识和实践上的统一,因此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约束是标志生态审美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
五、推动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策略
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态审美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推进。
一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理念,消解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关键在于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人类应该以平等的姿态与自然万物共同栖居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人与万物的共生共荣与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彼此之间的相互维护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是培养生态自觉的人格主体,立足于生态视野的整体性思维模式从全局性、系统性的哲学维度来审视人类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自然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学校教育应努力帮助学生将生态伦理内化到自身价值体系中来,告诉学生道德伦理不仅适用于人类自身,并且对人类之外的生命万物也同样具有适用性,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提高人格品质。
三是完善生态审美的教育内容,努力扩大生态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加强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我们保护生态自然和生命万物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让学生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人格追求。
〔参 考 文 献〕
〔1〕唐文玲.生态道德教育浅议〔J〕.知识经济,2015,(01).
〔2〕杨洪琴,欧中航.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信息生态危机调查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03).
〔3〕赵爱霞,左路平.论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教育观及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08).
〔4〕向莉.在灾区学校进行生态教育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4).
〔5〕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教育:打破现代文明困境——直击“农人与哲人:走向生态文明”研讨会〔J〕.世界教育信息,2018,(09).
〔6〕孙晓艳,李爱华.马克思生態教育思想与中国当代生态文明观教育〔J〕.教育探索,2016,(02).
〔7〕林媛红.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5,(16).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