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如何快速恢复生猪生产

2019-10-22戴璐珺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养殖场

文│戴璐珺(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

2019年,对养猪人而言,关键词有非洲猪瘟、复养等,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关键词有非洲猪瘟、供给、环保、无害化处理等,其中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的养殖布局、养猪格局、养殖模式、检疫检验、生物安全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存栏上看,生猪存栏锐减,从市场价格上看,生猪价格大幅波动,一路高歌,震荡上行,从防控上看,生物安全任重而道远。现就从生猪生产方面谈一点工作体会。

一、区域布局,是选址的优先项

从疫情调查统计来看,养殖密度较低的地区,养殖场动物的发病率、死亡率较低,受疫情的冲击力较小。随着我国养猪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的规模、密度在不断增加,立足于地区发展定位,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动物防疫安全和供给安全,政府部门要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养殖区域,计算资源承载力,限制养殖量,合理的养殖区域布局是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的先决条件。养殖场户在建猪场前的选址必须符合当地政府的用地规划、区域规划,在允许养殖用地的范围内选址,而且要调研好该地区的发展趋势,留足提前量,选“好”址,如要远离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这是决定今后能否降低疫病、矛盾纠纷风险,保持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决定今后能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

二、适度规模,仍是可靠的选项

相对而言,大中型规模化猪场的投入高,硬件设施也更好,养殖技术更优,生产水平更高,从政府有关部门角度来讲,发展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就可以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动物防疫、卫生监督等中心工作就事半功倍,工作也就有特色亮点,大型规模化养殖自然而然就受到追捧。而中小型猪场多由本地人兴建,有的是本地的外来资本转投,有的是由小户改扩建而来,资金小,标准低。

笔者认为,从我国国情特定阶段来看,有的地区过度强调大规模化养殖,特别是特大型养殖场其实也是有弊端的,中小型养殖场(散养户)仍是现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结合资本实际,资本家(集团)的资本雄厚、声音响、信息快、优势明显,其本质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不排除个别资本在特定的时期、阶段有想联合操控、垄断市场、炒猪、打压中小型养殖场的嫌疑。

二是结合生态环境、农民增收实际,追求适度规模养殖,分散饲养,形成百家争鸣、差别化竞争局面,可以更好地就近消纳粪污,既可降低生态保护成本,减排增效,又可实现农民通过养猪增收致富的目标。

三是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中小型养殖场保存的猪虽说不多,但也不少,虽然中小型养殖场防疫较为薄弱,存在隐患,一旦发病将影响到附近的大规模猪场,但小猪场与外界接触少,感染的概率要低,大规模猪场的防控难点更多,隐患更大,纸上谈兵不是没有。

四是结合保供给,据不完全统计,在有的地区,大型养殖场生猪存栏总数下降幅度较大,甚至存栏数仅成为过去的一个零头,而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幸存的概率较高,部分中小型养殖场发病相对较晚,总的栏存数下降率明显小于大中型养殖场。

三、科学检测,是防控的必备项

历史告诉我们,疫情在某地持续发生后,疫情所在地养殖从业者多因此恐慌抛售清栏,病原可能混杂在其中,随猪源、车辆等快速外流,造成疫情扩散。因此,国家出台了禁运政策,在禁运与调运间寻找平衡点。在疫情早期,扑杀是最可靠、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疫情的蔓延扩散,区域化管理随即成为第二选项,精准快速地检测成为区域化管理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法宝,以临床诊断+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筛选和确诊。

1.加强生产排查。临床诊断—检测—预警,将在一定程度决定猪场的稳定控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本地区疫情的存亡。猪场应提高主动监测的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预警,对疑似病例采取“拔牙”定点清除方式,控制猪场感染,构筑完整的生物安全防控“绿盾”,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为更好地开展好检测工作,地方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国家政策,明确扑杀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这关系养殖场疫情的上报,关系病猪的处置,关系疫情小范围及时有效扑灭,也有助于增强养殖场户的信心。

2.加强屠宰检疫。生猪屠宰是连接产销的关键环节,检测—处置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屠宰场堵截传染源成败的关键。农业农村部第119号公告规定,要求各屠宰场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实行调入不同猪源分批抽样检测,认真做好非洲猪瘟排查、检测及疫情报告工作,显然屠宰场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防线。育肥猪、鲜肉跨区调运频次高,数量大,环节多,情况复杂,如防不住,疫病将洞口大开,以点幅面迅速扩散,防住了,病源就堵在地区外,区域化管控就可达到目的。因此,要切实做好育肥猪入场查验、采样检测、清洗消毒、屠宰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环节工作,特别要做好车辆和污水的处理,绝对不能走过场,做表面文章。

3.加强产地检疫。检疫—检测将在一定程度决定复养、补栏的成功是否。复养、补栏依然面临着引入病原的风险,面对养殖设施的闲置浪费和市场的丰厚利润,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场户虽心存戒备,但复养、补栏行动已势不可挡。在引进种猪之前,为减少引猪后的不必要矛盾纠纷,降低传入风险,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同时,双方要确认检测项目,按生物安全要求,选猪、装猪、运猪,引进后要及时报告,隔离观察4~8周,并遵循隔离饲养的生物安全程序。有复养成功的案例,也有不成功的教训,复养不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种猪是其中之一。在落实好生物安全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蓝耳等病的免疫程序,减少动物应激反应,如在夏季,要防止中暑等。

检测是关防控全局,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有检测仪器、试纸等硬件因素,也有人员、采集的样品、环境等因素影响。一是检测人员。检测人员要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懂业务,会技术,讲真话、做实事,避免岗位虚设和违规操作;二是样品。样品的采集必须科学,特别是第三方检测时,要注意样品的来源要有真实性或代表性。设备和耗材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防控决策,选对设备和耗材,能客观反映实际,如设备和耗材的灵敏度低或高,都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三是制度。要加强监管,规范管理,开展抽检比对,建立倒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落地。

四、生物安全,是防控的基本项

近年来,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国时有发生,很大一部分应归咎于糟糕的生物安全措施。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唤醒了生物安全意识,推动了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但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沉重的,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和社会文化差异原因,在地区及各场间,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存在不平衡性,要进一步管控养殖大环境,净化小环境,加强检疫、检测,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各养殖场要担负起主体责任,一要“强设施”,要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完善清洗消毒出猪间、出猪台等设施设备,不断提升防疫能力和水平;二要“勤排查”,加大临床排查力度,不走过场、不自欺欺人;三要“看好门”,落实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饲养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四要“管好猪”,严格落实补栏隔离措施和空栏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污染;五要“严消毒”,配齐配足消毒药品和配套物资,做好出入人员车辆、圈舍、场地、用具等消毒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六要“禁泔水”,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防止疫病传播。

五、生态环保,是发展的永久项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的成长坐标,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在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要紧跟形势,抓住机会的风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创建绿色品牌,化解养殖与周边老百姓的矛盾,先生存,再规范,后发展。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巩固提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生猪生产、环境控制、动物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标准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采用节水、节料、节能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提升生猪生态养殖水平。

六、动物福利,是未来的增分项

“动物福利”来源于国外,借鉴于“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这个动物福利概念,也是有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从动物疫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来看,饲养密度低、设施好的养猪场幸存概率相对较高,高密度生猪养殖是暴发非洲猪瘟的高风险因素之一,而小散户养得疏,疫苗用得少,接种次数少,消毒频率低,应激相对小,这或许与动物福利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笔者认为,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应鼓励多种养殖模式并存,增加动物福利,提高动物免疫力,并通过技术服务来提高散养户的技术水平,降本增效,共同营造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